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建水百年小火車 漫遊古城賞田野風光

編輯︰流螢

  大家有去過雲南旅行嗎?雲南除了人氣景點麗江古城外還有許多特色景點值得一去!位於雲南的建水古城就有一個充滿特色的旅遊項目——觀光小火車,遊客可以一邊坐火車,一邊感受雲南淳樸的鄉村氣息,非常寫意。建水小火車不僅是一輛普通的觀光小火車,當中還蘊藏了中國鐵路歷史的故事。坐上建水小火車,沿途鄉野景色環繞,既可以從中了解到建水古城以及中國鐵路的發展過程,又可以欣賞雲南獨有的田園風貌,一舉兩得!

 

雲南建水屹立千年 保留中國僅存米軌鐵路

  建水縣位於雲南省南部,居住着漢族、彜族、哈尼族、傣族、苗族等民族,擁有豐富多樣的民族色彩,在1994年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建水距離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曾經是滇南經濟文化的中心。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雲南旅遊-雲南建水-雲南建水小火車-雲南建水古城-建水文廟
建水古城景點包括朱家花園、雙龍橋、建水文廟等;特色小吃有臨安燒豆腐、建安獅子糕、泡糕等,圖爲建水文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雲南建水古樸文藝,環境清幽,這座屹立了12個世紀的古城至今還保留着50多座的古建築,因此也被人稱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

  除了建築歷史悠久之外,建水仍然保留了中國碩果僅存的古老鐵路——米軌鐵路。

  什麼是米軌?米軌其實是指鐵路軌距僅1米寬,是法國的鐵路標準。在19世紀初,法國人在雲南修建了滇越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通車的國際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米軌鐵路。其後陸續有滇緬鐵路和個碧石鐵路的出現。位於建水的個碧石鐵路,軌距只有0.6米寬,比米軌的軌距還要小,是中國鐵路史上里程最長、運營時間最長、軌距最窄的民營鐵路,在1970年被正式擴建成米軌。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雲南旅遊-雲南建水-雲南建水古城-雲南建水小火車-01
目前世界上仍然繼續使用米軌鐵路的國家只有法國、中國、越南、緬甸和馬來西亞,而建水的個碧石鐵路更是中國僅存的一條米軌鐵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閲讀:中國旅遊非「搭」不可 盤點「南北」特色交通工具

建水觀光小火車啟動 老鐵路化身旅遊景點

  如今,滇越鐵路和滇緬鐵路已經不復存在,只有個碧石鐵路被完好保留了下來。2015年5月1日,一段關閉的個碧石鐵路被再度啟用,成為了建水古城的特色小火車觀光旅遊路線。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雲南旅遊-雲南建水-雲南建水古城-雲南建水小火車-02
建水小火車造型復古搶眼,車廂風格和陳設均還原了民國時期的樣貌,讓人瞬間穿越雲南舊時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建水小火車開行的路線為建水東至團山民居,從臨安站出發,沿途會經過雙龍橋站、鄉會站,最後抵達團山村站,全程大約13公里,車程大約1小時。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雲南旅遊-雲南建水-雲南建水古城-雲南建水小火車-03
建水小火車中途可以下車遊覽中國十大古橋之一的雙龍橋,以及法式建築鄉會橋車站。抵達團山村站之後,遊客能到建於明朝的團山民居,感受滇南建築的藝術特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雲南旅遊-雲南建水-雲南建水小火車-雲南建水古城-雙龍橋
雙龍橋建於清朝乾隆期間,橋上建有三座飛簷式閣樓,是中國古橋的一大傑作。作為中國十大古橋之一的雙龍橋被認爲是雲南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多孔連拱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閲讀:蘇州美食觀光巴士之旅 一次滿足嘆美食兼遊博物館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雲南旅遊-雲南建水-雲南建水小火車-雲南建水古城-團山民居
建水小火車的終點站——團山民居在歷史上是彜族的居住地,團山在彜語中念「圖舍爾」,有「藏金埋銀之地」的意思。現在為滇南漢族所居住,大部分居民姓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坐上只有25公里時速的建水小火車,除了能夠體驗古城慢生活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建水的文物古迹和田園風光。建水小火車觀光路線,讓塵封已久的米軌鐵路重新煥發新活力,為當地致力打造的「建水至石屏生態文化旅遊圈」拉開序幕。

旅遊小資訊

建水小火車

地址:雲南建水縣迎暉路與東林路交叉口建水古城臨安站內

時間:班次1:09:00-10:50出發,13:00-13:45返回;班次2:14:30-16:20出發,17:50-18:35返回

潮遊鄉村|廈門曾厝垵 古漁村變文青勝地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柳亦春

上海西岸工業廢墟 活化蛻變文藝地標

1:29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茶卡鹽湖

暢遊青海「茶卡鹽湖」 看中國「天空之鏡」旅遊熱

廣東旅遊|盤點特色鄉村民宿 回歸自然田園生活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深圳南山美食

北上消費|盤點深圳南山必打卡餐廳 這間「排隊王」你試過未?

旅遊風物

河西走廊人文景觀

沿河西走廊看風景|4個必去人文景觀 跨越時空探尋千年印記

影視時尚

《新聞女王》演繹職場宮鬥劇 新聞背後有「真相」?

編輯推薦
3:06

香港之最地理篇|最大公園不是維園?最小島嶼只能企1個人?

3:18

香港之最鐵路篇|哪條線最早開通? 哪個站最深? 第一個上蓋物業是?

香港之最文化康樂篇|最美圖書館在哪兒?最早啟用公共泳池是?

香港之最金融篇|最小面值的港幣是?第一間外資銀行不是滙豐?

香港之最股市篇|港股史上最大升跌市幾時發生?哪隻新股最吸金?

2:35

香港之最人口篇|十八區人口最多是?哪區最高收入?最多人未婚?

香港之最房屋篇|這個屋苑人口勝歐洲小國?最高和最「離地」住宅是?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上帝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上帝不救我?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1987年12月1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開工

「大牌檔」定「大排檔」?

  近年香港興起傳統文化保育熱潮,幾年前就曾經出現過對大排檔去留問題的討論。從公共衛生角度出發,大排檔難以滿足現今社會的衛生要求,但在保育本地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又有相當的保留價值。

  大排檔是香港本地飲食文化的其中一個標誌,簡單而言,指的就是路邊經營的食肆,體現香港人獨特的飲食文化,幾十年來都是香港基層市民生活的寫照。   然而,到底是「大牌檔」還是「大排檔」?一直也有兩種不同的講法。   有人認為應寫成為大牌檔,原因是以往政府對這類食肆發放飲食牌照時,商戶要將牌照放...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