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8/01/2022
很多體育迷都能說出,中國冬奧金牌「零的突破」,是「速滑女神」楊揚2002年在鹽湖城實現的。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擔任北京冬奧中國速滑隊總教練的李琰,運動員年代亦曾於1988年奪得冬奧金牌,為甚麼她這面來得更早的金牌,卻不是中國冬奧的「第一金」呢?
北京冬奧|李琰是中國短道速滑隊第一代隊員
李琰1966年出生遼寧大連,兩歲隊家人移居黑龍江。成長在有漫長冬天的地方,她自小便喜歡溜冰滑雪,12歲進入體校接受速度滑冰訓練。
李琰的運動生涯不是一帆風順。1984年一場比賽中,她不慎在彎道滑出賽道,控撞向了場邊擋板,致左腿膝關節肌肉全部斷裂,縫了47針。當時醫生說她可能要告別賽場了。
但好強的李琰沒放棄,她傷口還未癒合便開始恢復訓練,那怕訓練時傷口又被撕開,血不斷往外滲;她的左腿肌肉因這次受傷曾度嚴重萎縮,為此她只能用右腳單腳跳躍,以恢復體能,一年下來右腿竟比左腿粗了3公分.....

憑着驚人毅力,李琰奇迹地重回賽場,並重拾狀態。1987年中國短道速滑隊成立,已轉攻這項目的李琰,成為了第一代隊員。回憶起這段往事,她說:「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對任何一位世界冠軍來說,這是永遠都適用的定律。」
北京冬奧|李琰卡爾加里冬奧打破世界紀錄
1988年,李琰代表國家出戰加拿大卡爾加里冬奧。狀態大勇的她在賽場上一鳴驚人,摘下女子1,000米金牌,還打破世界紀錄,又拿下500米和1,500米銅牌。
賽後加拿大冬奧組委特意發布了一張以李琰為主角的海報,上面赫然寫有4個中文大字:神龍騰飛。
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中國冬奧實現金牌「零的突破」不是「大楊揚」嗎?她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的500米短道速滑賽中,在隊友小楊陽掩護下首先衝過終點,為中國摘下冬奧第一金。
延伸閱讀:摘中國冬奧第一金 「速滑女神」楊揚

原來在1988年的冬奧,短道速滑只屬於「示範項目」,或稱為「表演項目」,不是正式比賽,所以李琰這面金牌也就無法算是中國冬奧的「第一金」。
同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此後的冬奧和夏季奧運不再同一年舉行),代表香港隊的羽毛球搭檔陳智才和陳念慈,在作為「示範項目」的羽毛球混雙比賽中奪得銅牌,這面銅牌亦不被列為香港隊的第一面獎牌,香港隊第一面正式獎牌,是1996年李麗珊的滑浪風帆金牌。
北京冬奧|李琰「跨項」再任總教練
但無論如何,對於當時冰雪運動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來說,李琰這面金牌是彌足珍貴,極具意義。
4年後的阿爾貝維爾冬奧,短道速滑已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再度出征的李琰雖然只奪得女子500米賽的銀牌,但這是中國在短道速滑項目的第一面獎牌,短道速滑此後也漸漸成為中國的優勢項目。

阿爾貝維爾冬奧後兩年,李琰結束運動員生涯。
1999年一次機會,李琰成為短道速滑教練。她先後執掌過斯洛伐克、奧地利和美國家隊,桃李滿天下;她在國家需需時義無反顧回來,擔任中國短道速滑隊的教練,為國家培養出大批優秀運動員,這些運動員在隨後3屆冬奧共摘下7金(包括男女子賽),但這些傳奇故事是後話。
2022年北京冬奧,李琰將再以總教練身份,帶隊出征,但她這次帶領的是「跨項」的速度滑冰隊,而不是她執教十多年的短道速滑隊。這兩個項目在技術、裝備、比賽規則,甚至場地都有分別。
無論如何,大家都希望李琰能帶領中國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揚威。
延伸閱讀:「天時地利人和,期待創造佳績」——專訪國家速滑集訓隊總教練兼領隊李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