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由她建立?中國第一位女天文台長葉叔華

編輯︰紀小廷

  浩瀚銀河中,有一顆名為「葉叔華」的星星,這是唯一一個以中國女性名字來命名的小行星。而葉叔華,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天文台長,又被稱為「北京時間之母」。

葉叔華|放棄香港高薪 投身國家天文事業

  1927年,葉叔華出生於廣東,年少時為躲避戰火,隨家人在廣東、香港等地輾轉求學。雖然條件艱苦,但堅韌的性格也從此養成:「那時候覺得自己甚麼都不怕,無所不能。」

葉叔華01
葉叔華與香港也有淵源,少年時曾在香港讀書,大學畢業後又曾在香港擔任教師。(網上圖片)

  18歲,葉叔華考入中山大學,與天文學結下不解之緣。畢業後葉曾在香港得到一份待遇不俗的教書工作,但由於內心一直對天文難以割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毅然回到內地尋找機會。

  第一站,她來到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求職,不料被告知只招一名男生,「當時我很生氣,回去以後就給台長寫了一封信,一連列舉了5、6個不該不招我的理由。」

「男性和女性就像一輛車上的兩個車輪,如果一個跑得快、一個跑得慢,這輛車一定駛不快,總要保持兩個輪子的速度一致,才是最好的。」——葉叔華

  執著得到了回報,1951年,葉叔華如願加入由紫金山天文台託管的徐家匯天文台,成為台里第一位女性研究人員。

  在後來的一次演講中,葉叔華曾說「要打破性别的玻璃天花板,錘子就握在每位女性手中」,可見當時才20多歲的她,已經踐行着這個想法。 

葉叔華02
葉叔華在進入中山大學後,遇到一位口才非常了得的女教授,在她的引導下,葉與天文結緣。圖為葉叔華進行觀測任務。(網上圖片)

葉叔華|一窮二白起步 建立中國測時系統

  進入天文台,葉叔華的第一份工作是觀測恆星、以此計算世界時。夜晚的觀測要全神貫注、目不轉睛;白天則要完成繁重的計算和數據處理…… 這跟想像中浪漫的天文事業相去甚遠,葉叔華不免感到煩悶。

  但隨着工作的深入,她逐漸意識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作為當時唯一的時間服務台,全國的時間標尺都由這裏提供。

葉叔華08
(當代中國製圖)

  不過此時,中國的時間系統還依賴於國際時間局和蘇聯的數據。隨世界局勢的變化,建立獨立的系統迫在眉睫。1957年中國開始部署這項工作,當時30歲出頭的葉叔華挑起重擔,成為項目負責人。

葉叔華04
中國的時間系統曾經依賴外國,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立獨立的測時系統,葉叔華在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圖為1994年,葉叔華參加烏魯木齊25米射電望遠鏡揭幕儀式。(網上圖片)

  蘇聯的時間系統由10餘個天文台合作建立,國際時間局則多達30多個,相比之下,中國只有上海徐家匯和南京紫金山兩個台,力量之單薄,實力之落後可想而知。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此後10年間,葉叔華帶領團隊攻克經費不足、人員有限、設備落後等重重困難,一步步摸索,建立了全新的計算模型。

  加之北京、武漢和西安3地天文台陸續建成,1965年,葉叔華主持的世界時系統通過國家鑒定,「北京時間」正式向全國發佈,走進千家萬戶,葉叔華也由此被譽為「北京時間之母」。

  延伸閱讀:神州冷知識|國土跨越5時區 中國城市有時差?

葉叔華|「大膽又魯莽」 護航探月探火任務

  1981年,50多歲的葉叔華出任上海天文台長,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女性台長。也正是這一年,測時服務移交給了地理位置更優越的陝西,為上海天文台謀劃新定位的責任就這樣落在她肩上。

  葉叔華敏銳地意識到發展新型觀測技術的重要性,在各種新技術中,她最好看「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這種技術原本用於天體物理,所需的儀器體量很大,費用不菲,幾乎沒人相信可行性,但葉叔華已經在內心打定主意。

  「我提出要做3個站,上海、烏魯木齊跟昆明,在中國構建一個大三角形,全世界都沒有人提。」為了實現這個構想,葉叔華幾乎爭取到了當時天文界能動用的全部科研經費,提起這段經歷,葉叔華說自己「很大膽、也很魯莽」。

葉叔華03
葉叔華提出要在全國建立3個觀測站,分別位於上海、烏魯木齊、昆明,構建一個大三角形。(網上圖片)

  這個魯莽的想法,後來成為了中國太空探測任務的關鍵技術之一。在嫦娥一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任務中,相關的測量技術都擔任了舉足輕重的保障作用。

  葉叔華激動地說 :「以後不光是探月、探火,就是到木星、太陽系邊緣去,都沒有問題。我們能夠給國家航天工作出些力,是很光榮的。」

葉叔華06
90歲高齡的葉叔華依然奮戰在航天工作一線。(網上圖片)

「辦一件事,假設只有40%的把握,如果停下不動,就會慢慢變成20%的把握,最後變為零。但積極爭取,可以將其變成60%、70%,最後將事情辦成。」 ——葉叔華

  年過九旬,葉叔華說自己還有3個願望,一是建設上海天文館,該館已於2021年落成,另外就是令中國加入全球射電天文計劃SKA,以及在太空中設立2個3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

  「如果把這三件事情辦好了,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葉叔華用自身經歷闡釋了一句話:人生有限,但探索蒼穹的腳步不止。

  延伸閱讀:中國首位女指揮家 91歲堅持工作傳揚中國文化 

  延伸閱讀:「揮着鬍子的女人」王珮瑜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中國空軍試飛員李剛 他第一個把殲-20飛上藍天

電磁彈射航母總建造師 王碩威是「80後」廣東人

1:58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徐少強、《天蠶變》、《武狀元蘇乞兒》

徐少強逝世 從《天蠶變》大俠到《武狀元蘇乞兒》大反派

編輯推薦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中國粉黛亂子草

秋天限定!中國「粉紅芒草」仙氣美景 鑽進亂子草海洋世界

最美中國符號?「曬秋」曬的是甚麼?

踏入初秋之際,神秘又迷人的彼岸花開花了!在杭州植物園内,七彩絢麗的彼岸花競相綻放,美得讓人宛如置身現實版的莫奈花園,成為秋日一道亮麗風景。

今日風景|秋月彼岸花開 一期一會的浪漫花事

2:38

中國旅遊|遊歷四大賞楓勝地 欣賞秋冬最美「楓」景

1:40
西安千年銀杏樹

西安古寺最美秋景 揭開千年銀杏樹「不老」之謎

内蒙古烏蘭布統

内蒙古旅遊|「天然畫廊」烏蘭布統 邂逅秋天的童話

遼寧盤錦紅海灘

秋日限定!遼寧紅海灘 大自然的曠世奇觀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2:25
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與可可

中央贈港大熊貓|將入住安安佳佳舊居 即睇安安可可小簡介

中國一間鋼鐵廠內的工人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中國十八世紀思想文化僵化 難以發展現代科學自由經濟

母子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兩張帳單看親情何價

1964年10月16日
原子彈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宋代夜市營業至幾點?

  現代人逛夜市,是愈夜愈精彩,甚至通宵至天光。古時所謂的夜宵又是甚麼時候呢?

  北宋孟元老曾經以宋代京城生活日常為主題寫成作品《東京夢華錄》,提及到北宋時期的夜市,說「夜市直至三更盡,纔五更又復開張」。意思是說夜市營業至11時,到凌晨3時又預備第二天的營業。

  古時沒有電燈,晚上11時已非常漆黑了,此時還有夜市,可見宋代的夜生活豐富多彩。

  延伸閱讀:「半夜雞啼」有甚麼特別...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