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4/10/2021
過幾天(10月7日)是香港太空館開幕41周年。這個1977年動工興建,1980年10月7日開幕的天文建築,其外型和展覽內容,同具吸引力。香港太空館天象廳,在啟用初期,因為該蛋型建築外牆是由一格格正方形組成,像港式菠蘿包外皮,故有「菠蘿包」之稱;又因弧度做得不足,圓形不圓,惹來一點批評,卻無損其魅力。
蘇聯發射人造衛星 港府構思建太空館
太空館構思,緣於1957年蘇聯發射全球第一顆人造衛星,引起港人對天文的興趣。60年代港英政府曾建議在維園興建天文館;至1971年,當時市政局重提計劃,並設立了工作小組,最後決定在尖沙咀海旁,即原是九廣鐵路尖沙咀九龍車站。
太空館天象廳半球形銀幕 由美國訂製
興建期間,港英政府和當年西德蔡司公司訂購星象儀 、行星運行儀及其他天文儀器。有資料提及,時任市政局太空顧問Charles F. Hagar表示儀器有助未來太空館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太空館之一」;之後政府再向美國公司訂購天象廳半球形銀幕。
1980年開幕時,還展出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借出Project Mercury極光七號太空艙、月球石及太空衣,盛極一時。太空館亦都開始編印與天文學有關的科普書籍及星圖,如介紹宇宙天體和與宇宙有關的物理現象的《恆星》和介紹彗星的書籍《彗星》等;又印制不少與天文學有關的棋類遊戲,刺激小朋友對太空的想象。
延伸閱讀:香港科學館30周年 曾展出神舟七號返回艙
中國太空人楊利偉 工作服贈予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展示多為特別製作互動展品,故文物藏品較少;最負盛名展品是2017年中國太空人楊利偉,將自己穿過的工作服贈送予太空館。
太空館展示了天文學、人造衛星和太空站以及火箭發展的歷史,又可以去天象廳觀看全天幕電影,還可以體驗火箭模擬發射以及在月表漫步的失重感,趣味性十足,非常適合一家大小遊玩。
太空館過去40載,默默耕耘,跟香港和外地旅客留下了一點點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