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第一棒火炬手 開幕式護旗手 羅致煥是何方大神?

  羅致煥為北京冬奧的三大賽區的第一棒火炬手,又是開幕式護送奧林匹克會旗進場的6位護旗手之一,這位獲此殊榮的長者到底是何方大神?其實羅致煥是中國速度滑冰名宿,曾替中國奪得第一個冬季項目世界冠軍,是劃時代體育英雄。他還有甚麼冬奧故事嗎?

北京冬奧|「天然冰場」訓練 羅致煥掉進冰窟窿

  羅致煥是朝鮮族人,1941年出生在黑龍江鐵力市。他16歲才開始學習速度滑冰,此前連溜冰鞋都沒見過。

  羅致煥接受傳媒訪問時說,那時候他們條件非常艱苦,沒有專用訓練場地,入冬之初他們必須要往北面更冷的地方找「天然冰場」,最北到過黑河和滿洲里。

  「那裏沒有正規的400米場地,只能等湖面上凍了才能上冰。但10月份的冰,凍得不是很厚,很難承受體重,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冰窟窿。掉下去後爬上來,跑回家換完衣服繼續訓練。」

上世紀50、60年代,中國沒有科學訓練方段和理念,一切只能靠大家摸索。但羅致煥仍憑着拼搏,成為世界頂尖速度滑冰選手。(網上圖片)

  而到了沒有冰的季節,羅致煥和隊友就要騎單車保持狀態,一騎就是100公里,然後還要跑十幾公里回家,沒有其他的訓練設備。

  「我們那時訓練環境很差,靠的就是意志品質和為祖國爭光的精神。」羅致煥說。

  憑着信念和拼搏,羅致煥終於練出成績來。1963年2月,他在日本長野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1,500米賽首次奪標,這也是中國在冬季項目的首個世界冠軍

北京冬奧|擁世界紀錄 羅致煥卻無緣冬奧金牌

  羅致煥說起半個多世紀前的往事記憶猶新:他剛要踏上起跑線,教練喊他名字,讓他看看胸前有甚麼麼。他低頭一看,衣服上繡着兩個字:中國,中間還有一個國徽。「我明白了教練的意思:為它爭光,為祖國拼搏!」

  他說,當起步槍一響,「衝出去的那個人仿佛不是我了,簡直是瘋了」。終於羅致煥以破世界紀錄成績衝過終點。

  「站在領獎台上,很多華僑往我身上拋鮮花,高喊中國萬歲,我非常感動。華僑協會說,從今天開始,他們可以挺起腰桿走路了。」

羅致煥(揮手者)在北京冬奧開幕式前說:「1963年,我1,500米奪冠成績也是兩分多鐘,這個護旗時間也是兩分多鐘。只是我80多歲了,後邊幾步有點吃力,但我一定能堅持把會旗送到地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世界冠軍名銜,羅致煥在冬奧的成績又如何呢?答案是他沒機會出征冬奧。

  他奪冠一年後的第12屆冬奧在因斯布魯克舉行,但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沒法派隊出戰。「遺憾啊,我們當時還沒有恢復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沒法參加冬季奧運會的。別人都去了,我們卻只能回國。」羅致煥說。

  因斯布魯克冬奧的男子1,500米速度滑冰冠軍,成績比羅致煥在長野世錦賽的時間慢了1.1秒;在這項目中,1.1秒差距幾乎已不在同一個水平上。

北京冬奧| 羅致煥:用火炬傳承老一代的精神

  中國直到1979年才恢復在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1980年才首次派隊參加冬奧。

  1965年,羅致煥結速運動員生涯,隨後他曾擔任中國滑冰協會副主席、國家女隊教練等職。1994年,他以教練身份參加了利勒哈默爾冬奧會,才彌補了一些遺憾。

  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時,羅致煥早已退休,遠離了大家的視線。但這時他又有了一個新的夢想──擔任北京冬奧火炬手,「在家門口舉辦冬奧會,把我們老一代的精神通過火炬傳遞給下一代人,是我的願望」。

羅致煥除了擔任北京冬奧第一棒火炬手,也曾在2008年參加北京奧運的火炬傳送。圖為羅致煥手持北京冬奧火炬,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起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2年2月2日,羅致煥圓夢了。這一天北京冬奧火炬接力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開始,作為中國首位冬季運動項目世界冠軍、81歲的羅致煥擔任了第一棒火炬手,他高舉火炬緩步前行,還對火炬深情一吻.....。

  2月4日晚北京冬奧開幕式,羅致煥又是6位護送奧林匹克會旗入場的旗手之一;從容揮手的一刻,老英雄再走到冰雪運動的焦點。

  延伸閱讀:穿自己焊補的冰鞋奪冬奧獎牌 初代冰雪女王葉喬波

  延伸閱讀:羅致煥:從「首金」到護旗跨越59年的兩分鐘

雖然已退休多年,羅致煥一直關心着中國冬季運動發展。(網上圖片)

北京冬奧|隋文靜韓聰為何稱「葱桶組合」?雙人滑摘金的他們是情侶嗎?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2016年《盧國沾作品演唱會》

「詞聖」盧國沾離世 《大俠霍元甲》登春晚入選愛國之歌

編輯推薦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26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無人機送外賣

咖啡「從天而降」 上海試推無人機送外賣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中美關係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看中國科學崛起 聚焦分析兩指標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老太太上電車」下一句是甚麼?

  「老太太上電車」這一句是老北京的歇後語,流行民國時期的北京,現在已很少人這樣說,你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嗎?

  在民國時期(大約上世紀20至40年代),北京流行一款有軌電車(俗稱鐺鐺車),是當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電車沒有自動門,上下車全靠售票員「銅哨子」來指揮:哨子響一聲,表示乘客上了車,司儀可以開車,而哨聲兩響,則是提醒乘客注意下車或緊急停車。

  因為司機靠聽哨子聲開車或停車,乘客如果動作慢一點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