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板跳水摘兩金 謝思埸竟對水有恐懼?

編輯︰許可

  跳水「夢之隊」在東京奧運大有斬獲,謝思埸夥拍王宗源重奪中國失落一屆的男子雙人3米跳板金牌,又在個人賽再摘一金。而大家可能想像不到的是,謝思埸小時候曾對水有「莫名恐懼」,直到被選入跳水隊時還是不會游泳的「旱鴨子」。

 謝思埸是僑鄉潮汕「家己人」

   謝思埸1996年3月出生於粵東僑鄉汕頭的「家己人」(潮汕方言,自己人的意思)。他名字中的「埸」絕對是冷僻字,是指邊疆的意思,在粵語讀「亦」,普通話讀「yi」。

  很多人會把「埸」誤認為「場」,其實這字被誤認古已有之,有辭典就指出,成語馳騁疆場中的「疆場」,其實就是「疆埸」之俗誤,只是「疆場」被誤用了千百年,本字漸已被人遺忘。

  言歸正傳,2002年11月,謝思埸剛進小學校門3個月,被前來選材的汕頭跳水學校教練相中,認定他的體格適合接受訓練。那時父親問他對跳水是否感興趣,懵懂的謝思埸點了點頭。

  延伸閱讀:王宗源 謝思埸雙人摘金中國跳水彌補里約遺憾

父母對謝思埸萬分支持,父親早年曾賣掉廠房,全心全意陪謝思埸到廣州受訓。(網上圖片)

  謝思埸的媽媽透露過一個小秘密,原來謝思埸兩、三歲時去水上樂園玩,曾掉下水被嗆到,之後對水有莫名恐懼,也變成了「旱鴨子」,所以在學跳水前他根本不會游泳,眼睛更是不敢碰到水。

  後來謝思埸被問及為甚麼怕水卻選擇這運動,他笑稱:「習慣了唄!」

  進入跳水學校之初,謝思埸被教練綁着繩丟下水,結果一個星期便學會游泳。剛會游泳,謝思埸就上一米板,後來跳到10米高台。

腳部受重傷 謝思埸改練跳板

    謝思埸對第一次跳10米高台印象深刻,他那時候只有7、8歲,因為玩遊戲輸了,教練要他上10米台跳,「沒想到跳了一次之後,我突然喜歡上了那個高度。看下面家長和路人都在仰頭看,就有一種很自豪的感覺」。

謝思埸訓練跳水的同時,亦在廣州的暨南大學讀書;他是該校2019級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研究生。暨南大學亦有招收香港學生,目前香港學生有超過6,000人之多。(網上圖片)

  無論如何,謝思埸從汕頭跳水學校開始他的跳水夢之旅;他憑着天賦和努力,成績一路進步,不久便成為省隊的一員,再後來便晉身國家隊成員。2013年,他被安排和林躍搭檔跳雙人10米高台;那時候同樣來自潮汕的林躍已是奧運冠軍,大家也認為謝思埸就是林躍的接班人。

  但命運卻對謝思埸開了一個「玩笑」。2014年,他訓練中受傷,手術後腳部留下兩根鋼釘,後來雖然可以回到跳水場館,但「跑台」時已難以適應地面硬度。因為這傷患,他無奈放棄最愛的高台,轉練跳板。當然,他後來才知道,這改變為他帶來另一片天空;2015年喀山游泳世錦賽上,謝思埸奪得男子1米板冠軍,他轉型成功,一戰成名。

  延伸閱讀:奇兵突襲跳水界 中國00後輕鬆奪冠

家人準備家鄉牛肉丸為謝思埸慶祝

   2016年,命運和謝思埸開了第二個「玩笑」,那年年初他再度受傷,無緣里約奧運。幸好謝思埸很快走出低谷,並在世錦賽、全運會等一系列賽事中拿到第一名。至此,謝思埸只差一面最重要的奧運金牌,他把目標鎖定在東京奧運。

謝思埸(左)和王宗源以壓倒性成績在東奧奪金。在最後一跳,他們得到99.18分,是全場最高分的一跳。(圖片來源:AP)

  2021年7月28日的賽場上,已25歲卻是「奧運初哥」的謝思埸,與來自湖北的「00後」王宗源合作,以壓倒性姿態摘得男子雙人3米跳板的金牌,謝思埸終於圓了自己的奧運冠軍夢;這也是中國夢之隊失落一屆後,再在該項目登頂。

  距東京2,500公里外的家鄉汕頭,謝思埸父母和姊姊,還有他的學弟學妹齊集在體校看直播,此刻大家都按奈不住激動,歡呼聲山響。謝媽媽地說,兒子最喜歡吃汕頭牛肉丸,等他比賽回來,家人要準備牛肉丸為他慶祝。

  到8月3日,謝思埸再在3米跳板個人賽摘下第二面金牌,他雙人賽搭檔王宗源亦奪得銀牌,中國「夢之隊」再一次在奧運賽場展示實力

  延伸閱讀:從奪奧運跳水首金到領航夢之隊 周繼紅的傳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2016年《盧國沾作品演唱會》

「詞聖」盧國沾離世 《大俠霍元甲》登春晚入選愛國之歌

編輯推薦

中國無人機專利佔全球70% 低空經濟正在騰飛?

2:04

「空中的士」成出行新方式? 一文看清「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2:26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無人機送外賣

咖啡「從天而降」 上海試推無人機送外賣

2:13

灣區打卡|無人機表演成潮流 遊深圳廣州觀賞光影秀

廣州首條無人機醫療專線

7分鐘送抵!廣州首條醫用無人機專線開通 醫療物資空中速遞

1:47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智慧生活-廣州空中的士

坐「空中的士」觀光 廣州打造5G空中智能交通體驗中心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美國紐約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中美關係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看中國科學崛起 聚焦分析兩指標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老太太上電車」下一句是甚麼?

  「老太太上電車」這一句是老北京的歇後語,流行民國時期的北京,現在已很少人這樣說,你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嗎?

  在民國時期(大約上世紀20至40年代),北京流行一款有軌電車(俗稱鐺鐺車),是當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電車沒有自動門,上下車全靠售票員「銅哨子」來指揮:哨子響一聲,表示乘客上了車,司儀可以開車,而哨聲兩響,則是提醒乘客注意下車或緊急停車。

  因為司機靠聽哨子聲開車或停車,乘客如果動作慢一點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