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中的中國文化遺產 宋朝人也玩「拉花」?

編輯︰聞華
撰文︰聞竹石

     不少現代人鐘意咖啡拉花,原來宋朝人已有類似玩法。火爆兩岸三地的內地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再現了宋代「點茶」文化,令更多人認識了這一古老的中國文化遺產。點茶是盛行於宋代的飲茶方式,並不是泡茶葉,而是用滾水注入茶粉,在茶湯表面打出綿密的白色泡沫,絕配茶具「建盞」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點茶基礎上創作的「茶百戲」,看起來與現在的咖啡拉花有些相似,但「茶百戲」僅用茶、水即可勾畫出動態的圖案、文字,不需加入其它原料,十分神奇。作為中國古代茶藝代表之一,點茶技法傳入日本後,對當今的日本抹茶道產生很大影響。

 

一度失傳的文化遺產  對日本茶道影響大

      將茶粉撥入茶盞,倒入沸水,用竹製工具快速攪動,在茶湯表面打出一層綿密泡沫……這可不是現代人在沖咖啡,而是宋代盛行的飲茶方式「點茶」。在以宋代為背景的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這一特別的古老茶藝引發關注。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知否與點茶建盞
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展現的宋代點茶技法,注水、擊沸最考驗技術。

      點茶與花藝、鑑古、品香並稱宋朝人的四大雅趣,「點」是注水的意思,點茶是取一小團茶餅,烘乾之後研磨成粉,撥入茶盞,倒入沸水,用竹製工具(茶筅)攪動(擊沸),好像打蛋一樣在茶湯表面打出一層綿密的白色泡沫(湯花)。

      湯花以純白色為上,質地愈細膩愈好,留存時間愈長愈好。注水和「擊沸」的時機、力度、手法都會影響湯花的形狀、密度、色澤、留存時間,十分考驗技術。

      南宋年間,點茶傳入日本,對如今的日本茶道產生極大影響,在中國反而不再流行。2019年,宋代點茶以另一種方式走上世界舞台,點茶非遺傳承人宋聯可在2019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中德經貿合作交流晚宴上,展示點茶技藝,並將點茶的茶粉和茶具送給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令對方大讚精妙。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知否與點茶建盞
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茶具,包括茶托、湯瓶、茶羅、建盞、茶鎚、茶磨等。(圖片來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官微@微博)

有如咖啡拉花的中國文化遺產

      在點茶基礎上創作的「茶百戲」則是升級玩法,又稱為分茶、水丹青等是在「點」好的茶湯中,用茶瓶或茶匙加水,通過水流令茶湯表面呈現出圖案、文字,一盞茶湯甚至可以多次變幻圖案,十分神奇,備受文人推崇。茶百戲看起來有點像現在的咖啡拉花,但有兩點最大區別:一是只用茶湯、水來「作畫」,二是圖案可以變化。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知否與點茶建盞
「茶百戲」主要以山水、鳥獸、花草為題材,圖為現代「茶百戲」作品。(圖片來源:茶百戲傳承人@微博)

      分茶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後來一度失傳,直到21世紀才逐漸恢復傳承,於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被視為點茶「絕配」的,則是另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盞。在《知否》電視劇中,各位主要角色幾乎「人手一盞」。

文化遺產不再古老 漸成「古風時尚」

      這種福建建陽所產的黑釉茶盞,在宋代是珍貴的茶器,其燒製對溫度要求極高,材料和窯火在燒製過程中發生奇妙變化,呈現出兔毫、鷓鴣斑、毫變、黑色、雜色等不同釉色和紋樣,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譽。「毫變(又稱曜變)」建盞更是罕見,其釉色和紋樣如同宇宙星辰,燒製千萬件可能才出一兩件。目前僅存的三件曜變建盞藏於日本,被視為日本國寶。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知否與點茶建盞
2018年,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舉行「建盞精品藝術展」,展出三代匠人逾百件精品,吸引大批觀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建盞燒製技術在宋代達到鼎盛,其後失傳數百年,直到20世紀70年代,福建開始研究重現這一古老工藝,經過數萬次試驗,終於全面恢復了建盞燒製技術。福建建陽被稱為「中國建窯建盞之都」,截至2019年,當地已有超過2,500家建盞企業,2萬多名從業人員。除了隨處可見的建盞店外,建盞文化創意街、建盞特色小鎮也初具規模。

      《知否》熱播後,建盞市場迎來了一批新的愛好者。建盞工藝師高謨貴曾對內地傳媒表示,此前喜歡建盞的基本都是茶道愛好者,電視劇熱播後,不少觀眾也慕名而來,「尤其是劇中同款12.5厘米口徑的兔毫盞,銷量非常好」。「建盞+文具」、「建盞+飾品」等融合文創元素的新產品也成為深受歡迎的「古風時尚」。

 

王星記扇

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1:55

可以吃的中國文化遺產 孫儷劇中最愛美食竟是它?

一封利市 蘊藏什麼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牛年美食

外國人吃牛肉 中國人吃牛 一字之差體現文化差異

1:25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冬奧會圖標

篆刻漢字變冬奧logo 中國文化傳承體育「形與神」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