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一五一十」是形容數錢?

編輯︰紀小婷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我們常常會用「一五一十」來形容敘述詳細,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原來在古時,「一五一十」其實有兩個意思。究竟古人會在甚麼情況下會用「一五一十」呢? 

  以「一五一十」用作比喻將事情原原本本地詳細敘述,出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根據《水滸傳》記載,患病的武大郎發現妻子潘金蓮邂逅西門慶後,便告誡潘金蓮應要盡妻子責任,照顧自己,否則待武松回來,定會找潘、西二人算帳。潘金蓮聽後沒有回應丈夫,反而去找西門慶和王婆,將武大郎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訴他們,以商量對策。 

  此外,據《醒世姻緣傳》、《儒林外史》記載,古人亦會以「一五一十」來形容計數的動作。由於銅錢是當時的流通貨幣,所以古人數銅錢時,習慣以510枚銅錢作一個計數單位,以「一五、一十」計算,便不容易有遺漏或數錯的情形發生,也會用「一五一十」來形容點算數目一清二楚。 

  時至今日,「一五一十」在中國文化中則用作比喻將事情從頭至尾詳細說出,無所遺漏。 

 

相關標籤

倒瀉籮蟹  

   面對混亂無法控制的場面,人們往往會呈現出手忙腳亂的情形,在粵語中會用上「倒瀉籮蟹」來形容,但到底手忙腳亂為何會與「倒瀉籮蟹」相互連繫呢?

  「籮」即是籮筐,是一種用竹子編成的農具,至於「倒瀉」則是指從上向下傾瀉,兩者結合的意思就是盛載滿滿一籮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

  想像一下這個情景:滿滿一籮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螃蟹四下逃散;要把逃脫的螃蟹權抓回籮筐,不但手忙腳亂地要伸手去抓,又要防備手上的螃蟹用蟹螯攻擊自己,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趣談中國文化|「分一杯羹」竟指人肉湯羹?

趣談中國文化|「一毛不拔」源自百家爭鳴

虎年春節-虎年新年-新年賀詞

5個虎字成語 讓你的新年賀詞與眾不同

趣談中國文化|「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