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前海外業務負責人達尼 談中企出海的5個階段

編輯︰華思齊
導讀
  在全球化浪潮下,近年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速度和規模都前所未見。根據商務部2025年1月公布的資料,2024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到1,438.5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10.5%,反映企業出海趨勢迅猛。事實上,中國經濟近年步入調整關鍵期,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為求突破,紛紛出海,期望在潛力龐大的新興市場發掘新的業務增長點。華為是國內最早走出去的科技企業之一,擁有超過20年的海外營商經驗。本文整理自華為前海外業務負責人達尼在《觀察者網》的專欄。達尼著有《海外征程》系列商業小說,被譽為是「中企出海EMBA教材」,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具有切身感受和獨到見解。

  中企出海大概可以分成以下5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約是從1979年到90年代初,這個階段企業出海的核心目標就是賺外匯。因為中國當時的工業化水準很低,需要進口大量先進科技設備,提高生產力。

中國企業出海 由賺外匯到加入世貿

  當時鄧小平提出的「出國辦企業」,最早就是通過大型央企到國際上爭取一些大專案,其目的就是為了積累更多外匯,以便進口外國設備。

  上世紀80年代,甚至在更早的70年代,中國就有很多在海外進行投標的工程項目了,所以這種EPC工程(工程總承包產業)出海,像中建、電建等企業其實都有相當豐富的國際投標經驗,而且它們出去的時間非常早。而金融行業,如中國人保也與美國合資後,承攬了國際上的財險業務。

  第二階段是90年代中期,我們國家提出了「走出去」的概念,並在21世紀初被納入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核心原因是當時的中國積極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別人要走進來的時候,我們也要對等地走出去,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目標其實就不一樣了。以前的中國可能主要是為了賺外匯,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其實某種程度上是要去世界上搶佔市場。

  延伸閱讀中國入世|談判15年始成功 經濟發展新里程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
2001年11月11日,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石廣生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簽字儀式上簽署文件。華為前海外業務負責人達尼認為這個歷史定格,標誌中國企業出海由第一階段的賺外滙,步入第二階段──搶佔國際市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企業出海第三階段 始於美國次貸危機

  一方面,那時的中國有很多小型外貿產品,比如說紡織類產品,通過外貿的方式替別人做些低端的加工、代工等。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研發實力的公司,如我們今天看到的那些出海巨頭:中興、華為、三一重工、振華重工、邁瑞,還有一些汽車類的像長城、奇瑞,以及礦業類的紫金礦業等等,幾乎都是在世紀之交走出去的。

  第三個階段就是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造成了西方很多企業突然之間實力大減,或者是許多過去一直給歐美企業做代工的中國企業,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在自身發展很好的情況下,給我們下訂單的歐美公司不行了,那我們現在是不是有機會反向去收購那些企業呢?

  在此之前的2004年,當時聯想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還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是從2008 、2009年之後,中國企業就開始大量收購歐美企業,比如柳工收購了波蘭著名的HSW重型機械企業,華為也收購了一些企業,還有吉利收購了富豪的一部分等等,這些幾乎全部都發生在那個階段。

  延伸閱讀2008年雷曼事件 美國次按危機引發金融海嘯

聯想位於美國矽谷的總部
2004年12月8日,在中國個人電腦市場佔有近30%市場份額的聯想集團宣布,以12.5億美元收購知名品牌IBM的全球個人電腦業務,從而組建世界第三大個人電腦廠商。圖為聯想位於美國矽谷的總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歐美巨頭倒下 造就中國企業出海走上一線

  整體來說,那段時間中國海外並購的案例非常多,除了一些奢侈品如希臘的Folli Follie、義大利的Geox、法國的Club Med,不少是集中在科技和工業製造領域,像是佛山的一批「隱形冠軍」企業,以及江蘇一些工業園區裡的企業都對歐美企業進行了許多反向收購。

  正是因為當歐美市場一些原來的巨頭倒下了,這些中國企業才從背後走到了幕前,並開始真正展現他們的國際影響力,從全球二三線企業,變為了准一線企業。(七之一)

  編按:第四和第五個階段分別始於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經歷了新冠肺炎的「後疫情時代」,下期待續。

  (轉載自觀察者網,作者達尼為華為前海外業務負責人,導言、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中國企業藉機「出海」 歐國杯球場醒目漢字成另類焦點

華為前海外業務負責人達尼 看疫情後中企出海趨勢變化

尼克遜訪華|美方如何表述一個中國?台灣問題措辭成焦點

為尼克遜訪華鋪路 「傳奇外交家」基辛格的秘密行動如何震撼世界?

重溫1971年中美破冰最前線 周恩來接待基辛格的特殊細節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華為前海外業務掌舵達尼談特朗普上場:沒了美國市場 中企亦有好發展

西方重磅學者對話 美國受深層國家機器掌控 民主共和兩黨半斤八兩?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