主持7成核試 打破大國壟斷 中國軍事「核司令」程開甲

編輯︰許可

  在中國軍事史中,核武器是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的頭等大事,此則依靠多位建國時期的科學家和軍事技術員的努力,其中,程開甲不單是核武的開拓者之一,更是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他一生主持了超過30次重要核武試驗 ,佔了中國核武試驗的七成以上,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軍事「核司令」。

放棄外國高薪厚職 回國攻中國軍事技術

  程開甲1950年放棄英國高薪厚職,回到故土希望用科學救國。他初期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任教,並繼續從事超導體等物理理論研究。1960年,一紙神秘調令就把他調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任副所長。面對這份調令,他一句沒問便動身,到了北京才知道研究所是研製原子彈的。

  後來有人問程開甲:「你在科研上不容易取得一定成果,是甚麼讓你義無反顧,轉為研發從未涉足的核武器?」程開甲的回答很簡單:祖國需要。是的,為了戰略安全,中國需要研發原子彈。

  兩年後,程開甲再被調到國防科委,工作也從研製原子彈轉向核武器試驗,這也是核武工程至關重要的一環。其實程開甲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是在理論研究方面,但既然國家讓他去搞試驗,即便從頭開始也要堅決服從。從此他便隱性埋名,紮根在新疆戈壁深處的馬蘭基地。

程開甲曾參與原子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1999年獲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圖為程開甲(站立者)與同事研究工作。(網上圖片)

  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已經惡化,本來協助中國研發核武器的蘇聯專家撤走,剛起步中國核事業舉步維艱,中國的科學家要研發原子彈只能自力更生。

  在此期間,中國軍事技術並沒有停步,程開甲在極其艱苦條件下,計算出原子彈爆炸時彈心的壓力和溫度,為原子彈的整體力學設計提供了依據;他又經分析計算,推翻了蘇聯專家以往提出首次原子彈試爆採用空爆的方案,認為根據中國實際情況,空爆很難在測試與起爆同步、落點瞄準等問題上做到萬無一失。最終當局採納程開甲的建議將第一顆原子彈裝在一個102.43米高的鐵塔上引爆。

為中國軍事發展 冒險深入核試爆心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隨着一聲驚天巨響,羅布泊腹地試驗場的「磨菇雲」沖天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

  其實這次試驗除了讓原子彈成功爆炸外,還有另一個驕人紀錄,就是程開甲團隊研製了1,000多部測量儀器,獲得現場97%的試驗數據,為日後進一步試驗奠定基礎。「當年法國人進行第一次核試驗,測試儀器沒有拿到任何數據,美國、英國、蘇聯也僅僅拿到了很少的一部分數據,而我們拿到了全部數據。」程開甲晚年說起這段歷史,依然自豪。

1966年中國第一次氫彈試驗在程開甲主持下進行。中國是第4個擁有氫彈的國家。(圖片來源:中新社)

  後來程開甲繼續主持各種核試驗,包括中國第一顆氫彈、首次兩彈(核彈和導彈)結合、首次空投試爆等。

  累積大氣層核試(爆炸高度在30公里以下的空中和地面核試)經驗後,他推動把核試轉入地下;地下核試利於保密、安全,污染亦小,優點明顯,是核試的重要一步。當首次地下核試成功,程開甲和朱光亞等科學家還冒着生命危險,進入高溫、高輻射的地下爆心實地考察,以獲取珍貴的第一手數據,而這做法在世界核試史上也是沒有先例的。

中國軍事巨人 半生隱姓埋名

  其實每次核試,程開甲都會親身到最艱苦、最危險的一綫。他晚年接受訪問時說:「你們聽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嗎?我只有到實地看了,心裏才會踏實。」

  1984年,程開甲才離開馬蘭核試基地。從第一顆原子彈開始,他共策劃、主持了30多次各類型核試,佔中國核試驗總數的70%以上,為中國的戰略核力量作出巨大貢獻;他也因此被大家稱為「核司令」。當然,程開甲被稱為「核司令」,除了因指揮核試次數最多外,他還是一名軍人(調入國防科委後),而且確實擔任過核試驗基地的副司令員。

程開甲在2018年逝世,骨灰安葬新疆和碩的馬蘭烈士陵園;馬蘭中國核武試驗基地之一,程開甲曾在此工作多年。(網上圖片)

  程開甲的身份和事迹,是1999年獲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時才公開的。晚年的他繼續在材料科學等方面進行研究,「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議、我的研究,能對我國的武器裝備發展起到作用」。

  2018年11月17日,半生埋名為國鑄盾的程開甲在北京病逝,享年100歲,這位為中國軍事戰略安全立下赫赫功勛的巨人,將被歷史銘記。

  延伸閱讀:中國軍事巨人 程開甲為核武奮鬥一生

周恩來的一碗紅燒肉 中國核武專家程開甲惦念一生

中國軍事巨人彭士祿:我有三個夫人 核動力排第一

4歲成政治犯 8歲入獄 中國軍事核潛艇之父的坎坷童年

中國軍事巨人 程開甲為核武奮鬥一生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影視巨星

陳慧嫻

80年代樂壇天后陳慧嫻 曾為一個承諾放棄火紅事業

編輯推薦
2:33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七姊妹道7女投海都市傳說 見證泳棚到工商區變遷

1:51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一街兩制揭開中英街的神秘面紗

香港街道故事|一街兩制? 揭開邊境中英街的神秘面紗

香港街道故事|天后銀幕街 港產片發源地 這條街跟黎姿有何關係?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渣華道以印尼爪哇命名? 春秧街記錄「糖王」一生

香港街道故事|北角電氣道有過中國最大電廠? 繙譯Power鬧出笑話?

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香港街道故事|荷李活道看盡中上環蘇豪區、文武廟、古董街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1:40

《科技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創新工程惠及全球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劉備洞中藏勝景 岳陽追尋金戈鐵馬歷史

粵劇、雲吞麵、廣彩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看廣式變港式 粵劇雲吞麵廣彩都有份

1990年9月22日
北京亞運

中國第一次承辦亞運會

「用心寫字」為何不用手?

  仍在學校學習的學生,如果作業上的字寫得太難看,老師派回時可能會寫上評語「請用心寫字」,「寫字」為甚麼不用手,要用心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名句:「心之官則思」,意思是說心這個器官的職責是思考。古時,人們很重視「心」,認為「心」有思考能力,孟子更認為從「心」部的字,都有思慮、謀劃的意思。   因此,用心去寫字,等如有謀劃、思考過才寫字的意思,因此,流傳下來便有「用心寫字」這個形容詞了。   延伸閱讀:用心專...

8種潮景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浙江錢塘江潮,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下奇觀」,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8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