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工業找石油 為「兩彈」尋鈾礦 中國地質力學奠基人李四光

編輯︰許可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力學奠基人,但其貢獻絕對不止於學術層面:李四光提出的理論助力新中國找到石油,為工業發展注入源源動力;他指導地質勘探隊尋獲鈾礦,替「兩彈」研發奠定堅實基礎,成就中國的大國地位。

清朝最後「工科進士」 李四光一生傳奇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出生在湖北省黃岡,是蒙古族人。他自幼在父親執教的私塾讀書,14歲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填寫報名表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錯寫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1904年,成績優異的李四光被選派到日本留學,學習船舶機械。在東瀛,他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成為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還贊賞李四光有志氣,送給他八個字:「努力向學,蔚為國用」。

李四光自小成績優異,15歲時被學校保送到日本讀書,那時已地質學發生興趣。後來他再到英國留學,即轉學地質學。圖為李四光少年時的照片。(網上圖片)

  1910年,李四光畢業回國,翌年接日到清政府通知到北京考試,並獲授予「工科進士」,成為清朝最後一批進士。辛亥革命後,他曾在湖北軍政府任職,又兩度到英國進修地質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期間他曾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領導人希望享譽國際的李四光主持地質工作。當時正在英國考察研究的李四光當然願意報效國家,也歸心似箭;為避過國民黨當局的阻撓,他秘密離開英國,輾轉法國、瑞士和意大利多地,歷經周折,終於用了半年時間,才在1950年4月回到中國。

李四光指導石油普查 打破中國貧油論

   回國後李四光被委以重任,1952年起擔任地質部部長,又成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當然,李四光對新中國的貢獻,不在於他的官做得多大,而是他奠基了中國的地質力學,並以學術理論協助中國找到珍貴的石油。

  石油是最重要的動力燃料,被形容為「工業的血液」,新中國要建設,石油當然是不可缺少的。可是,西方學者一直認為中國因為地質結構,是沒希望找到大規模油田,所以那時中國除了在甘肅玉門能開採到少量石油外,其他石油必須用非常緊絀的外匯來進口。

根據李四光的意見,中國包括東北松遼平原等多個目標地區,進行大規模石油普查,後來的大慶油田就是在松遼平原找到。大慶油田至今已累計生產原油23.7億噸,天然氣1,320億立方米。(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不過李四光一直不認同「中國貧油論」,並堅信中國幅員遼闊,不可能沒有石油。他根據長期研究,並總結世界找油的經驗,分析中國的地質條件,在中國最急需石油之際,提出「先找生油區,後找油田」。

  依照李四光的意見,中國1955年開始在西北、西南、華北某些地區,以及東北的松遼平原進行大規模普查,得到大批重要數據。後來中國的幾大產油區,就是在這些地區找到的,包括1959年國慶前夕發現、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大油田的大慶油田;這些石油資源不單為中國摘下貧油帽子,更為那個階段中國工業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血液。

  延伸閱讀:李四光紀念館

「兩彈」確立中國大國地位 李四光有功勞

   另外,李四光還為中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上世紀50年代,剛成立的新中國為了保障國家安全,決定研發「兩彈」(導彈和核彈)。但要發展核彈,除了要解決理論、設計等問題外,更必須找到用作核源料的鈾。而尋找鈾礦的重任,自然又落在擔任地質部長,同時也是頂尖地質學家李四光身上。

李四光的分析協助中國找到核武所需要的鈾。圖為中國在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李四光堅持認為,中國不但有鈾礦,還有易於開採和儲量豐富的鈾礦,一旦開採足以支持新中國核武器製造。此後他根據分析,劃出了中國存在鈾礦大致區域範圍,協助地質隊伍在廣東找到大型「201鈾礦」,打破中國無鈾可用的歷史。後來工作人員根據李四光的指導,又陸續找到一系列鈾礦,鈾產量能保證中國核工業發展需要。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確立中國大國地位。有資料顯示,該彈三分之二重鈾酸銨材料來自於廣東,其中就包括201鈾礦。

  患病的李四光直到1970年6月才卸下地質部部長職務,改任國務院科教組組長。翌年4月,他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

  延伸閱讀:「娃娃博士」設計原子彈 鄧稼先壯大中國軍事力量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力量奠基人,她的女兒李林則是核物理專家,曾為中國研發「兩彈」作出重要貢獻。圖為李四光和夫人許淑彬(右)、女兒李林(左)在英國生活時的合照。(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周慧敏

周慧敏由DJ到歌手 永遠的「玉女掌門人」

編輯推薦
當代中國-香港摩天大樓

3000棟|中國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

真「一線城市」 建在峽谷中的最窄縣城

1:59

32.5歲|中國最年輕城市是哪個?

當代中國-深圳創業密度全國第一

200萬家企業|中國老闆最密集的城市

1:55

6400家咖啡店|最愛咖啡的城市是上海?

603個博物館|中國博物館最多的城市

4330個公園|全國最多公園的省份是哪個?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諸葛亮八陣圖未解之謎

玫瑰園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超越仇恨的玫瑰花圃

從三國遺跡到時尚打卡點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從三國遺跡到時尚打卡點

1966年10月27日
首顆導彈核武器

中國首顆導彈核武器飛行爆炸成功

八九不離十

  形容某事與事實十分相近,或者一件事差不多完成,一般會說「七七八八」,但亦有人形容「八九不離十」,為甚麼?

  「十」在中國通常被認為是代表圓滿的數字,「八九」就代表一件事接近完成、或猜測接近真相。

  古代典藉中,不少文章都出現過「八九」的用法。例如《紅樓夢》第三十回:「紫鵑也看出八九。」

  中國現代作家老舍的《柳屯的》則出現「八九不離十」的用法:「可是比較的,我還算是他的熟人,自幼兒的同學。我不敢說是明...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