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成語「二缶鐘惑」中「缶、鐘」指甚麼?

編輯︰謝小明

  成語「二缶鐘惑」中的缶(音否)、鐘都是古代的容器,單從字面意思上看,「二缶鐘惑」是指分辨不出缶、鐘兩種容器容量大小的區別。不懂分辨缶、鐘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甚麼是缶?甚麼是鐘?

  單看「缶」這個字,大家可能不懂是甚麼,但若說是小罐子,大家一定有一點概念。沒錯,「缶」就是小罐子的統稱。古時的「缶」,像酒埕一樣肚大而口較小,有蓋,能儲存食物。根據現代的習慣,小至萬金油的小盒子,大至奶粉的罐子都可以說是「缶」,總之就是小量容器的統稱。

  「鐘」,是古時的大銅鐘嗎?錯了,古時的「鐘」,是容量比缶較大的容器。

趣談中國文化-二缶鐘惑
左為古時的缶,右為古時的鐘,都是尋常的容器。(網上圖片)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當然難分「缶」與「鐘」,但對於古時來說,是沒有人分辨不到兩者的。分辨不到的話,會被人取笑為「二缶鐘惑」。

趣談中國文化二缶鐘惑
左為今天的缶,右為今天的鐘,兩者都是容器。(網上圖片)

「二缶鐘惑」源自《莊子》

  「二缶鐘惑」是出自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周在《莊子·天地》中講述的一個道理。

  莊周指若三人共做一事,其中一人感到迷惑,該事還能達成,全因感到迷惑的人佔少數;若三人中有兩人感到迷惑,即使多努力還是徒勞無功,皆因感到迷惑的人比清醒的人多。

  莊周認為,現今天下人都感到迷惑,人們都不接受高雅的思想,反而對低級庸俗的東西感興趣。於是莊周有感而發道:「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意思是指人們連缶、鐘兩種普通不過的盛器的容量都無法分辨出有何區別, 如同搞不清淺白的是非道理一樣,自然難以達成的遠大的目標了。

  後來人們便引用「二缶鐘惑」來比喻是非不明的人。

  延伸閱讀:趣談中國文化|成語「五花八門」  「五花」和「八門」指哪些行業?

汗牛充棟

  「汗牛充棟」是一個現在較少人用的成語,但其實此成語很形象化地表達出藏書滿屋的狀況,反映藏書者學識甚豐。

   古人以往書寫在竹片或木片之上,用以書寫的竹片叫做「簡」或「策」;用以書寫的木片,叫做「方」或「牘」。可以想像,以往一本書籍是非常巨大的,要用牛車載書,「汗牛」指以牛車載書時,牛累得出汗;「充棟」指屋內藏書很多,堆滿整座屋子。「汗牛充棟」就是形容書籍極多的意思了。

   汗牛充棟出自唐.柳宗元《唐...

沐猴而冠

  形容人虛有其表,沒有真本領,可以用「沐猴而冠」這個成語。

  沐猴指獼猴。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楚漢相爭期間,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着到處搜括而來的珠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

  此時,有人跟項羽說:「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

「快刀斬亂麻」的下一句是甚麼?

  「快刀斬亂麻」出自《北齊書.文宣帝紀》:高祖嘗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抽刀斬之,曰:「亂者須斬」。

  故事說:一天,東魏丞相高歡為了測試兒子們的才智,每人各發一把亂麻,鬥快整理。 當其他兒子都全神貫注地抽出亂麻,高洋不慌不忙找來一把刀,三兩下便把亂麻斬斷了,並對高歡解釋:「亂者須斬!」高洋後來成為了北齊文宣帝。

  後人把這故事概括至一個成語:「快刀斬亂麻」,形容以果斷快捷的手段,解決錯綜複雜的問...

五湖四海

中國文化通識|「五湖四海」分別在哪裏?

中國八大菜系

中國文化通識|八大菜系是哪八個?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

中國文化通識|道教四大名山分別是?

中國文化通識|五穀是哪5種食物?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