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高瞻遠矚 中日關係友好發展

撰文︰潘少權

  自中國關係友好發展逾42年,仍然有一些包袱未能解決。2020年是「九一八事變」 89周年。1931年,日本制訂《解決滿洲問題方策大綱》,鼓吹對中國東北「採取軍事行動」,由此展開侵略中國東北的計劃。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本的關東軍在瀋陽柳條湖附近,炸毀了南滿鐵路的一段,誣稱鐵路被中國破壞,向中國東北軍的駐守地和瀋陽城發動進攻,史稱「九一八事變」。當時的國民政府對日本的侵略採取不抵抗政策,結果整個東北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和3,000萬同胞,陷入日寇鐵蹄之下。抗日戰爭期間,鄧小平和劉伯承領導的八路軍129師,活躍在最前線,成為抗日敵後戰場上力量之一。 

鄧小平啟示了中日關係發展前瞻


  新中國成立後,中日關係經歷20多年的冰封時期,1972年9月,兩國邦交正常化,共同發表《中日聯合聲明》,規定雙方將就簽訂和平條約進行談判。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談判從1974年11月開始,一直是在鄧小平領導和主持下進行的,當時他就指出:「中日關係不從比較高的政治角度來考慮是不行的。」 

日本在1931年誣陷中國軍隊破壞南滿鐵路,開始其在東三省的侵略行為。(網上圖片)
日本在1931年誣陷中國軍隊破壞南滿鐵路,開始其在東三省的侵略行為。(網上圖片)

鄧小平重視中日關係友好發展 


  鄧之後雖在1976年被打倒,但一年多後再次恢復領導職務後,除全力推動改革開放外,亦力促中日友好條約的簽成。據統計,鄧小平自1977年至1990年完全卸去領導職務的14年間,共會見日本政要、經濟文化、民間等訪華團97次、兩次訪日、6次為中日友好題詞,由此看到他對中日關係的重視。

  1978年10月下旬,鄧小平出訪日本,參加交換中日和約批准儀式,這是二戰後第一次踏上日本國土的中國領導人,他還會見了裕仁天皇,表示兩國要永遠和平友好下去。

  鄧小平多次強調,爭取比較長期的和平是可能的,國際形勢趨向緩和是總的趨勢;中日和平友好是基石之一。 

鄧小平訪日期間受到日本各界熱烈歡迎,不但參觀了日產的汽車廠、松下的工廠和日本造幣局等,更乘坐了由東京開往京都的新幹線列車。
鄧小平訪日期間受到日本各界熱烈歡迎,不但參觀了日產的汽車廠、松下的工廠和日本造幣局等,更乘坐了由東京開往京都的新幹線列車。(圖片來源:Getty)

共建雙贏局面 長遠友好的中日關係


  鄧小平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日關係,「兩國有近兩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其中最多有一百年的路程走得不好,這同兩千年相比隻是一小段。」「坦率地說,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國帳最多的國家,中日建交時,中國並沒有因此提出戰爭賠償的要求。中日是兩個偉大的國家,又是近鄰,從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考慮,我們作出了不要賠償的決策。」鄧小平指出,從歷史角度看,日本應該為中國發展做更多的事情。 

  當然中日之間並不是沒有任何問題,「比如釣魚島問題、大陸架問題。這樣的問題,現在不要牽進去,可以擺在一邊,以後從容地討論,慢慢地商量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 鄧小平認為中日政府把這個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放一下不要緊,放10年也沒有關係。」但他曾尖銳指出日本的教科書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是給中國出了很大難題。他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提醒日本領導人要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政治問題。

  鄧小平說看中日關係,不糾纏在過去,向前看,從歷史的長遠眼光來看問題,是大德大化。但不代表國人可以忘記歷史,忘記日本人侵華對中國人造成何等悲慘的傷害,熟讀歷史,才可避免重蹈覆轍。 

鄧小平與戴卓爾《中英聯合聲明》磋商

2:34
當代中國-Wham! 去了長城和故宮,在北京工人體育場演出,超過15,000人觀看

Wham! 第一次西方樂隊中國演出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位於四川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處的凌雲山棲鸞峰

樂山大佛腳趾首遭洪水淹沒

當代中國-希望工程-捐款予貧困失學蘇明娟

希望工程 知識改變命運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最新文章
內地高考2023,梁實(左)

內地高考|56歲梁實挑戰第27次高考有勝算嗎? 大懵考生身份證過期 獲民警窩心回應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楊百萬

改革開放|「中國第一股民」 楊懷定的「楊百萬」傳奇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一帶一路

3:23

一帶一路入門篇|盤點一帶一路八大里程碑

編輯推薦
1:52

「刷掌支付」北京深圳上線 吃飯搭地鐵「兩手空空」 手機沒電都不怕

1:52

中國文化|雲南旅遊必訪瀘沽湖 探秘中國「最後的女兒國」

綠野仙蹤無人村,浙江舟山後頭灣村

浙江舟山最美「無人村」 被遺忘的綠野仙蹤秘境

5000公里|中國歷史上最神秘「地下長城」

1:40

最神秘千年古城 一年一現的水中「落星墩」

中國旅遊|失落的「亞細亞號」秘境——鮮為人知的杭州景點

千年麥積山 誰開鑿了神秘的「懸崖佛國」?

2:02

神秘莫測的西夏王朝 遊寧夏探秘千年中國文化

1:43

「不出南山區可造完整無人機」 深圳如何從電子城變無人機之都?

3:20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路」機遇 甚麼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3:20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聯通 甚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2:10
一帶一路地圖;一帶一路科普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怎麼建?一文看清5大合作重點

2:10

一帶一路入門篇|一帶一路是甚麼?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人民幣戰士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孕婦,醫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天使為甚麼能飛翔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2013年6月1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神舟十號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

「成吉思汗打仔」結果怎樣?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是蒙古的開國君主,當他回歸家庭,打罵教訓自己的兒子時,會怎樣呢? 

  成吉思汗是大漠的「大汗」,他的兒子當然是「小汗」了,大汗打小汗,粵語就是「大汗耷細汗」了。   「大汗耷細汗」就是形象化地形容天氣太熱,整個人都被汗水沾滿了。   漸漸地,當形容天氣炎熱汗流浹背的情景時,就會說:「成吉思汗打仔——大汗耷(音搭)細汗」了。   延伸閱讀:「蠶蟲師爺」會吐...

1.4萬條龍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皇帝也自稱「真龍天子」。在北京故宮,就可以看到許多「龍元素」裝飾。   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是紫禁城龍元素最多的宮殿之一,據指有超過1.4萬處龍紋裝飾,分別都藏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