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人才吸納 當年今日首次招考公務員

撰文︰華思齊

  中國自古沿用科舉選賢任能,然而新中國一直到改革開放後的1994年,才恢復公開招考制度招聘公務員。

改革開放 鄧小平提出改革組織人事制度

  1949年,新中國在內憂外患下成立,初時主要透過國家分配,從各機關吸納大中專畢業生、從軍隊調任、或從社會挑選符合條件的人當公務員。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要打破框框,改革不合時宜的組織制度及人事制度。

  在此指導思想下,80年代改革開放,內地開啟了有關公務員招聘制度改革,就公務員的招考及填補空缺的形式立法。1989年,國家人事部首次在深圳和哈爾濱兩地作試點,為6個部門公開招考公務員。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後提出改革幹部人事制度,中央遂於1984年着手研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法》(即《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前身),1989年以試點形式舉行公務員公開招考。(網上圖片)

由靠分配到靠能力 改革開放首次公開招考公務員

  經過多年準備,國務院在1993年頒布《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內地公務員制度正式建立。1994年7月30日,國家人事部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將首次以公開招考的方式取錄公務員,哄動全國。

  以往國家招考公務員,未有法律規管,要入職不是靠分配,就靠關係、靠推薦,缺乏公開性,如今單憑考試取得「鐵飯碗」資格,老百姓都覺得難以想像。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高考恢復 學生勤儉珍惜機會

1977年內地恢復高考,改革開放後學生拼命讀書努力考上大學,早期大學畢業後可獲分配工作,到國家機關任職,考上大學、從事公務員,意味改變脫貧命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後公開招考 多方面考核公務員人才

  發布會後幾日,當局共接獲逾萬宗相關查詢,揭示人民對政策改革的強烈渴望。1994年今日(8月14日),首屆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報名正式在北京月壇體育館舉行,傳媒更以「中國第一考」、「萬人趕考公務員」報道有關新聞。

  國家人事部前常務副部長程連昌表示,在靠推薦的年代,部門所吸納的人才未必符合職位需要,影響部門效率;改革開放後實行公開招考,求職者需過五關斬六將,先後經筆試及面試遴選,考核多方面能力,各部門對新入職人員的滿意度高達98%。90年代初,每個職位平均有36、7人爭奪,近年競爭愈見激烈,幾乎每5、60人才有1人獲得取錄。

改革開放後,中國於1994年首次全面公開招考公務員。近年公務員入職競爭愈趨激烈。以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共有逾140萬人爭奪24,000個職位,平均58人爭一職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人才強國戰略 實現改革開放小康社會

  由包分配到靠推薦,靠關係到靠能力,公務員招聘見證改革開放40年社會變遷。千禧年之後,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透過培育和善用人才興國,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並將公務員團隊分為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部分,透過入職及出國培訓,提升專業水平。

  2007年,人才強國戰略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章和黨的十七大報告;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更將人才強國戰略,與科學教育、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並列實現小康社會的七大戰略,足證人才發展的重要。

1:29
當代中國-改革開文-中國雜技

市井娛樂邁向國際 雜技成中國文化大使

看鄧小平名言 回顧其睿智遠見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images/cover/reform-a當代中國-名家-改革開放鄧小平「8‧18講話」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

改革開放鄧小平「8‧18講話」 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

2:32

改革開放|第一個合法個體商戶 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最新文章
內地高考2023,梁實(左)

內地高考|56歲梁實挑戰第27次高考有勝算嗎? 大懵考生身份證過期 獲民警窩心回應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楊百萬

改革開放|「中國第一股民」 楊懷定的「楊百萬」傳奇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1:52

「刷掌支付」北京深圳上線 吃飯搭地鐵「兩手空空」 手機沒電都不怕

1:52

中國文化|雲南旅遊必訪瀘沽湖 探秘中國「最後的女兒國」

綠野仙蹤無人村,浙江舟山後頭灣村

浙江舟山最美「無人村」 被遺忘的綠野仙蹤秘境

5000公里|中國歷史上最神秘「地下長城」

1:40

最神秘千年古城 一年一現的水中「落星墩」

中國旅遊|失落的「亞細亞號」秘境——鮮為人知的杭州景點

千年麥積山 誰開鑿了神秘的「懸崖佛國」?

2:02

神秘莫測的西夏王朝 遊寧夏探秘千年中國文化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人民幣戰士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孕婦,醫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天使為甚麼能飛翔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2013年6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神舟十號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

「成吉思汗打仔」結果怎樣?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是蒙古的開國君主,當他回歸家庭,打罵教訓自己的兒子時,會怎樣呢? 

  成吉思汗是大漠的「大汗」,他的兒子當然是「小汗」了,大汗打小汗,粵語就是「大汗耷細汗」了。   「大汗耷細汗」就是形象化地形容天氣太熱,整個人都被汗水沾滿了。   漸漸地,當形容天氣炎熱汗流浹背的情景時,就會說:「成吉思汗打仔——大汗耷(音搭)細汗」了。   延伸閱讀:「蠶蟲師爺」會吐...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