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剛論中國文化 傳揚天下大同理想

編輯︰黃皓頤

  文化產業一般反映一個社會的自我文化定位。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電視系列《河殤》便是一個典型的帶有民族自卑感「天下」觀的例子。講到鄭和下西洋,它先引用黑格爾的話,「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和貿易。」然後惋惜而又自慚地說,「歷史選擇了中國人,而中國人卻不能選擇歷史。」對於達伽馬的航海,《河殤》則是高度讚揚,說它是「為尋找財富和市場駛入了印度洋」、「開始了地理大發現的偉大探險」。

張信剛:中國文化要從「小國」心態解脫

  我個人在美歐學習、工作了近30年。自信對歐美文明及西方知識分子頗有認識。總的來說,我是歐美文明的受惠者與推崇者,但卻不是歐洲中心主義的受害者。許多善良而本有求知慾望的歐美知識分子由於環境的限制及語言的隔閡,沒有機會接觸到西方文明以外的知識體系、人生智慧或審美情趣。所以他們很自然地便以歐美文明代表全人類的文明,以歐美現行的是非準則當「普世價值」。他們這樣想,有的固然是出於偏見,但更多的則是出於無知。事實上,我也真還不認識幾個聽說過湯顯祖、曹雪芹的西方人;至於喜歡聽琵琶、二胡的或欣賞揚州八怪的歐美人士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在這樣的對「天下」的不平衡的理解中,究竟怎樣才能使人類共居於同一個「地球村」呢?

  近年來,我對這個問題不停地思索。911事件之後,從各國與各民族的不同反應中我得到一些新的啟示。這就是,中國必須在文化上從一個只圖「救亡」與「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弱國」、「小國」心態中解脱出來。但我們卻絕不應沿着歐美列強的老路,走向它們那種「強國」、「大國」的心態。

  延伸閱讀:張信剛論中國文化獨有的「天下」觀

張信剛論中國文化:喜見中國與國際接軌

  無論我們是否認識到,只要中國的經濟力量繼續增長,中國就必然會改變世界的政治格局,因而也會轉換世界的文化趨向。

  中國近年來決意要與國際接軌。參加世貿組織、北京辦奧運、上海辦世博會、全民學英語,這都是令人欣喜的好事。問題是,接軌之後,我們應該怎樣與人交往?我們在輸入輸出之餘又該怎樣改善自己?怎樣幫助別人?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論中國文化 傳揚天下大同理想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決意與國際接軌,走向全世界,例如先後參加世貿組織、舉辦北京奧運、舉辦上海世博會等,讓中國文化展示於國際社會大眾面前。圖為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會開幕進行文藝表演,場面熱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張信剛:中國文化要建立現代道德規範和價值觀

  我認為中國應該以下列幾點為全人類的文化作貢獻。

  第一,在經濟崛起的過程中,中國必須尋找及建立一套現代道德規範及價值觀。我們的民族並沒有一個傳統的宗教力量,但這絕不等於我們應該任由13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不擇手段地競爭。幾乎所有宗教都強調「克己」及「自律」的重要性;個人應如此,全民族亦應如此。從歷史上看,沒有道德力量的民族是不會具有長遠的影響力的;中華民族必須以此為戒。

  第二,摒棄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開放胸襟,真正地尊重和善待其他民族,認真地學習任何民族的長處。

張信剛:中國文化產品滲透「天下為公」思想

  第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積極地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慧用最新的手段以各種形式呈獻給全世界,讓人們有機會欣賞與作出選擇。由於漢語和漢字實在很難學,這就需要有大批外語人才向外投射中華文明的智慧之光(在這一點上,我認為位居中外文化交匯點,兼通中英語又善於現代商業包裝的香港人對此應有捨我其誰的抱負)。在這個色彩繽紛但又爭端迭起的世界裏,我們大可以用各類文化產品鼓吹「和而不同」的心態,請求「致中和」的哲學,提倡「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的倫理觀;描繪「採菊東籬下」,「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尋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宣揚「天下為公」的理想。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論中國文化 傳揚天下大同理想
西方人士學習毛筆字、學漢字等,從中認識到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智慧,互相增進了解,達到文化交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張信剛教授分享:文明的激盪—歷史觀點與未來展望

  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與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曾有過一系列眺望人類新紀元的對話。湯恩比說:「世界的統一將在和平中實現。同時,我所預見的和平 統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軸為中心,不斷結品擴大起來的。」、「就中國人來說,幾十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 、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上、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經驗。這樣的統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絕對要求。」

  以國際化、現代化、大眾化的手法,擴散「天下為公」「是謂大同」的文化觀,正是對湯恩比所說的這一要求的回應。(二之二)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張信剛《從活字版到萬維網》,標題經編輯整理)

相關標籤

務得事實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態度認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們會讚...

  在古聖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語句來形容,就...

不貴於無過 而貴於能改過

  要成功,就要經得起挫折。古代很重視個人的修養,...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有一句名句「不...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讚揚堅守崗位的烏魯木齊老學者

張信剛讚揚 堅守崗位的烏魯木齊老學者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絲路北樞紐——吐魯番

張信剛看絲路北樞紐—吐魯番的文化融合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去新疆童年夢想成真

張信剛:去新疆 童年夢想成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論「天下」──中國文化獨有

張信剛論中國文化獨有的「天下」觀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中國黑龍江省稻田作業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為甚麼以中國為主的土地文明 更能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導?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景點阿斗寨|劉禪為何被百姓奉為「花神」?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論中國外交:中華和合文化推動世界和平共處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高級餐廳講電話 新人類新鮮事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