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之水門橋》人物原型 郭榮熙:橋是我炸的!

  《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下集,講述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志願軍)戰士冒死三炸水門橋的故事。它的劇情也是改編自真人真事,人物原型是「爆破大王」郭榮熙。電影2022年上映時,郭榮熙已近百高齡,但當年的戰況,他歷歷在目。

「爆破大王」郭榮熙屢立戰功

   郭榮熙1924年出生在浙江諸暨農家,19歲入伍後先後參加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以爆破技術嫻熟而著稱,被戰友稱為「爆破大王」;他曾擔任解放軍的爆破班班長,屢立戰功,也多次負傷。

  當然,郭榮熙最傳奇經歷還是在後來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隨後在仁川登陸,並越過「三八線」,兵鋒直指中朝邊界的鴨綠江。同年10月,由解放軍改編的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開始抗美援朝。

  延伸閱讀:《長津湖》吳京角色原型 李昌言帶兵直搗美軍指揮部

郭榮熙抗戰年代入伍,戰鬥經驗豐富。圖為當兵初期的郭榮熙。(網上圖片)

  為阻止美軍長驅直進,志願軍入朝後在10月、11月接連發動了第一和第二次戰役,向聯合國軍反擊突襲;第二次戰役的東線戰事主要發生在距中國邊境約100公里的長津湖一帶,史稱「長津湖戰役」,也就是電影《長津湖》和《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大背景。

  在「長津湖戰役」期間,志願軍連場激戰後把美軍部隊分割包圍,其中裝備千輛汽車和坦克的美軍王牌陸戰第1師,企圖藉着優勢火力突圍。

  志願軍方面深知能否截斷這支美軍去路,將是長津湖戰局關鍵,遂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炸毀美軍撤退必經的長津橋。

郭榮熙所炸的水門橋並不是橋?

  這任務落在志願軍60師偵察營一支排級(目前解放軍編制,一個排約30人)「敢死隊」身上,已被提升為60師司令部作戰科參謀的郭榮熙負責帶隊。

  嚴格來說,水門橋不是橋。它是日本侵佔朝鮮半島期間,在長津湖(水庫)修築的水電站水壩,只是壩頂兼作公路之用,其「橋底」四條巨大管道,就是用於從長津湖引水到山下的發電站。

  無論如何,水門橋地處崖邊,又是交通要道和戰略要點,所以美軍已搶先派兵把守,志願軍的炸橋任務無異虎口奪食。

《長津湖之水門橋》由內地導演陳凱歌、香港導演徐克和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主演。(網上圖片)

  當然,執行任務的郭榮熙義無反顧,他說:「哪怕再艱苦,哪怕犧牲,我也不怕,保證完成任務!」

  接過任務,郭榮熙和戰士帶着3包二、三十斤的炸藥,在11月29日出發,全速向目標長途奔襲。當時氣溫跌至零下40度,大家只有單薄御寒軍衣,雙手被凍得烏黑;他們還沒有足夠食物,餓着肚子趕路,靠着意志才堅持到水門橋。

  那時美軍在水門橋兩頭設有機槍防禦工事,又停有坦克,但因為天氣太冷,橋面上沒有崗哨,這給郭榮熙炸橋創造了機會。

小腿炸斷 郭榮熙忍痛自己扭正

  他詳細觀察環境地形,選定了橋頭與公路接合處為爆破點,遂趁着夜色和戰友悄悄爬近橋面,安裝好炸藥。

  一切就緒,郭榮熙命令戰士們先撤離,自己墊後引爆炸藥。未幾,巨響和火光傳出,水門橋的橋面應聲而毀,美軍撤退計劃被打斷;這天是1950年12月1日。

  但意外也發生了,本應拉動導爆管後迅速離開的郭榮熙,因為又冷又餓,行動稍有遲緩,結果被炸飛的石塊擊中,小腿骨折,左腳180度扭轉。

  他受傷後咬緊牙關,右腿跪地,忍着劇痛把自己的左腳扭正。「當時並沒有感覺多疼,過了一會疼的全身發抖,眼淚直流。我咬緊牙關,他們(戰友)趕緊用擔架把我送到團部包紮組。」郭榮熙說。

水門橋是當時美軍撤離的必經之路,橋毀後美軍逾千車輛頓被堵死。圖為被炸斷的水門橋。(網上圖片)

  當然,戰事還沒有結束。水門橋炸毀後,美軍工兵營很快就便將之修復,並繼續突圍。為此志願軍又派出兩支「敢死隊」,於12月3日和6日,第二、第三度突擊炸橋。

  在美軍更嚴密的布防下,這兩次炸橋幾更是不可能任務,但志願軍英雄們仍冒死衝鋒,前仆後繼。他們為完成任務付出極大代價,甚至有整排戰士全部犧牲;在極寒天氣中,有戰士犧牲時還保持著擎槍姿勢……。

  這更慘烈一幕在《長津湖之水門橋》的電影中也有呈現,片中由吳京飾演的伍千里和一眾戰友戰死,只有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倖存,他的一句「報告!第7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讓無數觀眾淚崩。  

憶述當年犧牲戰友 郭榮熙哽咽

  至於三度被炸的水門橋,美軍祭出空投大型組件等方法,在12月8日再修復,被包圍的部隊也最終順利逃離長津湖地區。志願軍雖然最終未能全殲強敵,但已給美軍陸戰第1師重大打擊。

  那麼,首炸水門橋的郭榮熙後來怎樣了?

  他受傷被送回國內治療,隔年傷癒即堅持重返朝鮮戰場,再與戰友並肩戰鬥,「我死也死在那個地方」,直到1952年6月才隨軍回國。

郭榮熙是軍中爆破能手,曾立一等功1次,三、四等功4次,並有戰鬥英雄等稱號。(網上圖片)

  1956年,郭榮熙離開部隊,回到諸暨工作,期間又到寧夏支援西北建設。直到1984年,他在家鄉退休。

  2022年春節,《長津湖之水門橋》在內地上映,作為角色原型的郭榮熙成了傳媒追訪對像。此刻的郭榮熙已98歲高齡,但他對70多年前那場戰鬥記憶猶新,「水門橋炸了三次,第一次是我炸的」。說到戰死的戰友,郭榮熙不禁哽咽,「你們用生命為祖國犧牲,光榮!偉大!」

  2022年8月2日,郭榮熙在諸暨逝世。

  延伸閱讀:跨越千里,英雄部隊傳人與志願軍英雄再相逢

《三體》《流浪地球》作者 劉慈欣讓中國式科幻走向世...

選美前十 博士學歷 捨高薪入伍 解放軍首位女艦長...

從「紅色諜王」到新中國外交官 熊向暉的傳奇人生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長津湖戰役失四肢左眼 老兵朱彥夫...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甄子丹,《殺神John Wick 4》,《葉問 》,《精武門》

甄子丹捲起葉問熱潮 創事業高峰 「宇宙最強」稱號如...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