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流行中國的健美操

撰文︰華思齊

  30多年前,中國時尚界有這樣一句話:「不管多大官,都穿夾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褲。」那時中國剛改革開放,無論小孩婦女,燕瘦環肥,人人都愛穿健美褲;鮮艷的顏色,緊身的設計,把女士腿部曲線盡覽無遺。健美褲及健美操文化的流行,折射中國改革開放的觀念改變。

改革開放健美操文化 始於西方社會

  健美操文化80年代於歐美社會興起。跳健美操(Aerobics)保持體態健美,是潮流象徵。

  昔日,運動於大部分中國人而言只為強身;運動形式也只局限刻板的廣播操,以及諸如排球、乒乓之類的專業運動。

圖為1978年在廣場做體操的孩子們。改革開放前,運動對於中國人而言只為強身。(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後,健美操伴隨西方影視及香港電影進入中國。健美操教練時尚的造型、充滿活力的口號、玲瓏浮凸的健美身型,顛覆人們對運動的想像、對個人形象的追求。

香港電影《富貴逼人》中,影星李麗珍等也曾以健美操的裝束示人。(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健美操文化  一場外而內的思想解放

  中國人開始為了「靚」而運動。人們不再滿足於沉悶的工服,由集體化走向個性化,貼身亮麗的健美褲,讓人從千篇一律的制服中解放;人們隨輕快音樂扭動腰枝、臀部,女性不再為展現身體曲線而羞恥,是一場由外而內的身體及思想解放。

改革開放後,健美操成為社會潮流,代表對美與健康生活的追求。(網上圖片)

  90年代,央視播放《健美五分鐘》,進一步推廣健美操風潮,主持人馬華更因此上了98年的《春晚》。

改革開放後,被譽為「中國健美操第一人」的馬華,憑藉主持坊間大熱的健美操,98年登上《春晚》舞台。(網上圖片)

  由廣播操到健美操,見證改革開放後意識形態轉變,代表人們對美與健康的追求,對理想生活的嚮往;這股上流力成為改革開放源源不絕的動能,引領國家不斷向前。

  延伸閱讀由舞蹈變遷到思想解放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回顧「1997」中英判談香港前途

回顧「1997」香港前途 中英判談的角力

西氣東輸 僅次三峽大壩的中國超級基建

「神州第一路」 瀋大高速 1984年動工

1:55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引入電影《追捕》顛覆審美觀念

改革開放引入電影《追捕》 顛覆審美觀念

相關標籤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最新文章
內地高考2023,梁實(左)

內地高考|56歲梁實挑戰第27次高考有勝算嗎? 大懵考生身份證過期 獲民警窩心回應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楊百萬

改革開放|「中國第一股民」 楊懷定的「楊百萬」傳奇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1:52

「刷掌支付」北京深圳上線 吃飯搭地鐵「兩手空空」 手機沒電都不怕

1:52

中國文化|雲南旅遊必訪瀘沽湖 探秘中國「最後的女兒國」

綠野仙蹤無人村,浙江舟山後頭灣村

浙江舟山最美「無人村」 被遺忘的綠野仙蹤秘境

5000公里|中國歷史上最神秘「地下長城」

1:40

最神秘千年古城 一年一現的水中「落星墩」

中國旅遊|失落的「亞細亞號」秘境——鮮為人知的杭州景點

千年麥積山 誰開鑿了神秘的「懸崖佛國」?

2:02

神秘莫測的西夏王朝 遊寧夏探秘千年中國文化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人民幣戰士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孕婦,醫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天使為甚麼能飛翔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2013年6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神舟十號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

「成吉思汗打仔」結果怎樣?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是蒙古的開國君主,當他回歸家庭,打罵教訓自己的兒子時,會怎樣呢? 

  成吉思汗是大漠的「大汗」,他的兒子當然是「小汗」了,大汗打小汗,粵語就是「大汗耷細汗」了。   「大汗耷細汗」就是形象化地形容天氣太熱,整個人都被汗水沾滿了。   漸漸地,當形容天氣炎熱汗流浹背的情景時,就會說:「成吉思汗打仔——大汗耷(音搭)細汗」了。   延伸閱讀:「蠶蟲師爺」會吐...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