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8-23
「要從世界各地的選手中脫穎而出,比的是誰最在意這場比賽;到了最後關頭的冠亞之爭,比的卻是誰最不在意,誰最放得開。」這番話由「輪椅劍后」余翠怡口中說出來,擲地有聲。
奪7金3銀1銅 余翠怡成香港殘奧金牌之最
余翠怡是香港歷史上取得最多面殘奧會金牌的運動員,2004年首戰雅典奧運,女劍神在過去4屆奧運一共摘下11面獎牌(7金3銀1銅)。明天(8月24日)東京殘奧會開幕,37歲的余翠怡將第五度披甲上陣,挑戰4個花劍及重劍個人及團體項目,期望超越上屆兩面銀牌,一舉奪金。
11歲患骨癌截肢 余翠怡曾介意旁人目光
11歲患上骨癌,癌細胞擴散至小腿,得把左邊整根小腿骨更換,無奈術後受傷,腿骨裂開,傷口發炎,小妮子見天天洗傷口也沒好轉,把心一橫決定截肢。
「小時候沒想這麼多,只是覺得天天洗傷口很煩,倒不如截肢後裝上義肢,就可以到處去玩了。」回顧這樁「人生大事」,余翠怡看得雲淡風輕,事實上,她亦曾經介意過。
從游泳到劍擊 余翠怡愛攻防千變萬化
手術後為加快復原,余翠怡在母親安排下學游水。「那時剛出院到泳池練水,每次下水都要先把義肢除下放在池邊,有時都會想,其他人會怎樣看我。」別人的目光,曾讓余翠怡非常在意,但樂觀的她跟自己說:「別人見到池邊有隻腳,嚇到你又不是嚇到我,不理啦。」
在意不在意,一念之間,唯有放下執著,才能邁步向前。「(我)曾經很介意旁人的目光,但後來明白,我必須首先接受自己,別人才會接受我。」余翠怡在游泳班克服心理關口,還認識了練劍的朋友,機緣下走進劍擊世界,從此不能自拔,深深愛上這門運動。她曾經說過,相比游泳,劍擊有個實在對手,講究戰術,攻防千變萬化,令她著迷不已。
余翠怡個性不服輸 用行動證明自己
最重要是她個性不服輸,17歲加入港隊受訓,因為不甘心敗於男隊員劍下,天天為自己訂立練習目標,由最初「捧蛋」到奪分,一劍一劍追上來,日子有功,技術漸長。如今很多男劍員都不是她對手,佻皮的她卻向記者說:「不會特別開心,我覺得贏男仔很正常!」
儘管最初鼓勵她運動的是媽媽,但當余翠怡提出當劍擊運動員,母親並不贊成,擔心她難以兼顧學業與運動。她努力用成績證明自己。2004年,唸中七的她首次出戰雅典殘奧會,一舉成名,拿下4面金牌;翌年憑運動員獎學金入讀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其後更取得體育碩士。
延伸閱讀:李慧詩9年奪兩牌 香港第一人
余翠怡:人生沒有「如果」 要活在當下
雖然父母不贊成她轉打劍擊,但余翠怡笑言雙親對她愛護有加,會心痛她手掌「起繭」,開的士的爸爸又會託辭「順路」,接送她到體院受訓。爸媽的支持,她都看在眼裏,亦成為她源源不絕的動力。
20年來先後在4屆奧運奪得11面獎牌,有人問,假如當年沒有截肢,可否想像有今天成就?余翠怡這樣答:「我不會考究如果當年沒有截肢會怎樣,沒有接觸劍擊又如何,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了一個決定,就要為這個決定負責,走好之後每一步。」
余翠怡換上「刀片腳」 賽跑跳降傘
她認為人生是一場又一場的抉擇,沒有所謂的「如果」,人要活在當下。即使身為劍擊運動員,她不認同生命只有劍擊,人生有無限何能,如她,近年換上新義肢「刀片腳」,重拾賽跑滋味,還一圓心願飛天跳傘。
失去一條腿,看似凡事不能,但在余翠怡身上,彷彿無所不能。畢竟,無論作為運動員還是普通人,心態都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