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國慶 學生「自創」橫額成改革開放定格畫面

撰文︰華思齊

  1984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35周年,時任軍委主席、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首次以閱兵首長身份參與國慶閱兵,也是唯一一次。然而,這天參與遊行的學生卻做出一個「違規」舉動,登上翌日報章的主要新聞。

中斷25年 改革開放復辦國慶閱兵

  中國自從1959年國慶十周年,已有25年沒舉行過閱兵儀式,因此1984年復辦的國慶閱兵意義重大;加上鄧小平提出要做到「世界一流,國際前茅」,是次國慶閱兵無論規模及機械化程度,都是有史以來最盛大,受閱大軍超過1萬人。

1984年的國慶,鄧小平提出閱兵不乘坐外國車,因此當時中國最好的汽車廠長春第一汽車,便受命生產一台專為國慶閱兵而設的紅旗牌轎車「紅旗C770TJ型」。(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焦點 國產戰略導彈首次亮相

  亮點之一除了延綿幾公里、由428輛戰車組成的24個機械化部隊方隊,還有第一次受閱的女兵方隊和武警部隊、首次亮相的國產戰略導彈等,更重要是,所有受閱武器均由中國自主研發製造,充份展示國防現代化成果。

改革開放後首次對外亮相的國產戰略導彈,由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網上圖片)
1984年國慶才第一次在閱兵儀式受閱的女兵方隊。(網上圖片)

  1984年是中國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鄧小平首次南巡,肯定深圳、珠海經濟發展成就,為改革開放不走回頭路一錘定音;新中國首次參與洛杉磯奧運取得32面獎牌,中國女排取得三項國際大賽三連冠,「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成為那年代的口號。國家開始從政治化和積弱局面走出來,社會氣氛向好,民眾對帶動改革開放的鄧小平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1984年洛杉磯奧運贏得金牌。(網上圖片)
1984年中國女排在洛杉磯奧運贏得金牌,取得女排三連冠,「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成為那年代的口號。(網上圖片)

學生床單寫「小平您好」 國慶遊行違規展示

  為見證歷史時刻,國慶當日天還沒亮,參與民眾就從四方八面趕至,包括大批參與慶祝遊行的大學生。

  1977年鄧小平宣布復辦高考,大批青年重返校園,經歷十年浩劫,他們對得來不易的就學機會格外珍惜。當年幾位北京大學的學生,為表達對推動改革開放的鄧小平的愛戴,私下做了一項大膽行為。他們在國慶前夕,在宿舍於床單寫了「小平您好」四個大字,偷偷帶到國慶會場,看準時機在鏡頭前將橫額展開,由於橫額是違規帶進去的,學生僅短短展示幾秒,就把它收起來;事後還擔心被警察拘捕,一度躲到親戚家裏去。

由《人民日報》攝影師王東拍攝的歷史圖片「小平您好」,獲頒1984年「全國新聞攝影作品最佳新聞照片獎」和「全國好新聞作品特等獎」等。(網上圖片)

「小平您好」歡騰畫面 成1984年最佳新聞相

  當時社會氣氛不及如今開放,一些拍下有關片段的媒體,對這起用幀照片存在顧慮,然而有關照片最終還是在翌日的《人民日報》國慶專題被刊登。學生歡騰的笑臉、「小平您好」的親切問後,成為1984年國慶的經典定格。這幀相後來更獲頒1984年「全國新聞攝影作品最佳新聞照片獎」和「全國好新聞作品特等獎」等,既證國家改革開放的活力轉變,亦證民眾生活改善的深刻變化。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26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無人機送外賣

咖啡「從天而降」 上海試推無人機送外賣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中美關係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看中國科學崛起 聚焦分析兩指標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老太太上電車」下一句是甚麼?

  「老太太上電車」這一句是老北京的歇後語,流行民國時期的北京,現在已很少人這樣說,你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嗎?

  在民國時期(大約上世紀20至40年代),北京流行一款有軌電車(俗稱鐺鐺車),是當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電車沒有自動門,上下車全靠售票員「銅哨子」來指揮:哨子響一聲,表示乘客上了車,司儀可以開車,而哨聲兩響,則是提醒乘客注意下車或緊急停車。

  因為司機靠聽哨子聲開車或停車,乘客如果動作慢一點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