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劍后」余翠怡4屆殘奧奪11獎牌 體壇傳奇

撰文︰華思齊

  「要從世界各地的選手中脫穎而出,比的是誰最在意這場比賽;到了最後關頭的冠亞之爭,比的卻是誰最不在意,誰最放得開。」這番話由「輪椅劍后」余翠怡口中說出來,擲地有聲。

奪7金3銀1銅 余翠怡成香港殘奧金牌之最

  余翠怡是香港歷史上取得最多面殘奧會金牌的運動員,2004年首戰雅典奧運,女劍神在過去4屆奧運一共摘下11面獎牌(7金3銀1銅)。明天(8月24日)東京殘奧會開幕,37歲的余翠怡將第五度披甲上陣,挑戰4個花劍及重劍個人及團體項目,期望超越上屆兩面銀牌,一舉奪金。

2012年倫敦殘奧會,(左起)「輪椅劍后」余翠怡與「神奇小子」蘇樺偉雙雙奪獎而歸,二人突破身體障礙屢次在體壇創佳績,激勵不少人。(圖片來源:Getty)

11歲患骨癌截肢 余翠怡曾介意旁人目光

  11歲患上骨癌,癌細胞擴散至小腿,得把左邊整根小腿骨更換,無奈術後受傷,腿骨裂開,傷口發炎,小妮子見天天洗傷口也沒好轉,把心一橫決定截肢。

  「小時候沒想這麼多,只是覺得天天洗傷口很煩,倒不如截肢後裝上義肢,就可以到處去玩了。」回顧這樁「人生大事」,余翠怡看得雲淡風輕,事實上,她亦曾經介意過。

  延伸閱讀5次破世界紀錄 「神奇小子」蘇樺偉揚威殘奧

余翠怡(右一)在上屆巴西里約殘奧會獲得兩面銀牌,今屆再戰東京殘奧會,她目標是奪取金牌。雖然已經37歲,但她說以網球天王費達拿為偶像,雖然體力或不及從前,但相信技術和意志會隨經驗有所增長。(圖片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從游泳到劍擊 余翠怡愛攻防千變萬化

  手術後為加快復原,余翠怡在母親安排下學游水。「那時剛出院到泳池練水,每次下水都要先把義肢除下放在池邊,有時都會想,其他人會怎樣看我。」別人的目光,曾讓余翠怡非常在意,但樂觀的她跟自己說:「別人見到池邊有隻腳,嚇到你又不是嚇到我,不理啦。」

  在意不在意,一念之間,唯有放下執著,才能邁步向前。「(我)曾經很介意旁人的目光,但後來明白,我必須首先接受自己,別人才會接受我。」余翠怡在游泳班克服心理關口,還認識了練劍的朋友,機緣下走進劍擊世界,從此不能自拔,深深愛上這門運動。她曾經說過,相比游泳,劍擊有個實在對手,講究戰術,攻防千變萬化,令她著迷不已。

「我很好勝,喜歡贏的感覺,即使打遊戲機也會全力以赴。所以即使從事其他運動,我也有信心做到最好。」余翠怡爽朗自信的個性,充滿正能量。(圖片來源:余翠怡facebook)

余翠怡個性不服輸 用行動證明自己

  最重要是她個性不服輸,17歲加入港隊受訓,因為不甘心敗於男隊員劍下,天天為自己訂立練習目標,由最初「捧蛋」到奪分,一劍一劍追上來,日子有功,技術漸長。如今很多男劍員都不是她對手,佻皮的她卻向記者說:「不會特別開心,我覺得贏男仔很正常!」

  儘管最初鼓勵她運動的是媽媽,但當余翠怡提出當劍擊運動員,母親並不贊成,擔心她難以兼顧學業與運動。她努力用成績證明自己。2004年,唸中七的她首次出戰雅典殘奧會,一舉成名,拿下4面金牌;翌年憑運動員獎學金入讀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其後更取得體育碩士。

  延伸閱讀李慧詩9年奪兩牌 香港第一人

余翠怡(左一)先後於2009年及2018年獲政府頒發榮譽勳章和銅紫荊星章。圖為她於頒獎禮與父母的合照。(圖片來源:余翠怡facebook)

余翠怡:人生沒有「如果」 要活在當下

  雖然父母不贊成她轉打劍擊,但余翠怡笑言雙親對她愛護有加,會心痛她手掌「起繭」,開的士的爸爸又會託辭「順路」,接送她到體院受訓。爸媽的支持,她都看在眼裏,亦成為她源源不絕的動力。

  20年來先後在4屆奧運奪得11面獎牌,有人問,假如當年沒有截肢,可否想像有今天成就?余翠怡這樣答:「我不會考究如果當年沒有截肢會怎樣,沒有接觸劍擊又如何,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了一個決定,就要為這個決定負責,走好之後每一步。」

2008年汶川地震後,余翠怡(右一)以過來人身份參與名為「站起來」的活動,以過來人經驗協助汶川地震受災而要截肢的孩子,鼓勵他們走出陰霾。(網上圖片)

余翠怡換上「刀片腳」 賽跑跳降傘

  她認為人生是一場又一場的抉擇,沒有所謂的「如果」,人要活在當下。即使身為劍擊運動員,她不認同生命只有劍擊,人生有無限何能,如她,近年換上新義肢「刀片腳」,重拾賽跑滋味,還一圓心願飛天跳傘。

  失去一條腿,看似凡事不能,但在余翠怡身上,彷彿無所不能。畢竟,無論作為運動員還是普通人,心態都是最重要。

余翠怡(右二)不但是劍擊運動員,也有擔任電視和電台主持、專欄作家,也是劍擊學院創辦人。(圖片來源:余翠怡facebook)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誰是中國殘奧第一金?被遺忘了的平亞麗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輪椅劍后」余翠怡4屆殘奧奪11獎牌 體壇傳奇

2:01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5次破世界紀錄「神奇小子」蘇樺偉揚威殘奧

5次破世界紀錄 「神奇小子」蘇樺偉揚威殘奧

2:21
登頂珠峰-張洪

亞洲第一人 視障者張洪登頂珠峰「讓世界看見我」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03年4月28日
CBRC

中國銀監會正式掛牌履職

網絡潮語:集美

  「集美」二字,老一輩的人會想到廈門集美區,但是今天的年輕人,則另有所指。

  若大家去過福建省的廈門市,可能會去過集美區,這裏有著名的集美大學,是愛國華僑企業家陳嘉庚出錢出力建設而成,寓意為「集天下之美」,至今已成為了廈門當地一個著名教育及旅遊區。

  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中,「集美」一詞成為了十大網絡用語之一。這個詞是由網絡主播所創...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