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吳京角色原型 李昌言帶兵直搗美軍指揮部

編輯︰許可

  由內地導演陳凱歌、香港導演徐克和林超賢聯合執導的電影《長津湖》,在內地票房大賣,很多觀眾都對吳京飾演的伍千里印象深刻。但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伍千里這角色是真實存在的,他的原型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帶兵直搗美軍「北極熊團」指揮部的連長李昌言。《長津湖》上映時,李昌言老人已年過九旬,但說起戰爭往事,他仍記憶猶新。

《長津湖》真實故事跨過鴨綠江 李昌言參加抗美援朝

  電影《長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戰爭(韓戰)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伍千里的原型李昌言參加了這場血戰。

  朝鮮半島自1910年被日本侵佔,至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半島由美、蘇以北緯38度的「三八線」為界分別佔領,兩地隨後在美、蘇支持下各自立國,也就是北方的朝鮮(北韓)和南方的韓國(南韓)。

  當時朝鮮和韓國均堅持自己是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並試圖以武力統一全國,雙方勢成水火,邊境衝突不斷,至1950年全面戰爭終於爆發。

電影《長津湖》中吳京所飾的七連連長伍千里,角色原型就是志願軍連長李昌言,現實中的李昌言在電影上映時居於鞍山。圖為《長津湖》的海報。(網上圖片)

  朝鮮半島的炮火打響後,韓國軍隊潰敗,支持漢城政府(現稱首爾)的美國遂決定出兵助戰。1950年9月15日,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朝鮮半島的仁川登陸,並越過「三八線」,直逼朝鮮和中國邊境的鴨綠江,甚至派戰機轟炸中國丹東。

  為了國家安全,中國同年10月起陸續派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

  這一年,出生在山東榮成的李昌言22歲,是解放軍第9兵團27軍80師239團2營4連連長。他所屬的27軍在11月改編為志願軍,大部隊從中國東北跨過鴨綠江,掩至朝鮮咸鏡南道的長津湖一帶。

邊偵察邊推進 《長津湖》真實戰役李昌言果斷向敵開火

   那時朝鮮正值50年一遇的寒冬,晚上氣溫低降至零下40度,志願軍裝備落後,很多士兵甚至禦寒衣物都不足,吃也吃不飽,但他們有的是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

  為阻止美軍長驅直進,志願軍繼第一次反擊戰役後,決定在11月再發動第二次戰役,在朝鮮北部東西兩線向聯合國軍展開反擊突襲,東線的戰役就是上文提及的「長津湖戰役」。參加這次戰役的,包括了27軍等3個軍的約15萬人。

為保家衛國,志願軍在1950年10月開始跨過鴨綠江,而李昌言所在部隊則在11月入朝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持續約3年,直至1953年,交戰雙方才簽署停戰協議。(網上圖片)

  11月底一個傍晚,李昌言的4連按照上峰指示,作為「尖刀連」一邊偵察一邊推進,並根據情況殲滅敵人,掩護兄弟部隊渡江;這也是4連入朝後第一次戰鬥。

  前進之際,戰士們在夜色中發現敵方一頂帳篷,於是暗中將之包圍。未料此際有士兵不小心踩到了空罐頭,聲音驚動了敵人。情勢危急,李昌言帶領士兵果斷開火,把帳篷裏的美軍或擊斃,或俘擄。

長津湖首報捷 李昌言帶兵繳「北極熊團」團旗

   這時大家發現帳篷內裏有地圖和電話等重要設備,李昌言心想「連隊是不可能有的,起碼是營以上的」。後來他才得知,這竟然是赫赫有名的美軍「北極熊團」指揮所,而被擊斃的就有該團的團長。

  一名士兵出發前受炊事班班長委託,要找一塊布用作蒸饅頭的蒸籠布,他於是從帳篷拿走一張藍底綉有鷹的大布。人們後來也知道,這「布」就是「北極熊團」的團旗。

美國「北極熊團」團旗的真品,經修復後如今陳列於北京的軍事博物館。(網上圖片)

  此後李昌言的4連乘勝追擊,近10小時間斃敵數十人,繳獲榴彈炮等物質,為27軍最終全殲美軍「北極熊團」的團級戰鬥隊,作出至關重要貢獻。

  李昌言的4連、乃至整個27軍的大勝,也是「長津湖戰役」中最經典和最重要的戰鬥;因為發生在長津湖東面新興里,它又被稱為「新興里戰鬥」,是電影《長津湖》的劇情主線;片中吳京和7連,就是以李昌言和他的4連為藍本所創作。

  最終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全面告捷,把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以南,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捩點。

  延伸閱讀:抗美援朝戰爭的五大意義

李昌言獲記二等功 長津湖英雄退伍後定居東北

   但不能不提的是,志願軍雖然獲得「長津湖戰役」勝利,也因為因裝備遠不及美軍,在這十幾天裏付出了沉重的傷亡代價。

  其中27軍屬下的1個連、20軍的兩個連,在零下40度的雪地裏埋伏了3天3夜,除了兩人外全部凍死,其中20軍59師177團6連125人,全部犧牲在陣地上。這3個連被稱為「冰雕連」,他們的英雄事迹亦出現在《長津湖》裏。

「長津湖戰役」因電影《長津湖》再受關,作為人物原型的李昌言也屢成傳媒採訪對象。圖為李昌言和女兒一起看回憶錄。(網上圖片)

  李昌言因「長津湖戰役」獲記二等功,他之後還參加了多次戰鬥,至1952年11月回國。李昌言曾到軍校學習,再被調到了一個坦克團任參謀長,1956年被授予大尉軍銜。

  1966年,李昌言結束22年的軍旅生涯,在遼寧省的鞍山工作和生活,至1988年離休,並一直生活在當地的普通民居裏。

  《長津湖》2021年國慶在內地上映時,已年過九旬的李昌言特意在女兒陪同下,到電影院觀看這齣電影,當他看到畫面出現「第9兵團」時,老人激動不已,地指着銀幕告訴女兒說:「這就是我當年所在的部隊!」

  2022年11月22日,也就是《長津湖》上映後一年多,李昌言病逝,享年94歲。

  延伸閱讀:《長津湖》票房領跑國慶檔 3大亮點詮釋抗美援朝精神

李昌言曾在長津湖一帶血戰;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湖泊,該湖湖水會向北流,最後注入中國和朝鮮邊界的鴨綠江。(網上圖片)
1:46

神州十三號|中國載人航天的幕後英雄 太空人「女教頭」黃偉芬

為事業延遲生育 王亞平:願為女兒摘星星

神州十三號 | 未曾飛天已成名 「神十三」太空人葉光富打破傳統

神舟十三號升空 「太空教師」王亞平漫步太空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中國畫家吳冠中

筆法融匯中西 畫壇大師吳冠中與香港「相遇相知」

創新先鋒

PIKA郭文景

Pika郭文景|「女兒概念股」暴升近倍 天才少女打造爆紅AI影片工具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感人至深!香港小商販靠賣茶葉蛋 40年捐1500萬為內地助學

運動健兒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王菲

華語樂壇的傳奇 王菲天生唱將無人可代替

編輯推薦

搭火車看中國|盤點有趣火車站名 全名只有1個字?「下一站」是甚麼站?

1:50

十四五入門篇|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一文看懂「新質生產力」 它如何改變日常生活?|懶人包

灣區百科|粵港澳大灣區是怎樣誕生的?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中國冀實現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並非「均貧富」

1:54

中國公布未來40年減碳時間表 2060年實現碳中和

9348萬人|中國7年創造脫貧奇迹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2:52
一帶一路科普篇

一帶一路科普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扮演甚麼角色?

2:20
塔吉克斯坦的魯班工坊、印尼魯班工坊的學員進行汽車維修培訓

一帶一路科普篇|魯班工坊是甚麼?如何打造中國職教品牌?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住宅大廈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城市裏的心牆啟示

孫中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孫中山一番話 香港土壤萌生革命思想

2015年3月29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國軍艦首次靠泊外國港口執行撤僑任務

中國軍艦首次靠泊外國港口執行撤僑任務

古代「勸酒」有專門職位?

  自古以來,酒都是宴會必備的,但原來酒不是隨便喝的。   古代有「酒令」,自唐朝起,宴會上「酒令」已是一項有儀式章程的酒事活動,又或稱為「勸酒」。「勸酒」就是今天在飲宴上主動為人倒酒勸飲的行為。

  唐代,「勸酒」統稱為「酒糾」,也有叫作「席糾」、「觥使」。按照職責不同,又再分為「明府」、「律錄事」、「觥錄事」三職。

  「明府」是酒席上最有威望的人,負責監督整個宴飲活動。明府一定是擺設酒席的主人,而是類似於現在的公證人,要德高望重,負責監督整個飲酒活動。

  「律錄事」負責宣令、行酒、判斷是非...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