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因一部戲 終身做殭屍道長

撰文︰黃皓頤

  25年前今日(11月8日),人稱殭屍道長「九叔」的林正英病逝,終年45歲。他是香港殭屍片的代表性人物,其開創結合功夫片和喜劇元素的靈異殭屍片,更在1980年代掀起了殭屍片熱潮。

林正英年少氣盛挑戰李小龍 獲賞識擔任電影武導

  林正英原名林根寶,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有六兄弟姐妹。10歲時,家人送他到著名京劇家粉菊花門下學藝,陳寶珠、蕭芳芳、羅家英等是其師姐師兄。林正英邊刻苦學習,邊隨劇團四處演出,因而結識了洪金寶、成龍等七小福成員,並結成好友。

  1969年,17歲的林正英加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因身形瘦削,曾做過女演員鄭佩佩的替身。1971年,他開始擔任武術指導,第一部電影是跟剛從美國返港的李小龍合作的《唐山大兄》。

  延伸閱讀:李小龍《唐山大兄》:中國功夫抗強權 喚起民族意識

李小龍和林正英
1971年,林正英(右)與剛從美國返港的李小龍(中)合作《唐山大兄》。兩人由不打不相識,至後來成為互相信任的好友。(網上圖片)

  林正英跟李小龍可說是不打不相識。當年林正英看到李小龍被人追捧,心裏不太服氣,就私人挑戰對方,雖然最終敗陣,但兩人卻惺惺相識。

  之後李小龍就指定林正英擔任其電影的武術指導,每部片的不少經典動作場面,林正英都有參與。有指李小龍拍動作戲時,不能沒有林正英,否則寧願不開機拍攝也要等他。

林正英得洪金寶相助入洪家班 出色動作設計獲兩屆最佳動作指導

電影《人嚇人》
1982年電影《人嚇人》中,林正英首次扮老裝飾演茅山道士。右為洪金寶。(網上圖片)

  可惜,1973年李小龍突然逝世,令好友林正英感到難過之餘,事業上亦停滯不前。這時候洪金寶組成的洪家班開始在影圈闖出頭,他向林正英出手相助,邀請他加入洪家班。

  為報答洪金寶的幫忙,林正英亦傾盡全力設計各種招式動作,同時他開始擔任演員,雖然角色戲份不多,但其敏捷身手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在1982年及1983年,林正英成為第二屆和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的得主之一,實至名歸。

林正英演茅山道士大受歡迎 殭屍道長九叔形象深入民心

電影《殭屍先生》
電影《殭屍先生》中,錢小豪(右)和許冠英(左)是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九叔的徒弟,故事講述三人遇上殭屍鬧出連串驚嚇事情。這是香港首部殭屍片,票房收逾2,000萬,因而引來影圈爭相拍殭屍片的熱潮。(網上圖片)

  不過,真正令林正英大紅大紫的是殭屍片。1985年,香港上映第一部殭屍電影《殭屍先生》,票房逾2,000萬。林正英飾演法力和武功高超的茅山道士九叔,身穿黃色道袍、頭戴八卦巾、手執桃木劍的殭屍道長形象,大受歡迎,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其後,林正英飾演的九叔角色亦在多部電影中出現,從而奠定其殭屍道長的形象。

  《殭屍先生》大收,因此掀起影圈齊齊爭拍殭屍片。林正英亦看準這個殭屍片熱潮,為自己的事業路走出方向,拍下了一系列殭屍電影,包括拿下1,700多萬票房的《殭屍家族》、近2,000萬票房的《靈幻先生》,同樣票房大賣。1989年,林正英執導的《一眉道人》,更將西方吸血鬼和東方殭屍片結合,為殭屍片增添新鮮感。林正英參與和執導的殭屍片超過20部,他的茅山道士捉殭屍形象深入民心。

電影《一眉道人》
林正英參與和執導的殭屍片超過20部,他身穿黃色道袍、頭戴八卦巾、手執桃木劍的殭屍道長形象,深入民心。圖為《一眉道人》劇照。(網上圖片)

林正英轉戰電視圈 《殭屍道長》口碑收視俱佳

電視劇《殭屍道長II》
1995年,林正英先後為亞洲電視拍下《殭屍道長》及《殭屍道長II》,大受歡迎,成為高收視劇集。在《殭屍道長II》中,林正英飾演茅山道長毛小方,與徒弟林文龍(左)和孟海(右)以驅魔為己任。(網上圖片)

  踏入1990年代,殭屍片熱潮不再,電影圈開始受到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衝擊。林正英在1995年轉戰電視圈,先後為亞洲電視拍下《殭屍道長》及《殭屍道長II》,將民間故事和殭屍片結合起來,大獲好評,成為高收視劇集。

  延伸閱讀:周星馳由無厘頭到「周星馳電影」

  1997年,林正英原本繼續拍攝《殭屍道長Ⅲ》,卻發現身患重病,被迫終止拍攝。之後亞視為紀念他,拍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在首集播映時,特意顯示向「一代殭屍道長林正英致敬」的字句。

  延伸閱讀:亞視經典《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紀念殭屍道長

  1997年11月8日,這位殭屍片的標誌性人物林正英離世,也可說代表了香港殭屍片輝煌時代的結束。每次重溫他的經典殭屍片,那個嚴肅、愛面子的茅山道士九叔形象,仍然難忘又懷念。

Uncle Ray

一個廣播界傳奇的消失 Uncle Ray人生有盡 音樂無限

2:13
嘉玲

粵語片女星嘉玲 與圈中兩男星的親密關係

2021年胡楓開演唱會,和嘉賓薛家燕在舞台上載歌載舞

胡楓為何口吃也做當紅小生 無歌也可開紅館騷?

2:25
當代中國-傑出名人-攞完終身成就獎再贏影帝謝賢打破影圈定律

攞完終身成就獎再贏影帝 謝賢打破影圈定律

最新文章
澳門、中山、珠海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創新先鋒

希望之手湯啟宇

主攻冷門研究 研製「希望之手」 湯啟宇為中風病人重燃希望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黎明,新秀歌唱比賽(左)

「四大天王」黎明 90年代紅遍半邊天 他更是樂壇「金句王」

編輯推薦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彎路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彎彎曲曲的成功路

2016年11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二十四節氣

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生保」同戶籍有關?

  現今社會進步,不少大樓屋苑都有保安,甚至公共屋邨有看更幫大家巡樓兼看門口。當保安人員遇到一些「生保」人及陌生面孔,通常也會多問幾句探明來意,並要求他們先登記再上樓,以策安全。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生保」有陌生、生疏的意思,而這個俗語的由來是與中國古代一種制度有關的。   「保甲制度」是自宋代開始一種帶有軍事管理的戶籍管理制度,所謂「什伍其民」、「變募兵而行保甲」,就是這個意思。   到了明清兩代仍有類似設置,是管理鄉村地區的重要制度。保甲制度以戶、甲、保等為基...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