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工业找石油 为“两弹”寻铀矿 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人李四光

编辑︰许可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人,但其贡献绝对不止于学术层面:李四光提出的理论助力新中国找到石油,为工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他指导地质勘探队寻获铀矿,替“两弹”研发奠定坚实基础,成就中国的大国地位。

清朝最后“工科进士” 李四光一生传奇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冈,是蒙古族人。他自幼在父亲执教的私塾读书,14岁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填写报名表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错写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成绩优异的李四光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学习船舶机械。在东瀛,他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还赞赏李四光有志气,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李四光自小成绩优异,15岁时被学校保送到日本读书,那时已地质学发生兴趣。后来他再到英国留学,即转学地质学。图为李四光少年时的照片。(网上图片)

  1910年,李四光毕业回国,翌年接日到清政府通知到北京考试,并获授予“工科进士”,成为清朝最后一批进士。辛亥革命后,他曾在湖北军政府任职,又两度到英国进修地质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他曾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领导人希望享誉国际的李四光主持地质工作。当时正在英国考察研究的李四光当然愿意报效国家,也归心似箭;为避过国民党当局的阻挠,他秘密离开英国,辗转法国、瑞士和意大利多地,历经周折,终于用了半年时间,才在1950年4月回到中国。

李四光指导石油普查 打破中国贫油论

   回国后李四光被委以重任,1952年起担任地质部部长,又成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当然,李四光对新中国的贡献,不在于他的官做得多大,而是他奠基了中国的地质力学,并以学术理论协助中国找到珍贵的石油。

  石油是最重要的动力燃料,被形容为“工业的血液”,新中国要建设,石油当然是不可缺少的。可是,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因为地质结构,是没希望找到大规模油田,所以那时中国除了在甘肃玉门能开采到少量石油外,其他石油必须用非常紧绌的外汇来进口。

根据李四光的意见,中国包括东北松辽平原等多个目标地区,进行大规模石油普查,后来的大庆油田就是在松辽平原找到。大庆油田至今已累计生产原油23.7亿吨,天然气1,320亿立方米。(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不过李四光一直不认同“中国贫油论”,并坚信中国幅员辽阔,不可能没有石油。他根据长期研究,并总结世界找油的经验,分析中国的地质条件,在中国最急需石油之际,提出“先找生油区,后找油田”。

  依照李四光的意见,中国1955年开始在西北、西南、华北某些地区,以及东北的松辽平原进行大规模普查,得到大批重要数据。后来中国的几大产油区,就是在这些地区找到的,包括1959年国庆前夕发现、后来成为中国第一大油田的大庆油田;这些石油资源不单为中国摘下贫油帽子,更为那个阶段中国工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血液。

  延伸阅读:李四光纪念馆

“两弹”确立中国大国地位 李四光有功劳

   另外,李四光还为中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50年代,刚成立的新中国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决定研发“两弹”(导弹和核弹)。但要发展核弹,除了要解决理论、设计等问题外,更必须找到用作核源料的铀。而寻找铀矿的重任,自然又落在担任地质部长,同时也是顶尖地质学家李四光身上。

李四光的分析协助中国找到核武所需要的铀。图为中国在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李四光坚持认为,中国不但有铀矿,还有易于开采和储量丰富的铀矿,一旦开采足以支持新中国核武器制造。此后他根据分析,划出了中国存在铀矿大致区域范围,协助地质队伍在广东找到大型“201铀矿”,打破中国无铀可用的历史。后来工作人员根据李四光的指导,又陆续找到一系列铀矿,铀产量能保证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确立中国大国地位。有资料显示,该弹三分之二重铀酸铵材料来自于广东,其中就包括201铀矿。

  患病的李四光直到1970年6月才卸下地质部部长职务,改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翌年4月,他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延伸阅读:“娃娃博士”设计原子弹 邓稼先壮大中国军事力量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量奠基人,她的女儿李林则是核物理专家,曾为中国研发“两弹”作出重要贡献。图为李四光和夫人许淑彬(右)、女儿李林(左)在英国生活时的合照。(网上图片)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时代英雄

朱光亚是核武“众帅之帅” 原子弹首爆时他为何不在观测站?

杰出名人

吴传玉是谁?他是新中国奥运第一人

创新先锋

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如何用好作品讲中国故事?

潮流人物

KOL时代|坚守“生死第一线” 85后医生推广医学科普 救人无数

小城大事

烈士纪念日|科技考古追寻尘封历史 文少卿:让无名烈士变有名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影视巨星

《声生不息.港乐季》叶蒨文

乐坛天后叶蒨文 为何连夺4届女歌星奖仍自觉“没有红过”?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看“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樊锦诗忆“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735个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种?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国文化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敦煌:生而传奇》:剧情式纪录片 揭秘敦煌传奇

2:1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3:09

非凡75年·政经篇|中国的脱贫奇迹

2:56

非凡75年·政经篇|“一国两制”如何保障港澳繁荣稳定?

2:30
中医药发展历程和成果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惠及全球人类 贡献中国智慧

2:47
近年,网剧、网文、网游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剧 网文 网游

2:27

非凡75年·文体篇|传统文化怎样创意传承?

3:30

非凡75年·环保篇|中国自然保育的5个“第一次”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台海
编辑之选

高志凯:美国妄想改变一个中国

1990年11月13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唐山

唐山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 ”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传统戏曲的丑角(三花脸),因用白粉涂鼻,俗称白鼻哥或白鼻。

  在传统粤剧中,白鼻哥的角色多为反派,例如作为才子的反衬,上京考试而榜上无名,下场时说:“今科不中,明科再来。”

  后来,“白鼻哥陪考”就用来比喻考试失败之人。

  其后,白鼻哥又泛指无能之辈瞎凑热闹,永远是陪衬角色...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