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9/12/2020
相機是攝影師的眼睛,既記錄美好,亦反映問題。劉飛越,當代中國一位由記者轉行的自由攝影師,5年來手持相機、腳踏大地,反復去到甘肅山區,為當地的留守兒童拍下4萬多張相片。他說,希望能通過相片,引發社會對於當代中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
用影像反映中國發展中的農村問題
改革開放後,中國各地飛速城市化,不少人從農村山區來到沿海城市打工、謀求發展。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遠離家鄉,與家中孩子長期分離。這也催生了當代中國農村的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因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他們也被稱為是「有父母的孤兒」。
從2015年開始,公益組織「上學路上」每年发布《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劉飛越作為攝影師越為《白皮書》供圖。5年裏,他為留守兒童和他們的家庭拍攝了超過4萬張相片。在開學、暑假、過年等不同的時間段裏,劉飛越記錄着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和家庭情況,展現了貧困地區留守兒童的真實處境。
「中巴車在大山裏吃力地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梁,蜿蜒曲折的鄉路把大山一座一座地串連起來⋯⋯下了車,坐在商店門口的老人們好奇地打量身背大包的我」。劉飛越記錄下自己第一次去甘肅隴南的經歷。從2015年到2019年,每年他都會去兩、三次隴南,每次待20天左右。海拔最高的學校,學生最少的學校,最遠的村,周邊的縣城,「很多地方走路是走不到的,我過手了7輛摩托車」,他說。
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劉飛越堅持拍攝的初心,山裏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去北京、天津等地打工,他們只能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無人看管。今年初,新发布的《白皮書》顯示,超9成受訪兒童遭受過辱罵、歧視等精神暴力,抑郁水平顯著高於正常家庭的孩子。父母監管和陪伴角色常年缺失,給兒童帶來的心理健康隱患不容忽視。
用影像擴散關愛 促進中國發展
作品里每一張圖片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故事,劉飛越的圖像即使不需要過多的文字說明也可以讀懂,令人動容。劉飛越說,拍攝時多使用自然光,50毫米的標準鏡頭,讓拍攝對象平視鏡頭,這樣的設置是為了不去破壞當時的環境氣質。劉飛越想要用最有凝聚力的一面,來展現最強烈的情感和觀點。
父母的缺席,使孩子們和祖輩產生了更深的聯繫。劉飛越拍攝的祖孫肖像將兩張照片呈現在一起,如果仔細觀察二者的表情,可以從中看到對比與共通:蒼老與稚嫩,既有血脈相連的感覺,中間又有巨大的空白。
有一年夏天,他看到麥田里的稻草人,覺得特別像那些孩子瘦小的身影,於是就有了《麥田里的守望者》系列。孩子們背對鏡頭張開雙臂,仿彿是在等待,又像在呼喊,美麗的景色映襯荒涼的現實。他說,自己喜歡拍一些詩意的瞬間,把孩子們的「痛」隱藏在「詩」後面。
他不斷嘗試豐富題材,希望從更多的角度呈現孩子們的現狀。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劉飛越去隴南的拍攝計劃延遲了。他說自己不論如何會持續關注和記錄下去。現實情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只要關愛和陪伴的觀念不斷擴散,這些影像在當代中國就有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