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勳郭永懷遇空難 生命最後一刻用身體保護機密數據

編輯︰許可

  郭永懷是「兩彈一星」23名元勳科學家中唯一的烈士,在中國熱核導彈試驗前夕,他從青海基地趕往北京途中遇空難犧牲。在生命最後一刻,郭永懷用身體緊緊地保護着裝滿絕密核武數據的公文包,當救援人員趕到時,他的身體已燒成焦炭,但核武數據美好無損。

蘇聯撤走專家 郭永懷臨危受命 

  在空氣動力學領域已有世界級成就的郭永懷,1956年放棄在美國的名與利,回到故土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他抵北京後受到領導人毛澤東和周恩來接見,當時周恩來問他有甚麼要求,郭永懷只說了一句話:「我想盡快投入工作。」

  延伸閱讀:燒毀留美十年研究心血 兩彈元勳郭永懷只為回國

  隨後郭永懷到了錢學森擔任所長的力學研究所工作,任常務副所長。至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力學學系,他出任首任系主任。

郭永懷回國後加入力學研究所工作,是現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圖為他和爆炸力學專家鄭哲敏在1956年的合照。郭永懷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師弟,鄭哲敏則是錢學森的學生。(網上圖片)

  與教學研究相比,郭永懷此後參與的工作更​​艱鉅,也更重要。

  1959年,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撤走了所有支援中國的專家,中國的「兩彈」(核彈和導彈)工程陷入困境,此際郭永臨危受命,投入原子彈理論探索和研製工作,他負責的是力學部分。 

涉足兩彈一星三大領域 僅郭永懷一人

   1963年,國家要加快研發進度,決定把原子彈研發隊伍遷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製基地。郭永懷去到該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區,面對低至零下40度的天氣、缺氧造成的高原反應,還有住帳篷、睡鐵床的研究環境,他沒有一句怨言。

  為了盡快完成設計方案,郭永懷經常是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更徹夜不眠。他睡覺時不讓警衛員鋪床墊,因為「睡在鐵床上,一翻身就會硌着疼醒了,這樣就不至於讓自己睡過去,就能繼續工作了」。

郭永懷是中國研究核器初期的支柱之一,負責力學保障工作。圖為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圖片來源:AP)

  在郭永懷和其他科學家努力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1964年10月16日試驗成功,中國成為全球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奠定了大國地位。

  據報道稱,當原子彈的蘑菇雲升起時,工作人員一片沸騰,而郭永懷更激動得淚流滿面,之後他癱坐在試驗場上,身邊工作人員趕緊把他扶到臨時帳篷里的鐵皮床上,因為他實在太累了。

  在研發原子彈的同時,郭永懷因為力學背景,所以也參與了導彈和衛星的部分研發,成為唯一同時涉足該三個領域的「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

聞郭永懷犧牲 周恩來痛哭

  1968年年底,郭永懷在青海試驗基地為中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發射作準備。他在試驗中發現一個重要線索,要趕回北京,所以決定乘搭夜航的小飛機趕路。

  當時內地的飛行條件落後,安全系統不完善,時任總理周恩來曾叮囑掌握國家科技命脈的科學家們,盡量不要坐飛機,但郭永懷已顧不得麼多,12月4日晚,他乘車趕到甘肅蘭州,搭上飛往北京的小飛機。

周恩來知知郭永懷犧牲傷心不已,當即下令徹查事故原因。(圖片來源:getty)

  第二天凌晨,飛機霧中降落首都機場時失控墜毀,爆炸起火,全機14人有13當場慘死。

  當救援人員趕至,在飛機殘骸中尋找到郭永懷已燒焦的遺體,卻見他和警衛員還緊緊抱在一起;當大家吃力地把兩具遺體分開,竟發現中間掉出一個公文包,裏面的中國核武數據,在郭永懷和警衛員的保護下完好無損。

  意外發生後,在北京中南海,時任總理周恩來聽到消息,忍不住雙手捂臉,痛哭失聲。

  同月25日,郭永懷被授予烈士稱號;在他犧牲的第22天也就是27日,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成功。

  延伸閱讀:聽老家人講郭永懷的故事

郭永懷在空難中犧牲,骨灰後來遷葬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他的雕像下。圖為郭永懷的妻子李佩晚年與雕像的合照。(網上圖片)

中國數學之神 華羅庚自學成才

兩美元模型玩具作參考 黃旭華造出中國核潛艇

為核爆拍照 王大珩用光學改變中國

封建制度下13歲結婚 王淦昌與妻相伴78年成佳話

最新文章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隊謝震業9秒97膺亞洲男飛人 港隊獲首面電競獎牌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影視巨星

葉麗儀

當葉麗儀遇上《上海灘》 全球華人金曲唱紅40載

編輯推薦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隊謝震業9秒97膺亞洲男飛人 港隊獲首面電競獎牌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專頁|亞洲體育盛事正式開鑼 共同見證強者封王

杭州亞運會

杭州亞運不止有體育 還有這些「中國風」元素展現文化

誰是中國亞運第一金?被遺忘了的蘇之勃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科技篇|5G時代的亞運 360度VR觀賽如親臨現場

杭州亞運;首個碳中和亞運會

杭州亞運環保篇|全部設施都用綠色電力 亞運場館怎樣發電?

杭州亞運選手村

杭州亞運前瞻篇|揭秘五星級選手村 最細兩房 餐廳健身室媲美私人會所

杭州亞運人物篇|世界「新蛙王」 覃海洋有多強?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1:40

《科技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創新工程惠及全球

農村,農作物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當代中國 時評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1949年10月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十一國慶

  十月一日,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日,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一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大日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開國大典」,也在當日舉行。自此,每年的十月一日的國慶紀念日,都會舉行大型慶典活動。   回顧新中國成立74年,國慶的慶祝形式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模式。   例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每年...

30個西湖

     說到西湖,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可能都是杭州西湖。原來中國有至少30個西湖,分別都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