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根訪華趣聞 嬉笑背後中美關係角力

撰文︰華思齊

   37年前今日,美國總統列根訪問中國。列根是1979年改革開放及中美建交後,第一位訪華的美國元首,此行對中美關係具象徵意義。

建交後首位美國總統訪華 證中美關係新一頁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中美關係新聞以外的小故事⋯⋯

  列根是美國歷任總統其中民望最高的一位,這與他荷李活演員身份不無關係。改革開放後,列根於1984年4月訪華,標誌中美關係新一頁。儘管列根行程非常緊湊,6日5夜走訪北京、西安、上海,風趣十足的他不忘展示其幽默感。

  列根抵達北京當晚,時任國家主席李先念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款待這位中美關係史上意義重大的客人。第三道菜是螃蟹,由於白宮事前知會中方列根不吃貝殼類海鮮,廚師給他特別炮製一道炒雞蛋。列根眼見身旁的翻譯施燕華望著螃蟹一動不動,悄悄地問:「為何你不吃?」原來翻譯對螃蟹過敏,列根聽後雙眼發光地,坦白地說:「我很喜歡吃螃蟹。雖然我對貝殼類食品過敏,但對螃蟹不過敏。我們交換吧?」列根拿到螃蟹後,一邊吃一邊津津有味地讚「very good(很好吃)」,像個孩子。

  延伸閱讀:尼克遜訪華 為中美建交鋪路

施燕華(左)是國家對外首席英語翻譯,她提到1984年給列根做翻譯時,有外國記者拍了她夾菜給列根的一幕,翌日相片在《紐約時報》刊出,記者描述一位不知身份的中國女士教總統用筷子,但施燕華解釋,其實列根能用筷子,只是有些菜夾不起,她曾勸對方改用西式刀叉,但列根堅持要試試看。(圖片來源:AP)
施燕華(左)是國家對外首席英語翻譯。1984年改革開放後,她給列根做翻譯時,有外國記者拍了她夾菜給列根的一幕,翌日相片在《紐約時報》刊出,記者描述一位不知身份的中國女士教總統用筷子,但施燕華解釋,其實列根能用筷子,只是有些菜夾不起,她曾勸對方改用西式刀叉,但列根堅持要試試看。(圖片來源:AP)

  中國領導人習慣在宴會上講話後敬酒。時任美國駐華大使恒安石向列根介紹這項傳統,建議他入鄉隨俗。列根翌日躍躍欲試,誰知他沒聽明白,在中方致辭後,匆匆走到另一端準備跟客人敬酒。恒安石上前向他解釋現在由中方敬酒,沒輪到他。列根笑了一笑,兩手向上一攤表示:「這是保留節目。」

  當年國家剛改革開放,列根旋風式訪華,幾日間由北京長城走到西安兵馬俑,在栩栩如生的陶俑前,列根佻皮的問中方人員:「我能用手摸一摸這匹馬嗎?我猜牠不會踢我的。」還作狀把手縮回來。他後來輕輕拍了拍馬屁股,事後香港報章以《列根總統拍中國馬屁》為題大肆報道這則中美關係新聞。

列根參觀兵馬俑時,問可否摸一下眼前的馬匹,他輕輕拍了馬屁股,還作狀把手縮回來,逗得大家都笑了。 (圖片來源:Getty)
列根參觀兵馬俑時,問可否摸一下眼前的馬匹,他輕輕拍了馬屁股,還作狀把手縮回來,逗得大家都笑了。 (圖片來源:Getty)

《八一七公報》改善中美關係 卻對台提6項保證

  列根俊俏的臉孔和風趣個性,為他在政治舞台贏得不少民望。儘管他當選美國總統後,跟那時剛改革開放的中國簽署了《八一七公報》,支持一個中國原則,承認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承諾逐步減少對台售武,改善中美關係;但又他同時提出對台「6項保證」,包括美國不贊成對台軍售設定期限、不會改變對台灣主權立場、不會修改台灣關係法等。

  中美關係嬉笑背後,仍是外交角力。

朱鎔基訪美 幽默回應中美關係矛盾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大陸台灣汪辜會談後關係解凍

改革開放 汪辜會談後兩岸關係解凍

「銀河號」事件損中美關係 推進北斗衛星研發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河

從深圳河看改革開放 由掩鼻而過到雀鳥天堂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多圖詳解 全球有哪些國家參與一帶一路?

編輯推薦

神舟十六號升空創多項第一 航天工程師 載荷專家首登「天宮」

執行神舟十六號任務 景海鵬四度上太空

香港 航天 科研

香港農業研究首次「上太空」 有哪3方面重要意義?

展望2023|中國航天3大任務逐個數 第三批太空人出征成焦點

中國航天|駐守天宮 中國太空人能吃到甚麼水果?

天舟六號發射 為中國太空站送「快遞」包括70公斤水果

中國航天;嫦娥七號;重型火箭;天問二號

一文看清2023中國航天焦點:重型火箭 嫦娥七號 天問二號等全面推進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3:32

十四五創科篇|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是甚麼?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直播帶貨|弘揚綠色健康飲食文化

1985年6月4日
裁軍

鄧小平宣布解放軍裁軍100萬

「啞子」有多少歇後語?

  啞子,就是啞巴,即不能說話的人。不能說話的話,所有感覺都不能說出來,只有自己承受,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不好受。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啞子」的歇後語有不少。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黃蓮,想大喊出來卻沒有人能聽得到,自己也叫不出來,當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啞子彈琴」,你又知道歇後語是甚麼嗎?啞子彈琴,彈得好與不好他自己聽不到,比喻人光會...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