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千年文明記憶 全中國只有1000人的古籍修復師

編輯︰聞華

  文字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數千年的關鍵因素,每一頁留存至今的古書,都是中華文明瑰寶。然而脆弱的古書畫,經歷社會、環境的變遷,大多千瘡百孔、面目全非,擁有專業技能的古籍修復師才能令它們恢復原貌。古籍修復技藝,是中國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至少十幾道工序,涉及多門學科,從事相關工作的一直是「稀有」人才。如今,全中國的古籍修復師只有約1,000人,而需要修復的古籍超過1,000萬冊。在非遺傳承人杜偉生看來,這是一個細水長流的行業,「路很窄,但很長」。

巧用現代科技 協助古籍修復工作

      古籍是指1912年以前的書籍,據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統計,中國官方現存古籍約5,000萬冊,其中三分之一需要修復,當中又有三分之一,即是約有540萬本需要「搶救」。

當代中國-古籍修復師
古籍修復的第一步就是拆解書頁,由於年代久遠,經過日曬雨淋,有些古籍的書頁黏連在一起,需要極為小心地將它們分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古籍修復要求「修舊如舊」,工序多達十幾道,包括拆解(將黏連的書頁分開)、整理、修補、壓平等等,僅僅拆解古籍一道工序就有干揭、濕揭等多種方式,還可能需要對古籍進行水洗、除塵、脫酸處理,修補則是最核心、最耗時的工序,有時修復一部古籍需要數年之久。

當代中國-古籍修復師
古籍修復的工序很複雜,但使用的工具卻都是非常普通,包括毛筆、剪刀、鑷子、糨糊等等。沒有什麼特殊的修復器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古籍修復師不僅要學會修補手法,還要了解文學、藝術、歷史、文物學、化學等等學科知識,熟悉歷代書籍不同的風格,入行門檻不低,一直是「稀有」人才。

      2007年前,全中國的古籍修復人員不足100人,堪稱「瀕危」行業。國家同年啟動了「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終於緩解後繼無人的危機。

  目前,中國共有12家古籍修復中心、25家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有10多間大學開設了相關學系,全國古籍修復師增長至約1,000人。

當代中國-古籍修復師
修復前後的《趙城金藏》。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團隊耗時16年才完成修復,「非遺」傳承人杜偉生也在團隊中。(網上圖片)

      愈來愈多年輕人也加入了修復古籍的行列。以保存善本古籍聞名的國家圖書館,擁有19位古籍修復師,其中有12位是「80後」年輕人。杜偉生曾在這裏工作了40多年,退休後仍然會到圖書館帶學生,他教過的學生數以千計。

      傳統古籍修復技藝傳承,是師傅帶徒弟,靠「口傳心授」,老師傅們全憑十幾年積累的經驗工作,年輕人雖然缺乏經驗,但對現代科技手段更了解,能夠加速修復工作。

當代中國-古籍修復師
現代科技的工具和技術成為古籍修復師的好幫手。圖為杜偉生(左)和同事透過顯微鏡分析紙張纖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杜偉生說,自己從年輕人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例如用紙張檢測儀可以更快地分析出紙張成分和厚度,但動手修補古籍的工序很複雜,古籍修復師的工作「可能永遠不會被機器所取代」。

      延伸閱讀:中國最大圖書館裏的「神秘寶庫」

王星記扇

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發怐愗

音:faat6 ngau6 dau6  意思是沒精打采,呆頭呆腦 。

      發怐愗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原來早在戰國已有「怐愗」的用例。 

     「怐愗」指愚貌﹐也有愚昧及不聰明的意思。戰國時期楚國的宋玉在《楚辭.宋玉.九辯》中云:「願沉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有古代四大美男之譽的他不被楚王重用,於是借悲...

中華千年醫藥文明 中醫針灸獲逾百國家認可使用

傳承5000年的慶陽香包 從端午藥袋到億元產業

1:54

四大名繡|百種針法造就「雙面」蜀繡 李子柒花一年做一件衫

1:19

角色外觀?節日活動?《王者榮耀》特殊方式傳承非遺文化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科技守護傳統文化 AI「找回」20萬頁古籍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1:19

角色外觀?節日活動?《王者榮耀》特殊方式傳承非遺文化

2:02

「復活」千年文明記憶 全中國只有1000人的古籍修復師

1:40
中國文化-唐宮夜宴

唐俑復活?《唐宮夜宴》再現盛唐時期中國文化

1:35

打機了解文化遺產?《江南百景圖》裏的「杭州三絕」

1:38

神獸出沒注意!光繪攝影重塑中國文化記憶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