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鼎鳴看香港經濟|土地房屋發展 以新加坡為追趕目標

編輯︰郭曉陽

  世界似乎正步入一個相對動盪的階段。中美關係丕變,兩國之間的經濟戰與宣傳戰早已出現,軍事衝突的風險也不能排除。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得到全球化分工與貿易之助,生產力得以迅猛發展,但現時在美國帶動下,全球化正走上回頭路,生產力必受負面影響,我們習以為常的經濟繁榮,就算不是一去不復返,也需我們更大的努力才能維持。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難免備受衝擊,一個新的挑戰已然出現︰究竟我們在面對風高浪急的環境下,要坐困愁城,不思進取,只保着現在的所有,還是要加倍努力發展,把香港帶上一個新台階?

雷鼎鳴看香港經濟|房屋問題最困擾 需訂明確目標

  在逆境中拼下去是積極的態度。香港對世界大局起不了太大影響,但香港自身的一系列社會矛盾卻極需化解,刻不容緩,當中最具困擾性的是土地房屋問題。這問題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不贅。但解決問題前,我們總應先定下目標,否則會失去方向,也無法衡量政策成敗。

香港土地不足的問題源自不同的客觀因素,因此需要訂立一個明確目標去改善
香港的土地問題來自不同的客觀因素,但其實並非沒有可行的解決方案,只是需要靠政府執行的力度;因此,一個明確的目標,對於達成任務很重要。(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香港的住宅單位又貴又細,政府歷年來訂定政策時只凸顯出建了多少單位,並未告知公眾人均居住面積有無增加。這是很有問題的,假設香港所有住宅都分割為一個個劏房,「單位」的數量豈不突飛猛進,「單位」數量遠超住戶數量?社會是否在進步的一個指標是人均居住面積有否在不斷擴充。

  香港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積是16平方米,在發達經濟體中敬陪末座。我們可作一些國際比較。美國1973年的人均居住面積是51.2平方米,到了2015年,總共上升了91%,達到98平方米。中國的城市,在1990年是6.7平方米,但其後大興土木,到了2019年已是39.8平方米,上升幅度達494%!中國的農村2019年更達到48.9平方米。再看把香港視為假想敵的新加坡,此地雖然靠填海增加了22%的土地,但人均土地面積仍及不上香港。不過,新加坡的人均居住面積卻是25.1平方米,完全碾壓香港。

雷鼎鳴看香港經濟|落實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 減少短缺

  我們若以美國或內地作目標,難免會被視為陳義過高,但新加坡條件尚未必及得上香港,為何她的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多出56.9%?這顯然與政策有關。我們可否以新加坡為目標,在20年內追上她今天的水平?只要看看中國在29年中人均住宅面積能猛增494%,若仍認為香港的56.9%太過進取,則我們不應羞愧嗎?

新加坡雖然土地面積少,但實際的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還好;而且綠化非常出色,讓大眾可以安居樂業。
新加坡雖然土地面積少,但實際的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還好;而且綠化非常出色,讓大眾可以安居樂業。(圖片來源:Shuttersto)

  若是以今天的新加坡為目標,香港尚需發展多少土地?香港現時的住宅用地為7,900公頃,佔香港總面積稍多於7%,若再考慮到人口的變化,住宅總樓面面積要提高67.9%才可達標,這裏假設了地積比率不變。

  再推算一下,房屋的土地需求是5,364公頃,再加上經濟用地、政府及社區設施、交通基建等所需用地,香港總共需要9,554公頃,但有部分土地發展已經成熟,隨時可供應,真正的土地短缺,按以上假設,為6,344公頃。

  這6,000多公頃的土地從何處填補?若「明日大嶼」第一期的1,000公頃填海、北部都會區的2,270公頃(含新增的600公頃)及其他談論多時的造地計劃全部落實,香港的潛在土地供應可再增4,124公頃,上述6,000多公頃的短缺可減少至2,220公頃。

  延伸閱讀:香港房屋問題何以至今仍未解決?

雷鼎鳴看香港經濟|考慮減少對環境衝擊 但切勿不思進取

  從上述數字可知,就算「明日大嶼」第一期、北部都會區、龍鼓灘及屯門等等項目全部落實,香港的土地發展仍遠未達標,我們仍應為餘下的2,000多公頃發愁。我十分認同鄧小平的「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便是好貓」論,當然我們在作選項時也應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衝擊。若我們不思進取,造成港人的住屋困難,這才是真正的不公不正義!這2,000多公頃應如何解決?

香港部分農地已經荒廢,或者沒有實際用途;政府應該考慮先行將這類土地重整,盡快落實周邊配套,並加快推出建屋。
香港部分農地已經荒廢,或者沒有實際用途;政府應該考慮先行將這類土地重整,盡快落實周邊配套,並加快推出建屋。(圖片來源:Getty)

  「明日大嶼」可提供700公頃,新界北若大加發展,潛在的供應或可再加2,000公頃,在新增土地中減少鄉郊居所的比例也可節省一些土地;地積比率也可提高,但這會使居住環境較為擁擠,不一定是好事。

  我相信這些發展要求並不過分,我以前也論述過,以外滙資產為藏富工具,每年因通脹而淨蝕,及要面對外滙被不友好國家凍結的風險,遠不如藏富於地,投資在可大幅改善港人生活的土地之上。

  延伸閱讀:內地哪個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最好?

(原文轉載自26/08/2022《晴報》)

2:49

香港街道故事|雪廠街真係有雪廠!做過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 見證香港政經變遷

2:39

香港之最房屋篇|這個屋苑人口勝歐洲小國?最高和最「離地」住宅是?

中美之間的博弈因為不同事件出現了變化

雷鼎鳴看中美關係|中美博弈新招紛呈

中國已經試行推出數碼人民幣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貨幣制度 推動生產力

中美兩國在經濟比拼上其實各有優勢

雷鼎鳴看中美關係|台海變局與中美國力比較

佩洛西及其丈夫有不少商業往來是與中國公司打交道,如今制裁是變相令他們的生意收入大減

雷鼎鳴看中美關係|中國制裁佩洛西家族的意義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阿斗寨|劉禪為何被百姓奉為「花神」?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論中國外交:中華和合文化推動世界和平共處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高級餐廳講電話 新人類新鮮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