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正能量:男子巡橋17載 救下403輕生者 

編輯︰紀小婷
撰文︰鹿雨

  52歲男子陳思在一間物流公司工作,每月人工5,000元人民幣(約5,800港元),是一名普通的南京市民。從2003年起的每個周末,他就會騎電單車到南京長江大橋上巡邏,風雨無阻。17年來,這份「兼職」花費了他30萬元(約35萬港元),但期間挽救了403個人的生命。 他的故事感動了不少人,「大橋救生者」這個詞,一時間亦成為中國新聞的熱點。 

 

中國新聞媒體關注 外國導演拍紀錄片  

  他的故事不僅被中國新聞媒體報道,亦被國外導演拍成紀錄片,片中他被稱作「南京天使」。在橋上,陳思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從橋的這頭到那頭來回巡邏。看到不對勁的人就找機會上前搭話,直到確認對方沒事。  

  1968年通車的南京長江大橋是第一座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橋梁,但不知何時起,這座令人驕傲的大橋成為了自殺者的首選。據南京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統計,至少有2,000人在此結束了生命。  

當代中國-中國新聞-大橋救生者03
據統計,超過2,000人在南京長江大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陳思每日在橋上徘徊,目的就是救下橋上的輕生者。(網上圖片)

  逝者的故事已無從得知,被救下來的人各有各的迫不得已。有的為情所困,有的被錢所困。陳思曾救下過一個在2008年股災中虧蝕嚴重的男人,他為了給女兒治病四處借錢。討債的人說,「你要是死了,這錢我就不要了」,於是他瞞着家人來到了大橋。被救後,他打起精神掙錢給女兒看病。6年後,債還完了,女兒的病也好了。  

中國新聞正能量:堅持一下 定有晴天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陳思把在橋上遇到的所有故事都記錄下來,足足寫滿了3、4本筆記本,起名叫《大橋日記》。但也有遺憾令他懊悔至今。2006年,他上午救下一個女孩,下午再回到橋上,发現那女孩已經跳下去了。他思考其中緣由,覺得是自己沒有救到底。許多自殺者也面臨生存上的困境,後來他自掏腰包建立「心靈驛站」,給被救者提供吃住和情緒排解的場所。有人兩三天後就回家了,也有人住了一年。這里成了很多人「重生」的地方。  

當代中國-中國新聞-大橋救生者01
陳思自掏腰包建立「心靈驛站」,為被救者提供食物及住所。(網上圖片)

  陳思拿為買房攢下的8萬塊錢維繫驛站,一家人卻一直租房住。妻子氣得要跟他離婚。直到2007年,驛站獲得外面基金會的每月5,000元補助,兩人負擔才減輕一點。  

  這些年,陳思獲得過「南京市十大傑出志願者」、「南京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等稱號,300多家關注中國新聞的媒體採訪過他。鮮花背面,也有質疑者說他「沽名釣譽」。陳思說自己好幾次「氣得不想幹了」,但周末還是準時出現在橋上。就連「陳思」這個名字,也是他第一次接受訪問時隨口說的。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原名叫陳後軍。  

  古人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陳思救了幾百個人的命,可以說是「功德無量」。他常說「大橋可以冷酷,但人不能冷酷」。每救起一個人,陳思就覺得像是自己得救了一次,對各種事也愈發看得開。他總提醒別人:「連下了15天雨,可你別覺得這一年都沒有太陽」,堅持一下,一定會等到晴天。  

當代中國-中國新聞-大橋救生者02
在陳思看來,大橋可以冷酷,但人不可以。他常鼓勵他人:只要堅持一定挨到雨過天晴。(網上圖片)

 

1:39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改造胡同cover

新世代「老北京」 重塑胡同裏的中國文化

當代中國-嫦娥五號太空女將

當代中國「太空女將」 讓「嫦娥」成功奔月

1:44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深圳創業折疊鋼琴cover

中國經濟催生創業夢:95後網絡主播如何走紅?

當代中國-農村小夥變國際模特cover

農村小夥如何變身當代中國「野生超模」?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隊橫掃皮劃艇靜水有奪5金 港隊篤定總獎牌數破紀錄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汪順是泳壇男神 是金牌選手 還是博士生!

影視巨星

葉麗儀

當葉麗儀遇上《上海灘》 全球華人金曲唱紅40載

編輯推薦
香港創新活力

持續更新|《科技探索 香港創新活力》:港產衛星面世 航天科技顯優勢

杭州亞運戰報|中國隊橫掃皮劃艇靜水有奪5金 港隊篤定總獎牌數破紀錄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

當代中國-莫言

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

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

當代中國-高錕初到香港

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

當代中國-高錕-高錕中大面試記

高錕中大面試記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農村,農作物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當代中國 時評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1950年10月3日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

白鼻哥是何許人?

  白鼻哥是何許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傳統戲曲的小丑(三花臉),因用白粉塗鼻,俗稱白鼻哥或白鼻。   在以前的粵劇中,白鼻哥上京考試總是榜上無名,下場時總是戲曲中說:「今科不中,明科再來。」   後來,「白鼻哥陪考」就是用來比喻為考試失敗之人。   其後,白鼻哥又泛指無能之輩瞎湊熱鬧,永遠是陪襯角色,...

30個西湖

     說到西湖,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可能都是杭州西湖。原來中國有至少30個西湖,分別都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