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2位柏林影后 蕭芳芳《女人四十》 演夾心婦女引起共鳴

撰文︰黃皓頤

  國際三大影展之一的柏林影展剛於周日閉幕,各獎項已名花有主。香港曾先後有兩位女星獲得柏林影后殊榮。第1位是張曼玉,第2位是蕭芳芳。

  1995年,蕭芳芳在電影《女人四十》飾演受盡生活困擾的中年女性,既想力求家庭和事業平衡,又要照顧患失智症(前稱老人癡呆症)的家公。她憑着精湛演技,同時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蕭芳芳6歲做童星養家 演技出眾能歌擅舞

蕭芳芳
少女蕭芳芳,清純可人。(網上圖片)
蕭芳芳
擅長舞蹈的蕭芳芳,在60年代拍過不少青春歌舞片,包括1967年與胡楓合拍的《甜甜蜜蜜的姑娘》。(網上截圖)

  蕭芳芳原名蕭亮,小時候因為家貧,6歲已輟學做童星,幫忙維持家計。

  1954年,7歲的她參演第一套文藝片《小星淚》,表現出色,之後在《梅姑》(1956)和成名作《苦兒流浪記》(1960年)都大獲好評。

  1960年代,蕭芳芳開始走紅,每天要趕多組戲,感到很辛苦。

  本身因遺傳而右耳失聰的她,曾在受訪時表示,她並不太喜歡拍戲,但為了家庭經濟,只好繼續過忙碌的拍戲日子。

  擅長舞蹈的蕭芳芳,那個年代曾拍過不少青春歌舞片,例如《彩色青春》(1966 年)、《我愛阿哥哥》(1967年)等,還有時裝文藝片、古裝武俠片,例如《少女心》(1966年)、《玉女神偷》(1967年)、《飛女正傳》(1969年)等。

  延伸閱讀:蕭芳芳昔日歌舞片拍檔 胡楓口吃也做到當紅小生?

蕭芳芳未因成名而沖昏頭腦 1970年回歸校園充實自己

影壇七公主
蕭芳芳曾跟六位圈中女星結拜組成「七公主」。左起:大公主馮素波、二公主沈芝華、三公主陳寶珠、四公主蕭芳芳、五公主薛家燕、六公主王愛明、七公主馮寶寶。(網上圖片)

  在蕭芳芳大紅大紫的年代,與她可以分庭抗禮的,只有陳寶珠;兩人的影迷經常鬧得水火不相容。

  雖然蕭芳芳受到萬人追捧,但她明白到這種吹捧導致自我膨脹,並非好事。

  到1970年,她決定離開影圈,到美國回歸校園生活,充實自己。

  在大學傳理系畢業後,蕭芳芳重返香港演藝圈。1975年,她曾在電影《跳灰》參與編劇和導演工作。

  延伸閱讀:蕭芳芳讚賞周星馳勤力用心 回顧周星馳由無厘頭到「周星馳電影」

蕭芳芳拋棄靚女包袱 創造「林亞珍」傻大姐形象

電影《八彩林亞珍》
1970年代中,蕭芳芳一改以往的靚女形象,創造了一個「林亞珍」的傻大姐形象(左),傻人傻事充滿喜感,大受歡迎。圖為1982年電影《八彩林亞珍》。(網上截圖)

  後來,她又參與電視演出,更創造了一個「林亞珍」的傻大姐形象,一改以往的靚女角色。

  這個充滿傻人傻事的林亞珍,大受歡迎,蕭芳芳更將林亞珍搬上銀幕,拍過多套系列電影。

  歷年來,蕭芳芳獲得不少獎項,例如1975年憑《女朋友》奪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1981年憑《秋水長天》奪台灣金鐘獎最佳女主角,以及1988年《不是冤家不聚頭》為她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

蕭芳芳成功演繹中年婦女多重身份 《女人四十》贏多個影后殊榮

電影《女人四十》
電影《女人四十》中,蕭芳芳演活身處多重身份掙扎的中年婦女,旁邊的喬宏則飾演患有失智症的家公。蕭芳芳憑《女人四十》贏得多個影后獎項,電影導演許鞍華跟她分享喜悅。(網上圖片)

  不過,大家最印象深刻的,相信是1995年的《女人四十》。蕭芳芳飾演人在中年、40歲的阿娥,活在妻子、媳婦、母親、職業女性的多重身份中掙扎,不論在90年代還是今天的社會,同樣引來很大的共鳴。

  戲中,蕭芳芳既要面對職場壓力,又要承擔起照顧家庭日常,包括患了失智症的家公,她運用了本身的智慧,堅強坦然地處理一切解題。

  蕭芳芳的演繹不慍不火,恰如其分地展露身處其中的婦女面對的困境,反映出最真實的生活面貌。她憑該電影奪得多個影后獎項,確是實至名歸。

  1996年,蕭芳芳再以《虎度門》獲得金馬獎和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1997年,一直受着耳患困擾的她,宣布息影,令很多喜愛她的影迷惋惜不已。

  延伸閱讀:60年代拍戲勝地 雍雅山房露天茶座變豪宅

蕭芳芳息影後創辦慈善團體 保護兒童預防性侵犯

蕭芳芳
蕭芳芳於1997年息影,翌年便創辦了護苗基金,保護及預防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受到誘拐或遭遇性侵犯。(網上圖片)

  息影後,蕭芳芳於1998年創立了護苗基金,向小朋友和家長宣揚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犯的信息,繼續利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貢獻力量。人美心善,令人敬佩。

楊紫瓊《奇異女俠玩救宇宙》

楊紫瓊《奇異女俠玩救宇宙》 玩轉多元宇宙 奪得奧斯卡影后

王丹妮、廖子妤、何啟華

《毒舌大狀》1億票房|王丹妮含冤 廖子妤狠毒 何啟華喜感 獨當一面

謝君豪,南海十三郎舞台劇,毒舌大狀,南海十三郎電影

《毒舌大狀》1億票房|謝君豪由舞台走入影圈 首演男一即封金馬影帝

黃子華,《一蚊雞保鑣》、《飯戲攻心》、《毒舌大狀》

《毒舌大狀》1億票房|影圈奇葩黃子華 從票房毒藥到賀歲片福將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創新先鋒

生態磚塊梁美儀

生態磚塊梁美儀|從重考生到大學教授 廢物利用也能守護海洋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黎明,新秀歌唱比賽(左)

「四大天王」黎明 90年代紅遍半邊天 他更是樂壇「金句王」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2004年12月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陳省身逝世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逝世

光棍節有大中小?

  每年11月11日,已經成為消費者最滿心期待的日子,因為「雙十一」是著名的網購平台進行大型促銷活動的日子,也就是一個網上的購物節。電商通過一連串拆扣優惠,讓民眾「血拚」個夠。 

  其實「雙十一」除了是購物節日,在內地高校界內也是著名的「光棍節」。    「光棍」是社會上對單身男性一個俗稱,光棍節就是一個「慶祝」男性單身人士的日子。    據說在1993年南京大學的男生們發起11月11日為單身而慶祝的日子,由於1與木棍形態相似,因此有四個1的11月11日便成為光棍節...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