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下 華為如何由蚊型公司變全球巨頭?

編輯︰許可

  華為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一間蚊型公司,極速發展成中國最大民企,市值過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這既是靠創辦人任正非的堅毅、膽識和眼光,也是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

乘改革開放之風 代理港商產品起家 

  當代中國科技界傳奇人物任正非,在改革開放剛開始的上世紀80年代初期來到深圳,並在離開國企後拿着集資得來的1.6萬元,於1987年創立華為。但在開業之初,他根本不知市場經濟是何物,只能一邊做,一邊學習和摸索。這個時間,華為也根本不是深圳所鼓勵的科技創業,而只是一間代理公司,替其他公司賣機器設備,賺取佣金。任正非接受傳媒訪問時這樣描述當年創業的情景:「剛開始公司就一、兩個人,貨物要運回來,不可能租車,只有自己扛着一包包的貨物往公共汽車上搬。」

任正非在201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圖片來源:AP)

  任正非還提到對華為非常重要的一間香港公司。這間公司考察任正非的「歷史」後認為可以信任,便授權他代理其的程控交換機,而且讓華為賣了貨後,貨款可以先周轉一段時間再歸還。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確定改革開放政策,到80年代社會飛速發展,各地對這種用於電話系統的通訊設備需求非常大,所以在這家港商信任和支持下,華為有了第一次大發展,並賺到第一桶金。

得益於改革開放 寶安租廠房研發技術 

  也就在這時候,任正非敏銳地意識到程控交換機的重要性,決定招兵買馬,把賺到的資金投入研製自主的技術,那怕這些通訊技術,與他以往所學專業丁點也沒有關係。

  1991年9月,華為租下寶安的工廈廠房,開始研製程控交換機。這個單位既是廠房,又做倉庫,還是大家的宿舍,任正非和員工們食、住、工作都在這裏。為了殺出一條血路,大家沒日沒夜地工作,做累了就在旁邊床墊上睡一會,睡醒了又再繼續做。

華為1989年遷到深意工業大廈的廠房,開始研發自己的技術和設備,直至1996年才把總部搬往科技園。(網上圖片)

  終於,華為自家研製的交換機研發成功,迅速進入市場,並賣個滿堂紅。1992年華為的產值突破一億,利潤上千萬,而當時公司的員工只有100人左右。更重要的是,任正非的自主研製技術策略,令華為從此告別代理商身份,真正走上科創之路。

 藉着改革開放 衝出中國走向世界

  度過創業求生期後,任正非帶領下的華為開始以更進取姿態,吸取世界先進的研發機制和營銷、管理方法。它的產品也從單一的交換機走向多元化,並進入尖端的流動通訊和網絡領域,公司規模以幾何級數擴大。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華為更開始衝出中國,藉着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機遇走向世界。

  華為此階段的一個里程碑,就是1996年與和記電訊合作,在香港構建一個綜合性商業網。這不只是華為當時最大的一筆訂單,還是華為走向全球所邁出的第一步。

華為在2019年佔有全球移動通訊基站供貨額的34.4%,全球第一。(圖片來源:中新社)

  在走向國際的同時,華為也經歷了困難和挫折,例如2001年前後的IT泡沫危機,就令這間科企瀕臨崩潰,幸好任正非憑其眼光和準確判斷,深耕其他供應商不再看好的光傳輸設備,終於以他所稱的「雞肋戰略」扭轉局面,企業也重回高速發展道路。直至現在,華為在光傳輸領域仍絕對領先世界,其他公司難以短時間內能趕上。 

   當然,面對企業生存發展,任正非的壓力如山大,還因此在2000年前患上憂鬱症,甚至多次想自殺,幸好這一關他總算挺過去。據任正非自述,2006年他在食肆看到一群來自內蒙農村的姑娘在表演,姑娘們的樂觀和熱愛生活令他大有觸動:「貧困的農民都想活下來,為甚麼我不想活下來?」那一天他流了很多眼淚,從此再也沒有想過要自殺。

  經過30多年發展,華為已成為全球通訊設備巨頭,更在2012年超越瑞典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生產商;到2018年,它又超越美國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製造商。

據報道,截至2020年1月,全球共有2萬多個5G標準專利項目,其中華為擁有3,147項排名第一,尾隨其後的是三星、中興、LG和諾基亞。(圖片來源:AP)

  截至2019年,華為全球有19.4萬員工,包括9.6萬名研發人員;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超過1,000億,已擁有9萬多項專利,且在5G等領域領先世界。它的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三分一人口。

  另外,雖然受到美國不斷無理打壓和圍堵,但華為2019年的收入仍增長至8,588億元,且大部份來自海外。根據《2020胡潤中國10強消費電子企業》報告,華為市值已達到1.1萬億元,是中國最大民營企業。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三千孤兒入內蒙」 28個孩子的草原母親都貴瑪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夏春秋、與女兒吳君如

「六合彩之父」夏春秋逝世 女兒吳君如是一生最大成就

編輯推薦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1:35
花朝節漢服潮

漢服潮|穿漢服祭花神 農曆二月花朝節是甚麽?

2:30

御花園有幾種花?一文看清故宮賞花地圖

深圳春季賞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園2大花展 地鐵通達|建議收藏

深圳賞花2024

踏春正當時 4個深圳賞花勝地 打卡必去!

1:43
雲南羅平油菜花田

春暖花海|雲南最美油菜花田 盤點羅平旅遊必去打卡位

1:36

春暖花海|世界僅存!嘉陽蒸汽小火車 從虧損古董變旅遊熱點

1:15

春暖花海|西藏旅遊必到林芝花海 600年古樹背後的中國文化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17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舉世矚目,但不同區域間的差距仍然存在。因此,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國策通識|甚麼是「區域協調發展」?

2:39

香港麥當勞50歲!元旦免費請市民搭天星小輪 回顧半世紀發展

台灣問題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台灣問題是一根高壓電線 歐洲勿輕視

中國科技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國已成西方眼中科學超級大國

沉默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預測中國經濟增長 不能忽視這種詭異的「沉默」

1978年3月18日
全國科學大會

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

搞掂與搞定

  廣東話「搞掂」是十分傳神的方言,把一個原本不妥當或麻煩的事情理順。這個詞彙進了內地,變成普通話「搞定」一詞。

  「搞掂」中的「掂」原意是直。「橫掂都係」中的「掂」字,就明顯是直的意思,相對於橫。

  「搞掂」後引伸為順暢、妥當。如在辦公室文化中,完成了一個大項目,同事們會大喊「搞掂!」

  又例如在農曆新年期間,年輕人會以「掂過碌蔗」來互相祝賀,寓意萬事勝意,事事順景。「掂過碌蔗」其實是來源於嶺南文化的一些習...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