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成語「二缶鐘惑」中「缶、鐘」指甚麼?

編輯︰謝小明

  成語「二缶鐘惑」中的缶(音否)、鐘都是古代的容器,單從字面意思上看,「二缶鐘惑」是指分辨不出缶、鐘兩種容器容量大小的區別。不懂分辨缶、鐘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甚麼是缶?甚麼是鐘?

  單看「缶」這個字,大家可能不懂是甚麼,但若說是小罐子,大家一定有一點概念。沒錯,「缶」就是小罐子的統稱。古時的「缶」,像酒埕一樣肚大而口較小,有蓋,能儲存食物。根據現代的習慣,小至萬金油的小盒子,大至奶粉的罐子都可以說是「缶」,總之就是小量容器的統稱。

  「鐘」,是古時的大銅鐘嗎?錯了,古時的「鐘」,是容量比缶較大的容器。

趣談中國文化-二缶鐘惑
左為古時的缶,右為古時的鐘,都是尋常的容器。(網上圖片)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當然難分「缶」與「鐘」,但對於古時來說,是沒有人分辨不到兩者的。分辨不到的話,會被人取笑為「二缶鐘惑」。

趣談中國文化二缶鐘惑
左為今天的缶,右為今天的鐘,兩者都是容器。(網上圖片)

「二缶鐘惑」源自《莊子》

  「二缶鐘惑」是出自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周在《莊子·天地》中講述的一個道理。

  莊周指若三人共做一事,其中一人感到迷惑,該事還能達成,全因感到迷惑的人佔少數;若三人中有兩人感到迷惑,即使多努力還是徒勞無功,皆因感到迷惑的人比清醒的人多。

  莊周認為,現今天下人都感到迷惑,人們都不接受高雅的思想,反而對低級庸俗的東西感興趣。於是莊周有感而發道:「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意思是指人們連缶、鐘兩種普通不過的盛器的容量都無法分辨出有何區別, 如同搞不清淺白的是非道理一樣,自然難以達成的遠大的目標了。

  後來人們便引用「二缶鐘惑」來比喻是非不明的人。

  延伸閱讀:趣談中國文化|成語「五花八門」  「五花」和「八門」指哪些行業?

「用心寫字」為何不用手?

  仍在學校學習的學生,如果作業上的字寫得太難看,...

  這句話出自《孟子》名句:「心之官則思」,意思是...

「長袖善舞」出自韓非子?

  一般人都不太喜歡長的衣袖,因為一來衣不稱身,二...

  這句話出自戰國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所編著的《韓非子...

一肚子不合時宜

   形容人或事已不合潮流或大勢的話,會說:「不合...

  話說蘇軾當年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至杭州。  ...

中國八大菜系

中國文化通識|八大菜系是哪八個?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

中國文化通識|道教四大名山分別是?

中國文化通識|五穀是哪5種食物?

六藝

中國文化通識|古代的必修科?六藝是甚麽?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