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9-14
12年間的親炙,德昭師(王德昭)的勤奮、謙虛、認真和待人誠懇的態度,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陳萬雄看老師一生孜孜不倦 投入研究和撰述
德昭師一生所受教育,路途相當曲折,終歸學有所成。到其任教於大學,教學而外,由於他富有才幹,一直以來都擔當繁重的行政工作。但一生依然能撰寫出大量有分量的學術論著,全有賴他過人的勤奮和精力。
據師母說,德昭師病發的頭一句話也是最後的一句遺言,是「康復後我真要好好休息一下」。
德昭師一生是過勞的,少所娛樂。逝世前的德昭師,雖云退休,但仍孜孜不倦,以研究和撰述為事。既要為他的中國近代史論文集的幾篇英文稿繙譯成中文;又要校對《清代科舉制度研究》;更要為香港著名英文報刊撰寫連載的世界史講座,等等。甚至忙得一邊吃飯一邊改稿子。
陳萬雄從老師的遺言 憶其為探索中國前途鞠躬盡瘁
德昭師即曾告訴我,說他習慣晚上睡下後,思量和推敲日間寫作上的用語。他說日間太忙了,干擾又多,心神不那麼平靜,寫東西時總覺用字難得愜意。晚上睡前的寧靜,最好利用,云云。由此可見德昭師勤奮的程度。
「要好好休息一下」這句遺言,是從不肯一息懈怠,辛勞一生的德昭師的心底語。這句話也概括了德昭師為教育、為學術、為探索中國前途而鞠躬盡瘁的一生。可惜德昭師此生無法再過些優遊林下的晚年生活了。終其一生為教育為學術而竭盡心力,或者這是求仁得仁吧。
德昭師為人極謙遜,向來樂道人之善,卻甚少貶損他人。說話做事,很能從人家的立場去設想。讀書人尤其學術界,易犯自以為是,好同惡異,妄肆褒貶的毛病。德昭師卻無此種毛病,從他身上,就體現了傳統理想續書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德性。況且,德昭師不尚空談,注重實幹,自己也是默默地工作。
國內一位學者即曾對我說,謂德昭師是他交接海外中國學者中,最具有溫厚風範的一位讀書人。不過德昭師做人其實是外圓內方,每遇原則性問題,卻很有棱角的。
舉二樁事可概括其餘:中文大學欲購下香港「友聯研究所」關於中國大陸的各種剪報,聽廣播摘錄及相關各資材科的檔案。時哈佛(或哈佛燕京學社)願出資中文大學。此事由德昭師主其事,但資金提供方的條件要求中大以後繼續收聽收集中國大陸資料情報,德昭師因此而斷然拒絕,至事不成。
其次,大陸開放初,德昭師回北京訪問,主辦單位舉辦藝術欣賞會,德昭師邀請的親屬,因是右派分子,被拒絕乘專車前往。德昭師遂與親屬一同步行到會場。
延伸閱讀:陳萬雄:錢乃信校長的治校言行啟發了我
陳萬雄念老師謙虛助人 盡心盡力獎掖學生
德昭師樂於助人,愛護學生。就個人經驗,無論向他請教,找他談天或求他幫忙,從未拒絕過。他真沒空時,也用徵求意見的語氣,商量改改時間而已。要他幫忙的,準能按所允做得妥妥當當的,時常做得超出你要求之外。學生稍有所表現,鼓勵有加;犯了過失,從不見他疾言厲色,仍是和藹可親地、平心靜氣地指點幾句。
唸研究院時,兼任德昭師的助教。其間,德昭師不僅不給你幹份外之事,反而凡事親力親為,盡量減少你的工作。有時過意不去,我主動要求多為他做點工作,德昭師總是說:「好好做你的論文。」所以在研究院的二年間,能完成一篇像樣的論文,德昭師的照拂很是重要。
延伸閱讀:陳萬雄博士:閱讀的魅力
後來論文獲校方通過出版,序中我寫了兩句簡單道謝他的話,看後他對我說:「多謝您的稱讚,其實您的論文是我最不用費心的。」實際上,我的論文,德昭師一字一句,甚至一個個標點的給我細心修改過。德昭師這種謙虛而獎掖他人的態度,相信很多同學都感受過,不獨我而然。(五之五)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陳萬雄《讀人與讀世》,標題及分段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