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2-28
儘管美國從今年第2季度以來,已經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趨勢,但是美聯儲卻借着就業率問題為藉口,一直沒有作出利率調整。
溫鐵軍:美國通貨膨脹持續 卻堅持不調整利率
按理說,通貨膨脹率上升,譬如它原來通貨膨脹率低於2%,這是正常值;然後上升到現在百分之5點幾了,就意味着現在的利率水平。你不是量化寬鬆的時候提出零利率嗎?你的利率水平長期低下至1%左右,嚴重的不抵通貨膨脹率,為什麼不調整?
大家看到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20年遇到嚴重疫情時,他簽支票。電視上,大家看到特朗普很高興地用他簽名的支票,給美國每個家庭發幾千美元。然後,這就變成了常態。
常態導致了什麼?既然政府發錢給我過日子,我為什麼要去就業?於是出現了一個現象,美國有900萬左右的就業需求,800多萬的失業勞動力,但是人們都不願意去就業。美國聯儲局就以有800多萬人失業,無法解決,因而拒絕做(利率)調整。
這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美國作為一個世界信用主體,開始自毀信用的時候,就意味着所謂世界體系論,當它的成本無法消化的時候,最終會內部爆裂。
這個內爆理論不是我的,而是跟世界系統論推出的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或譯華勒斯坦)齊名、第三世界的主要理論家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提出的。他去世前,提出了金融資本全球化的內爆理論,就是成本不可消化,最終表現為內爆。
溫鐵軍:中國金融加入全球化 國外變化增加防範難度
前面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中國的宏觀調控,特別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因為整個體系在加入全球化的過程中,已經完全透明了。加上我們已經發生了三次輸入型的危機因素造成的國內的生產過剩,我們現在面臨的實體經濟的嚴重不景氣,並不是國內因素造成,而是因為生產過剩導致的。所以,我們連續出台了很多國內的政策,譬如2015年提出工業「供給側改革」,針對的是工業過剩;2017年提出農業「供給側改革」,針對的是農業的結構性過剩。
2019年,當工業、農業都過剩的時候,國內大量增發的人民幣,實際上也是過剩的,於是提出金融「供給側改革」,這些都是國內調整。但為什麼這些國內調整不是那麼有效?因為國際因素很大程度上,對國內因素構成,甚至決定性的影響。再加上我們這些年深度融入全球化,大量的出口形成巨額的貿易盈餘。這個貿易盈餘很大程度上轉成了國內的貨幣增發。這個貨幣增發導致國內實際上出現了金融的相對過剩。假如我們不能把這個過程消化,那麼工業、農業、金融三個領域中,都有相對而言的過剩問題了。
怎樣能夠在這樣過剩的條件下,有效地防範金融危機發生、讓金融風險被弱化掉?這恐怕是很複雜的問題。這不是簡單的國內問題,而是中國融入全球化以後,跟隨全球化的變化而形成的內外聯動而發生的問題。
延伸閱讀:溫鐵軍:美國金融資本危機直接打擊國家信用
溫鐵軍:美元走弱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好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美元走弱,而世界在全球金融資本,特別是以美元為主導的金融資本,會發生因短期內的急速擴張而導致內爆。這個危機總爆發的時候,會不會有人民幣(國際化)的機會?
延伸閱讀: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國際化的前因後果
網上有很多人都討論這件事。一方面是看到人民幣佔世界結算貨幣的地位,正在不斷地上升。有些調查、分析和研究報告,指出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已經上升到多少百分比;但是它作為結算貨幣的份額,從客觀來說,美國、歐洲、日本都在超級量化寬鬆,都在大量地增發貨幣,因此他們的份額不會下降,但是人民幣被用於結算的數額是在大量增加的。(四之三)
(轉載自《溫言鐵語》,標題和內文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