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吳京角色原型 李昌言帶兵直搗美軍指揮部

編輯︰許可

  由內地導演陳凱歌、香港導演徐克和林超賢聯合執導的電影《長津湖》,在內地票房大賣,很多觀眾都對吳京飾演的伍千里印象深刻。但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伍千里這角色是真實存在的,他的原型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帶兵直搗美軍「北極熊團」指揮部的連長李昌言。《長津湖》上映時,李昌言老人已年過九旬,但說起戰爭往事,他仍記憶猶新。

《長津湖》真實故事跨過鴨綠江 李昌言參加抗美援朝

  電影《長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戰爭(韓戰)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伍千里的原型李昌言參加了這場血戰。

  朝鮮半島自1910年被日本侵佔,至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半島由美、蘇以北緯38度的「三八線」為界分別佔領,兩地隨後在美、蘇支持下各自立國,也就是北方的朝鮮(北韓)和南方的韓國(南韓)。

  當時朝鮮和韓國均堅持自己是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並試圖以武力統一全國,雙方勢成水火,邊境衝突不斷,至1950年全面戰爭終於爆發。

電影《長津湖》中吳京所飾的七連連長伍千里,角色原型就是志願軍連長李昌言,現實中的李昌言在電影上映時居於鞍山。圖為《長津湖》的海報。(網上圖片)

  朝鮮半島的炮火打響後,韓國軍隊潰敗,支持漢城政府(現稱首爾)的美國遂決定出兵助戰。1950年9月15日,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朝鮮半島的仁川登陸,並越過「三八線」,直逼朝鮮和中國邊境的鴨綠江,甚至派戰機轟炸中國丹東。

  為了國家安全,中國同年10月起陸續派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

  這一年,出生在山東榮成的李昌言22歲,是解放軍第9兵團27軍80師239團2營4連連長。他所屬的27軍在11月改編為志願軍,大部隊從中國東北跨過鴨綠江,掩至朝鮮咸鏡南道的長津湖一帶。

邊偵察邊推進 《長津湖》真實戰役李昌言果斷向敵開火

   那時朝鮮正值50年一遇的寒冬,晚上氣溫低降至零下40度,志願軍裝備落後,很多士兵甚至禦寒衣物都不足,吃也吃不飽,但他們有的是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

  為阻止美軍長驅直進,志願軍繼第一次反擊戰役後,決定在11月再發動第二次戰役,在朝鮮北部東西兩線向聯合國軍展開反擊突襲,東線的戰役就是上文提及的「長津湖戰役」。參加這次戰役的,包括了27軍等3個軍的約15萬人。

為保家衛國,志願軍在1950年10月開始跨過鴨綠江,而李昌言所在部隊則在11月入朝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持續約3年,直至1953年,交戰雙方才簽署停戰協議。(網上圖片)

  11月底一個傍晚,李昌言的4連按照上峰指示,作為「尖刀連」一邊偵察一邊推進,並根據情況殲滅敵人,掩護兄弟部隊渡江;這也是4連入朝後第一次戰鬥。

  前進之際,戰士們在夜色中發現敵方一頂帳篷,於是暗中將之包圍。未料此際有士兵不小心踩到了空罐頭,聲音驚動了敵人。情勢危急,李昌言帶領士兵果斷開火,把帳篷裏的美軍或擊斃,或俘擄。

長津湖首報捷 李昌言帶兵繳「北極熊團」團旗

   這時大家發現帳篷內裏有地圖和電話等重要設備,李昌言心想「連隊是不可能有的,起碼是營以上的」。後來他才得知,這竟然是赫赫有名的美軍「北極熊團」指揮所,而被擊斃的就有該團的團長。

  一名士兵出發前受炊事班班長委託,要找一塊布用作蒸饅頭的蒸籠布,他於是從帳篷拿走一張藍底綉有鷹的大布。人們後來也知道,這「布」就是「北極熊團」的團旗。

美國「北極熊團」團旗的真品,經修復後如今陳列於北京的軍事博物館。(網上圖片)

  此後李昌言的4連乘勝追擊,近10小時間斃敵數十人,繳獲榴彈炮等物質,為27軍最終全殲美軍「北極熊團」的團級戰鬥隊,作出至關重要貢獻。

  李昌言的4連、乃至整個27軍的大勝,也是「長津湖戰役」中最經典和最重要的戰鬥;因為發生在長津湖東面新興里,它又被稱為「新興里戰鬥」,是電影《長津湖》的劇情主線;片中吳京和7連,就是以李昌言和他的4連為藍本所創作。

  最終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全面告捷,把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以南,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捩點。

  延伸閱讀:抗美援朝戰爭的五大意義

李昌言獲記二等功 長津湖英雄退伍後定居東北

   但不能不提的是,志願軍雖然獲得「長津湖戰役」勝利,也因為因裝備遠不及美軍,在這十幾天裏付出了沉重的傷亡代價。

  其中27軍屬下的1個連、20軍的兩個連,在零下40度的雪地裏埋伏了3天3夜,除了兩人外全部凍死,其中20軍59師177團6連125人,全部犧牲在陣地上。這3個連被稱為「冰雕連」,他們的英雄事迹亦出現在《長津湖》裏。

「長津湖戰役」因電影《長津湖》再受關,作為人物原型的李昌言也屢成傳媒採訪對象。圖為李昌言和女兒一起看回憶錄。(網上圖片)

  李昌言因「長津湖戰役」獲記二等功,他之後還參加了多次戰鬥,至1952年11月回國。李昌言曾到軍校學習,再被調到了一個坦克團任參謀長,1956年被授予大尉軍銜。

  1966年,李昌言結束22年的軍旅生涯,在遼寧省的鞍山工作和生活,至1988年離休,並一直生活在當地的普通民居裏。

  《長津湖》2021年國慶在內地上映時,已年過九旬的李昌言特意在女兒陪同下,到電影院觀看這齣電影,當他看到畫面出現「第9兵團」時,老人激動不已,地指着銀幕告訴女兒說:「這就是我當年所在的部隊!」

  2022年11月22日,也就是《長津湖》上映後一年多,李昌言病逝,享年94歲。

  延伸閱讀:《長津湖》票房領跑國慶檔 3大亮點詮釋抗美援朝精神

李昌言曾在長津湖一帶血戰;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湖泊,該湖湖水會向北流,最後注入中國和朝鮮邊界的鴨綠江。(網上圖片)

神州十三號|中國載人航天的幕後英雄 太空人「女教頭...

為事業延遲生育 王亞平:願為女兒摘星星

神州十三號 | 未曾飛天已成名 「神十三」太空人葉...

神舟十三號升空 「太空教師」王亞平漫步太空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阿里巴巴張勇

阿里巴巴張勇|「雙11」發明者 打造消費者最盛大的...

潮流人物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小城大事

雲南咖啡;星巴克;中國咖啡

佤族村婦「奮豆」10年 讓雲南咖啡豆走進星巴克和聯...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甄子丹,《殺神John Wick 4》,《葉問 》,《精武門》

甄子丹捲起葉問熱潮 創事業高峰 「宇宙最強」稱號如...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5年3月25日
5天工作制

中國宣布實施5天工作制

儃世界 vs 嘆世界

  常聽到人說:「中了六合彩就好了,可以嘆世界!」「嘆世界」,正字應該為「儃世界」,粵音炭,意思是從容、休閒的樣子。

  「儃」這個字出現在《莊子· 外篇·田子方》:「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意思指有一位畫師最後才來到,卻神態自然,從容不迫,絲亳沒有尷尬的樣子,接受旨意後,也不恭敬站立,就回到館舍裏去。   「儃」,就是形容閒適樣子,包括儃茶、儃咖啡、儃香煙、儃冷氣。以後大家可別用錯字了...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