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甜美歌聲俘虜人心 70、80年代紅遍亞洲第1人

撰文︰黃皓頤

  「嗓音甜美、輕柔婉轉,令人聽得舒服,繞樑三日」,這是很多人對鄧麗君的歌聲的評語。

  在1970至80年代,鄧麗君在華語地區和日本,歌唱事業攀上高峰,是紅遍亞洲第1人,她的歌迷更遍布全世界。更令人意外是,改革開放,鄧麗君的歌聲被偷偷帶進內地,迅速響遍神州大地。

鄧麗君自小展露音樂天份 14歲出唱片火速走紅

鄧麗君
鄧麗君在1970、80年代,紅遍兩岸三地、日本、星馬泰和南韓等。圖攝於1978年。(圖片來源:Getty)

  下周一(5月8日)是鄧麗君的死忌。這位一代歌后,1953年出生於台灣雲林,自小已表現出極高的音樂天份和表演天賦。

  1963年,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一個黃梅調歌唱比賽,擊敗很多年長的對手,奪得冠軍。往後,她經常參與一些現場歌唱節目,又跳又唱,表現淡定不怯場。

  1967年,她在14歲便推出第一張唱片《鄧麗君之歌──鳳陽花鼓》,也正式展開其唱歌生涯。

  甜美清澈的嗓音,唱出婉轉動人的歌聲,鄧麗君的歌曲很快已俘虜了大批歌迷,更陸續打開港澳和東南亞市場。在70、80年代,她紅遍兩岸三地、日本、星馬泰和南韓等。

銅鑼灣利舞臺
由1976至1981年,鄧麗君曾5度在香港銅鑼灣利舞臺開演唱會,1981年更創下7天連開9場的紀錄。(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銅鑼灣利舞台 鄧麗君1976年首次在港開個唱

鄧麗君70年代赴日發展 年收數億唱片版稅紅到發紫

鄧麗君日語唱片《空港》,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
鄧麗君在1974年正式前往日本發展,即憑日語唱片《空港》獲得80萬張銷量,並且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成績驕人。(網上圖片、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網站)

  鄧麗君是1974年正式往日本發展的,同年憑日語唱片《空港》獲得80萬張的銷量,並且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因而奠定她在日本的事業基礎。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2016年執導的《After the Storm》,中文片名《比海還深》正是取自鄧麗君1987年日語歌《別離的預感》中一句。他說電影靈感是來自該首歌,又回憶自己在70至80代住在屋邨,女性都愛聽鄧麗君的歌。

  當時鄧麗君在日本的發展,如日中天,有說唱片公司每年都給予她幾億日圓的版稅。由此可見,她在日本絕對是大紅大紫。

改革開放港人回鄉帶鄧麗君錄音帶 動人歌聲迅速傳遍神州大地

  80年代的鄧麗君,音樂是亞洲的,但她的歌聲卻是兩岸的政治符號。

  鄧麗君的歌聲也隨着改革開放,偷偷進入了內地民眾的心。當年內地若公開售賣鄧麗君的錄音帶是犯禁行為,但內地民眾要聽她的歌聲,仍是有辦法的。

  在香港,不少人返內地探親時,都會偷偷將鄧麗君的錄音帶運送過境,讓內地的親友可以聽到鄧麗君溫婉動人的歌聲。然後,經翻錄再翻錄後,她的歌曲暗地裏流傳開去。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愛回家 挑扁擔送物資回鄉探親

  在內地導演馮小剛於2017年執導的電影《芳華》,講述70至80年代一班文工團的年輕男女的故事,當中有一個橋段,便是這些年輕人偷偷運送鄧麗君的錄音帶,大夥兒一起聽着,才發現原來世上有這麼動聽的歌曲。

《芳華》
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中,有橋段講述70至80年代文工團的年輕男女偷偷運送鄧麗君的錄音帶,大夥兒圍着一起聽歌。(網上截圖)

  鄧麗君的女性氣質,超越了當年中國人對女性的想像,既富有情感,亦具時代感。不論男女,都深深被她的甜美歌聲所吸引。

  一個歌手的音樂竟然在兩岸關係中有着特殊意義,可說是始料所不及。

  鄧麗君是當代華語流行音樂的代表性人物,在1986年獲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之一。

  縱使她已離去20多年,仍有很多歌迷記住她的動人歌聲、她的輕聲笑語。

溫拿樂隊

成軍50年終於要散Band 溫拿締造香港樂隊傳奇

莫文蔚,《食神》火雞姐

莫文蔚愛挑戰 她是金曲歌后 也是《食神》火雞姐

劉青雲, 《新紮師兄》, 《神探大戰》

金像獎2023|劉青雲三奪影帝 Fit佬變神探

蘇玉華、《正義迴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平安谷之詭谷傳說》

「劇后」蘇玉華 遊走舞台劇與視影界的多面手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板門店談判當翻譯 兩彈元勳朱光亞有何秘密任務?

傑出名人

中國空軍試飛員李剛 他第一個把殲-20飛上藍天

創新先鋒

美圖秀秀吳欣鴻

美圖秀秀吳欣鴻|創業路屢敗屢戰 獨具眼光發現「美」造就成功

潮流人物

KOL;小Lin說

放棄華爾街筍工 「小Lin說」如何練就最紅財經類KOL?

小城大事

外賣詩人 王計兵

「趕着時間寫着詩」外賣詩人奔波15萬公里 寫下4000首詩

運動健兒

翼裝飛行 張樹鵬

最瘋狂的極限運動 中國翼裝飛行第一人張樹鵬

影視巨星

溫拿樂隊

成軍50年終於要散Band 溫拿締造香港樂隊傳奇

編輯推薦
2:01

潮遊鄉村|800年江南水鄉 賞南潯古鎮湖光秀色

1:40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西江苗寨

潮遊鄉村|走進貴州深山看美景 「西江苗寨」風光無限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和順古鎮

潮遊鄉村|悠遊雲南騰沖「和順古鎮」 感受中國「名鎮」魅力

1:56

潮遊鄉村|遊歷沈從文故鄉 鳳凰古城感受百年水鄉魅力

貴州遵義烏江寨

潮遊鄉村|春遊貴州烏江寨 尋覓不一樣的「水墨江南」秘境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水平線下的特色古民居 遊歷中國河南「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走訪廣東清遠上岳古村 體驗消失中的嶺南傳統文化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2:05
十四五 數字經濟 5G 新基建

十四五創科篇|AI 5G 大數據 中國如何發展「數字經濟」?

2:22
知識產權

十四五創科篇|保護知識產權有「錢」途?

1:58
十四五規劃-創科人才-科技領軍人才

十四五創科篇|中國頂尖科技人才從哪來?佔先機搶人才原來靠這些

2:10
十四五創科篇

十四五創科篇|如何構建「科技強國」?這些前沿領域要攻關

胡楓,林鳳,吳君麗

金像獎2023|胡楓愛「集郵」 曾與三代粵語片女星拍戲 自誇紀錄無人能破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直播帶貨|弘揚綠色健康飲食文化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中國的科技水平,不論研究和實用性都在不斷進步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美關係|中國科技發展已超越美國?

2019年5月28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李恒德院士逝世

中國材料科學專家李恒德院士逝世

歇後語「潮州二胡」後半句是甚麼?

  廣東話歇後語,其中的特色就是幽默,以幽默的語言帶出人生的現象或道理,令到抽象的概念得以「落地」,令人瞬間感受到字中的真正含義。

  潮州二胡就是一個例子。   潮州音樂最重要的樂器之一是二胡,二胡的聲音低沉哀怨,夾雜「依呀依呀」的音韻,顯出獨特的音樂風格。不少人認為潮州二胡拉出來的音韻,好像順德話的「自己顧自己(ge ge gu ge ge)」(順德音:gi²² gi⁵⁵ gu³³ gi²² gi⁵⁵)。於是,就有一句...

12種「貓」

     貓科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之一,中國是世界上野生貓科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現有野生「貓」共有12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