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編輯︰許可

  何靜是誰?她是「無氧」登頂全球14座8,000米級山峰的第一位中國人,也是全球第三位完成此壯舉的女性。正職是石油工程師的何靜為要挑戰人類極限?無氧攀登又是甚麼一回事?

何靜18歲以前沒見過高山

何靜曾說登頂不是終點,回家才是,「我的目標就是平安回家」。圖為她出席講座,分享登山經歷。
何靜曾說登頂不是終點,回家才是,「我的目標就是平安回家」。圖為她出席講座,分享登山經歷。(網上圖片)

  1988年,何靜出生在陝西西安高陵區農家。成長在關中平原腹地,她18歲前都沒見過高山。何靜與山結緣始於讀中專時期,一位老師喜歡爬山,常給大家講述經歷,她聽得有趣,遂加入爬山的行列,還學習攀岩。

  那時略顯靦腆的何靜,給大家的印象是「體力好、意志力非常強、永不放棄」,這些特質都是她日後成功的關鍵。

  中專後,何靜憑着努力考上西安石油大學,一直完成碩士學位,並加入一個油田集團,成為工程師。在此期間,她仍經常出外爬山,省內的華山、太白山都留下足迹。

  2012年,何靜第一次接觸到雪山。登頂5,000多米四川四姑娘山那一刻,她發現雪山頂上的景物和普通山峰很不一樣。

何靜:感覺人是如此地渺小

登上雪山之巔看世界,讓何靜對人生有另一番感悟。圖為何靜登山時拍攝的圖片。
登上雪山之巔看世界,讓何靜對人生有另一番感悟。圖為何靜登山時拍攝的圖片。(網上圖片)

  「接近頂峰時,看到霞光照在白茫茫的雪上,發出金色的光芒,那一刻我感覺人是如的地渺小,而天地是如此的廣闊,也釋然了生活中的糾結和痛苦。」此刻,她有了征服更高雪山的夢想。

  登雪山和一般徒步爬山分別極大,前者需要專業技、更強體能。為了實現目標,何靜不斷鑽研相關知識,又刻苦訓練。

  據報道,她在很長一段日子裏,每天上班之前要晨跑15公里,梳洗後又騎着自行車去上班,每天來回40公里;到了中午,大家休息,何靜卻在辦公室負重跑樓梯.....

  2016年是何靜意義非凡的一年。當年10月,她第一次成功登頂8,000米級高峰——世界第六高、中國和尼泊爾邊界上的卓奧友峰。

何靜挑戰自我 也為省錢?

不用輔助氧氣,對任何攀登者都是極限挑戰。圖為攀登途中的何靜。
不用輔助氧氣,對任何攀登者都是極限挑戰。圖為攀登途中的何靜。(網上圖片)

  最讓同行者驚訝的是,當時登卓奧友峰的標配是兩瓶氧氣,惟初出茅廬的何靜居然只用了一瓶。

  在高海拔的雪山上空氣稀薄,氧氣含量極低,人身體機能將全面下降,故使用輔助氧氣是絕大多數登山者的必須,要「份量減半」亦絕不容易。

  而此際何靜卻有了一個更「瘋狂」計劃,「我登完卓奧友峰覺得自己身體還可以,就想嘗試無氧攀登,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無氧攀登意味着完全不帶氧氣,較之「少用」,難度和挑戰是幾何級數增加。當然,除了除了挑戰自我,折合人民幣幾千上萬元一瓶的氧氣,對工薪族的何靜來說,是可省則省;她後來得到了商業贊助,但已是後話。

何靜難忘頭痛欲裂感受

何靜首座不用輔助氧氣攀登的,是海拔8,163米的馬納斯魯峰,該峰在尼泊爾境內。
何靜首座不用輔助氧氣攀登的,是海拔8,163米的馬納斯魯峰,該峰在尼泊爾境內。(網上圖片)

  2017年,她第一次進行無氧攀登,目標是世界第八、尼泊爾境內的馬納斯魯峰。

  這次攀登的感受,何靜不會忘記。她在海拔7,400米的營地感到頭痛欲裂,渾身都沒有力氣,「但我告訴自己,這是正常反應。既然選擇了無氧攀登,那就一步一步來,慢慢走上去。」終於她逐漸找到狀態,成功登頂。

  全球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共有14座,都在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第一次無氧攀登成功,何靜決心向其餘13座,包括她曾登上過的卓奧友峰,逐一發起挑戰。

  2022年,她一年間無氧登頂了世界第一、海拔逾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中尼邊境)、第二的喬戈里峰(中巴邊境)、第四的洛子峰(中尼邊境)和第十二的布洛阿特峰(中巴邊境)。

何靜珠峰之顛唱《歌唱祖國》

  登頂珠峰,站在世界之巔俯瞰群山巍峨,何靜實現自己多年夢想。她脫下了手套,手持五星紅旗,唱起《歌唱祖國》。

  全球成功登頂珠峰的至今有7,000多人,惟無氧登頂者只有200人左右,女性更不足10人,而何靜是其中之一。

  接下來的兩年,何靜沒有停下來,她一步一腳印,繼續挑戰8,000米以上高峰。

  2024年10月,何靜抵達希夏邦瑪峰下;這是她挑戰的第14座8,000米以上山峰。希夏邦瑪峰是8,000米級山峰裏,唯一完全地處中國境內的一座。

  延伸閱讀: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何靜:有下一座山峰等待我

何靜2024年登頂希夏邦瑪峰,完成無氧攀登14座8,000米級山峰的壯舉。
何靜2024年登頂希夏邦瑪峰,完成無氧攀登14座8,000米級山峰的壯舉。(網上圖片)

 
  在進行高海拔適應時,何靜曾遇到一次登頂窗口期,但她毅然放棄了,原因是她的國旗還留在大本營。直到10月19日,她才等到第二個窗口期,帶着國旗成功登頂。

  至此,何靜成為無氧登頂14座8000米級山峰的中國第一人,同時是全球第三位完成此壯舉的女性。

  她接受採訪時說:「能為中國登山運動帶來更多突破,我很自豪。」

  她又說:「登山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永遠都有下一座山峰等待我去攀登......我不會沉浸在過去的成績裏,而是向着下一個目標前進。」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編輯推薦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1984年4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華羅庚獲授院士

華羅庚獲授美國全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生骨大頭菜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形容寵過了頭的孩子,叫作「生骨大頭菜」。為甚麼?

  原來是和大頭菜的生長有關。

  大頭菜即是大頭沖菜,是廣東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菜,這種菜通常會被人取出莖部作醃製鹹菜之用,蒸肉餅、蒸魚都會用到。但如果大頭菜種得不好的話,菜中的纖維便會又粗又硬,吃菜時便會弄得滿口是渣,就想像有骨頭一樣,難以下嚥。

  農民會以「種壞」來形容這種不好的大頭菜,而「種壞」又...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