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歷史的江南「金陵第一園」 瞻園看盡奇石山水

編輯︰昭仁

  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江南四大名園」之一,亦有「金陵第一園」之譽。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素以假山著稱,明代被稱為「南都第一園」。多年來,瞻園坐落於繁華熱鬧的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以其半灣碧水,滿園風雅,守望着秦淮槳聲裏的歷史歲月。

 

歷經興衰 六百年「瞻園」煥發新生

  瞻園位於南京市瞻園路208號,又稱大明王府和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瞻園始建於明朝初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瞻園原是明代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府邸。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徐達七世孫徐鵬舉始改築宅園。花園位於住宅之西,俗名為「西圃」,取蘇東坡「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意而題。據明末王世貞《遊金陵諸園記》所載,園內「逶迤曲折,疊磴危巒,古木奇卉。後一堂極宏麗,前疊石為山,高可以眺群嶺,頂有亭尤麗,所植梅、桃、海棠之類甚多。聞春時爛漫,若百丈宮錦幄也」。

  後至清順治二年(1645)瞻園成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康熙時袁江繪「瞻園圖」,規模宏大,園中花木奇峰被譽為金陵諸園之冠。乾隆南巡時,親臨此園,賜額「瞻園」,並在京城圓明園中仿瞻園建如園。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瞻園
「瞻園」位於南京市瞻園路208號,又稱大明王府和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瞻園始建於明朝初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太平天國時,瞻園先後為東王楊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署和幼西王蕭有和府。清同治三年(1864),清軍奪取天京,該園毀於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緒二十九年(1903),瞻園兩度重修,但已非原園景況。

  民國時,江蘇省長公署等政府機關曾設園內,後來瞻園歷經侵削,範圍日狹,花木凋零,峰石徙散,雖曾幾度修葺,但已逐漸輝煌不再。直至1958年,南京市委書記指示重修瞻園,同年修繕工作開始,一期工程為修建瞻園西部,共計歷時6年,用了太湖石1,800噸,使瞻園面貌一新。

  1985年,國家旅遊局撥瞻園擴建經費250萬元,開始瞻園第二期修建工程,直至1987年竣工,共增園林面積近4,000平方米,修建樓台亭閣13間,建築面積2,882平方米,擴建後的瞻園,東西二園合一,其山水既保留了明清園林風格,又汲取現代南北方造園藝術精華,形成瞻園兼容並蓄之特色。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瞻園
「瞻園」原是明中山王徐達府邸之西圃,經徐氏三代人修繕與擴建,漸見規模。清乾隆南下江南,曾駐蹕於此,御題「瞻園」匾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觀奇石賞山水風光 「瞻園」的江南園林特色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瞻園
1958年南京市重修瞻園,1985年再開展二期工程。擴建後的瞻園,東西二園合一,其山水佈局既見明清園林風格,亦集現代造園藝術精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瞻園分東西兩個部分,大門在東半部,大門對面有照壁,照壁前是一塊太平天國起義浮雕。大門上懸一大匾書「金陵第一園」,字是由趙樸初所題。進門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銅像,院中兩邊排列著當年太平天國用過的大砲20門。二進大廳上有郭沫若題寫的「太平天國歷史陳列」匾額,主要陳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璽、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寶劍、石槽等300多件,總陳列面積約1,200平方米。該館現已收集到太平天國文物1,600餘件,其中有42件一級文物。

  整座瞻園充滿濃厚的江南山水特色,全園佈局簡潔開朗,主廳靜妙堂居中,三面山水環抱,東面曲廊庭院,四向皆景,尤以疊山理水見勝。南、北依山各有池水一泓,之間以山溪相連,理水聚散有致。三向疊山各有風姿,北假山陡峭雄峙,西假山蜿蜒連綿,尤以新疊巍峨嶙峋的南假山和紋理自然的池岸石壁為最,是公認的現代疊山佳作。瞻園樹木花草蔥鬱茂盛,建築點綴山水林木之間,更珍藏有奇石古樹,充分體現了「得山而幽,得水而活,得花木而茂,得亭榭而媚」的造園藝術魅力。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瞻園
「瞻園」的西半部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園內古建築有一覽閣、花籃廳、致爽軒、迎翠軒及曲折環繞的迴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西半部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園內古建築有一覽閣、花籃廳、致爽軒、迎翠軒及曲折環繞的迴廊,這些建築和迴廊把整個瞻園分成5個小庭院和一個主園。靜妙堂位於主園中部,三面環水,一面依陸,堂之南北各有一座假山,水是相通的,西邊假山上還有歲寒亭一座。園雖不大,卻頗具特色,是江南名園之一。

  瞻園素以假山著稱,全園面積僅八畝,假山就佔了3.7畝。迴廊也頗具特色,串連南北,蜿蜒曲折。

  除了山水之外,石是瞻園的主景,當中仙人峰正是瞻園名石的代表,瞻園的奇石還有締雲峰、友松石、步石、炸石等,為江南園林山石之珍品,有些還是宋徽宗花石綱遺物。此外,在瞻園的觀魚亭入口處右邊牆壁上有一巨形草書「虎」字碑,是瞻園的「鎮園之寶」。這塊碑寬約兩尺,高一米半。碑上的虎字乃一筆揮就一氣呵成,字是虎,形也似虎,猶如一隻猛虎在咆哮。同時這虎字暗藏玄機,字裏藏有四個字:富甲天下,寓意非凡。細觀此「虎」字,一虎端立,雄視生威,虎頭、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彷彿仰天長嘯,人稱其為「天下第一虎」。右下角落款處寫著「邵道人」,一說作者是劉伯溫,一說是民國時期擔任汪偽南京政府考試院院長的江亢虎題寫,對於後者的說法,時任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主任張鐵寶曾作出過澄清,他指「虎字碑」與漢奸江亢虎是完全沒有關係的,沒有任何考證依據。為證其所言非虛,張鐵寶還曾向媒體出示過一張瞻園的老照片,拍攝時間為1929年1月15日,畫面上是當時江蘇通誌編纂委員會在瞻園的合影,相片右側就立著那塊「虎字碑」,足以說明最遲在1929年1月,虎字碑就已經立在瞻園內了。

  而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江亢虎直到1912年2月清朝滅亡時,還只是一個品級不高的中低級官員,而瞻園當時是江寧布政使衙署的官府花園,因此不可能立有他的題字碑。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瞻園
山、水、石是「瞻園」的主景。進入園內,首先看到庭園中置立着一塊玉立多姿的太湖石,這就是仙人峰,是瞻園名石的代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走進哈爾濱「伏爾加莊園」 發掘「東方莫斯科」魅力

  延伸閱讀:遊500年蘇州「拙政園」 欣賞中國園林之秀美

1:34

型格建築|水泥廠化為「書倉」 南京先鋒書店變身智慧迷宮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冰雪酒店

千噸冰雪砌成中國首家冰雪酒店 去「敖魯古雅」感受非一般冰爽

中國自由行|盤點6大最美「水上森林」仙境處處如詩如畫

1:57
珠海大劇院「日月貝」

型格建築|建在海島上的大劇院 珠海地標當數「日月貝」

最新文章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隊橫掃皮劃艇靜水有奪5金 港隊篤定總獎牌數破紀錄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坐擁知名杭幫菜 杭州為何卻成了「美食荒漠」?

旅遊風物

杭州亞運會主題旅遊路線

看亞運遊杭州|官方推薦 6大主題路線 解鎖杭州多樣玩法

影視時尚

煲劇精選|2023年度熱門劇作 4套必追陸劇推薦

編輯推薦
香港創新活力

持續更新|《科技探索 香港創新活力》:港產衛星面世 航天科技顯優勢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隊橫掃皮劃艇靜水有奪5金 港隊篤定總獎牌數破紀錄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

當代中國-莫言

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

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

當代中國-高錕初到香港

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

當代中國-高錕-高錕中大面試記

高錕中大面試記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農村,農作物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當代中國 時評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1950年10月3日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

白鼻哥是何許人?

  白鼻哥是何許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傳統戲曲的小丑(三花臉),因用白粉塗鼻,俗稱白鼻哥或白鼻。   在以前的粵劇中,白鼻哥上京考試總是榜上無名,下場時總是戲曲中說:「今科不中,明科再來。」   後來,「白鼻哥陪考」就是用來比喻為考試失敗之人。   其後,白鼻哥又泛指無能之輩瞎湊熱鬧,永遠是陪襯角色,...

8種潮景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浙江錢塘江潮,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下奇觀」,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8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