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回家」助萬個失散家庭團圓 創辦人張寶艷:盼天下無拐

編輯︰許可

  大家知道「寶貝回家」嗎?這是內地一個幫助被拐和走失兒童回家的公益網站,也是一個全國有近40萬志願者的民間團體,15年來他們已協助近萬個家庭團圓。「寶貝回家」的創辧人是張寶艷,她原本是普通的一名母親、普通的一名銀行職員,是甚麼令她辦起「寶貝回家」?

 

兒子「失蹤」成張寶艷人生轉捩點

兒子失蹤雖然只是虛驚,但張寶艷卻因此明白到丟失孩子後父母的無助。圖為張寶艷(中)和丈夫秦艷友(左)和兒子的合照;他們2016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表」。

   1962年出生的張寶艷生活在吉林通化;如果不是1992年的一次經歷,她應該一直在東北小城過着平淡日子。

  那年,在銀行工作的張寶艷偶然讀了一本報告文學,內容是幾個家庭的孩子被拐,父母在尋找過程的各種辛酸。沒想到,不久後同樣的事差點發生在她身上。

  有一天,4歲的兒子隨外婆到商場後突然失蹤,張寶艷接到消息一刻天塌了。她馬上想到兒子可能被拐,「感覺自己要死了,人瘋了似的衝下樓梯,在大街上一邊哭,一邊喊兒子的名字」。

  3小時後,兒子自己回了家,虛驚一場的張寶艷整個人癱坐地上,久久不能平復。

張寶艷和丈夫秦艷友被選為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圖為兩人與求助者見面,細聽對方的情況。(網上圖片)

  事件成了張寶艷人生轉捩點。作為「過來人」,張寶艷明白丟失孩子後父母的無助,從那時開始,她便特別關注該方面消息,每當知道有孩子失蹤,她便設法找到家長的聯絡方法,打電話安慰他們。

  當時父母尋找被拐或走失子女的渠道非常有限,很多人除了報警,就是到處貼尋人啟事,年復一年、茫無頭緒地全國各地到處尋找。

  張寶艷思考着,怎樣才能幫助這些父母?怎樣才能把尋子的信息、線索傳出去,增加他們尋子的機會?

張寶艷好意辦尋親網卻遭誤解

電影《失孤》引起大眾對被拐和走失兒童的關注。片中由劉德華飾演的雷澤寬,為了尋找丟失的兒子,騎着電單車幾乎跑遍全國,而這個真實尋親故事就是由「寶貝回家」的張寶艷提供給導演的;雷澤寬的原型人物叫郭剛堂,他在2021年7月已和失散廿多年的兒子在山東聊城相見。(網上圖片)

  張寶艷丈夫秦艷友在通化市師範學院的網絡信息中心工作,知道網絡作用。他提議設立一個網站,把有價值信息都放上去,讓大家共享。

  張寶艷認為可以一試。就這樣,她和丈夫2007年用積蓄建起了「寶貝回家尋子網」(寶貝回家),無償協助全國有需要家庭;為做好網站,張寶艷還辭去工作,全情投入;要應付種種開銷,例如與聯絡尋親者和志願者的電話費,他們一家省吃儉用.....。

  在內地,現在「寶貝回家」已為人熟悉和信任,可是網站剛開通時,張寶艷的好意和心血卻常被誤解,「你為啥免費幫我們找孩子」是她最常面對的質疑。

看到失散家庭團聚的喜悅,令張寶艷有着強烈使命感。圖為一名青年在「寶貝回家」協助下,2019年回到四川家鄉。(網上圖片)

  「你怎麼跟他說?你愈說,他愈認為你是騙子!」、「那時候特別無助,人們為何不懂我?」張寶艷後來說到那些經歷,仍然哽咽。

  不過張寶艷沒有放棄,她耐心解說着,家長們慢慢被說服,把資料登記到「寶貝回家」上。消息傳開,也陸續有各地民眾加入成為志願者,希望為被拐兒童出一分力。

  張寶艷很記得「寶貝回家」的第一個成功尋人個案,那是網站建好後兩個月,一班內蒙古警察學院學生成為志願者,他們「掃街」時在乞討兒童中,找到了一個被拐孩子。

張寶艷:網絡+志願者的路走對了

  當刻張寶艷知道路走對了,「網絡+志願者」尋親方式挺有用。

  隨着成功個案增加,「寶貝回家」愈來愈受重視,並逐漸得到政府支援和熱心人士捐助。而除了「家尋寶貝」,網站上來自各方提供的不明來歷孩童、獲解救孩童信息也愈來愈多,有被拐賣或被遺棄孩子長大後到來登記資料,希望網站能幫助他們找家,其他尋親、尋人的求助也數不勝數。

  加入「寶貝回家」的有心人也愈來愈多,志願者組織宣告成立。他們跟進個案,在求助者提供的有限資料中尋找着線索,比對着各種尋親信息;一有發現,他們還要逐村逐寨地走訪,核實情況.......。

未能讓「二娃」見上父母一面,是張寶艷一件憾事。圖為張寶艷探望病重的「二娃」。(網上圖片)

  繼續不停南北奔波的當然還有張寶艷,她看到了失去的撕心裂肺,亦見證了團聚的喜悅。

  在芸芸尋親個案中,有一個讓張寶艷有着永遠遺憾。

  2013年,一名4歲時被拐走、叫二娃的青年在「寶貝回家」登記尋找父母。此後兩年,志願者一直根據他提供「老家可能在四川」的線索尋找,惟未有消之際,此際二娃卻確診肺癌末期。

張寶艷希望網站早關門 自己失業

張寶艷創辦的「寶貝回家」已協助全國近萬家庭團圓。圖為「寶貝回家」志願者陪同一名被拐27年的青年,回到廣西家鄉。(網上圖片)

   二娃多年來一直騎着電單車(摩托車)到處尋親,只打些短工過活,沒有積蓄,也沒有保險,患病最基本的止痛治療也成問題。

  張寶艷知道情況,馬上轉了些錢讓二娃先到醫院打針止痛,又上與志願者們用盡一切力量為苦命皂二娃找家,希望他有生之年能叫上一句「媽媽」。

  2016年1月,二娃離開人世。3年後,大家終於找到二娃的父親;他也一直在尋找着兒子。當張寶艷給他看二娃生前拍下的影片,老人家一下子就明白了,他黯然地說:「是不是二娃不在了.......。」

  「二娃也是讓我們特別痛心的,(經過)這麼一個案例,我們志願者就重新喊出了一個口號,叫『與死神賽跑』,以後盡量少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張寶艷說。

張寶艷創辦的「寶貝回家」得到各方肯定,除了公安部資助一些經費外,吉林通化當局亦為他們提供辦公地點。(網上圖片)

  現在張寶艷和志願者仍努力為被拐和走失找孩子找家,直至2022年底,「寶貝回家」的志願者已超過38萬人,各類成功案例超過9,700個,其中找回被拐和走失兒童便有四、五千人之多。

  隨着當局加大執法力度和社會發展,新發生拐賣兒童案件已逐年減少,而且大都能迅速偵破,「寶貝回家」目前處理的基本都是一些陳年積案。

  「如果問我最大的心願是甚麼,就是希望『寶貝回家』早日關門。」張寶艷期盼自己「失業」,「天下無拐」能夠實現。  

  延伸閱讀:離美歸國上熱搜 「科研女神」顏寧是甚麼人?

  延伸閱讀:「寶貝回家」為失散家庭鋪平團圓路

 

協助尋親,張寶艷強調「有線索就是有希望,有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網上圖片)
顧嘉煇和眾歌手在2015年榮休演唱會

香港樂壇教父顧嘉煇逝世 《啼笑因緣》《上海灘》掀廣...

「玻璃大王」39年捐260億 曹德旺:我窮過 知...

創科博覽2022|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創科博覽2022|一個跟斗「飛」了351公里 費俊...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阿里巴巴張勇

阿里巴巴張勇|「雙11」發明者 打造消費者最盛大的...

潮流人物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小城大事

雲南咖啡;星巴克;中國咖啡

佤族村婦「奮豆」10年 讓雲南咖啡豆走進星巴克和聯...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洪金寶,鬼打鬼,奇謀妙計五福星

影壇「大哥大」洪金寶 打拼60年 開創功夫喜劇熱潮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中國非遺應該要通過不同平台例如電商繼續傳承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中國文化|「非遺+電商」讓傳統技藝多管道「出圈」

1984年3月2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成立

「穊撻撻」與呂后有關?

  有沒有試過,當煮粥熬過了火,粥變得極為秥稠,就會不禁說「杰撻撻一鑊粥」。「杰撻撻」的正字真的這樣寫嗎?

  「杰撻撻」正字應該是「穊撻撻」。穊,音杰,《說文解字》中,「穊,稠也」意思就是濃稠。   這個「穊」字,在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也出現過:「深耕穊種,立曲欲疏;非其種者,鉬而去之。」   這句話背還與呂后有關。據說公元182年,呂太后舉辦一場酒宴,席間劉章趁着酒興唱出了一首諷刺呂后的歌...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