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12-05
十年人事幾番新,年月匆匆而過,你還記得10年前有過一面之緣的人嗎?10年前,日本著名導演竹內亮曾為NHK拍攝大型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10年後,他重遊長江拍攝紀錄電影《再會長江》,他的鏡頭不止真實記錄下長江沿岸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更與10年前拍攝紀錄片時認識的「好友」重逢,帶領觀眾一起看看「長江大浪推前浪」下的各種變化。
再會長江 | 再走一趟逆流而上的長江之旅
2011年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引起轟動,當年他未能拍攝到「長江源頭的第一滴水」而留下遺憾。10年後,已移居中國南京的竹內亮決心彌補這個遺憾,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他在2021年再次踏上6,300公里的長江之旅,耗時3年拍攝《再會長江》,尋訪10年前偶然出現在他鏡頭下的「陌生人們」,以及「長江源頭第一滴水」。
延伸閱讀:世界最大水利建設 三峽大壩17年建成
延伸閱讀:1.5萬次|「船舶電梯」三峽升船機 實現快速過壩 升級長江航運
《再會長江》以長江為線索,記錄沿岸4億多居民的生活變遷。竹內亮走訪南京、上海、重慶、雲南、四川等省市,記錄了江上的開船人、重慶棒、水庫移民等群體的生活。電影將2011年拍攝的影像與10年後的影像穿插對比,從中能直觀感受到長江流域的巨變:環境變得更乾淨,居民住所變得更寬敞氣派,民眾的生活也變得更富裕幸福。
再會長江 | 記錄長江沿岸居民生活變遷 尋回驚喜與感動
從這部作品中看着竹內亮的一步一腳印,不但看到壯麗的自然風光,更吸引的是百姓樸實的笑容和令人潸然淚下的動人故事。其中,最令人深刻的篇幅莫過於竹內亮尋回10年前拍攝紀錄片中數位受訪者的過程,包括長江貨船船長江洪、想參軍的彝族女孩楊芹會、女兒國的女孩甄甄,還有藏族女孩仁青茨姆。
出發前,製作團隊並沒有預先聯絡這些「老朋友」,因為竹內亮希望能紀錄與他們重逢時最真實的第一反應。旅程中,他們遇到種種驚喜,其中他們差一點便找不到當年的女學生楊芹會,正想放棄之際,拍攝團隊到船餐廳吃飯時,竟然與老闆閒聊間得知楊芹會的下落,更在老闆協助下找到楊芹會的新家。最終透過楊芹會母親的協助,成功與遠在浙江工作的楊芹會用視像電話聊天。
另一個感人的章節,相信是藏族女孩仁青茨姆的故事。片中憶述當年竹內亮與拍攝團隊走到香格里拉時,遇上性格內向的仁青茨姆,她在景區抱着小羊與遊客合照來賺錢。當時這位在「世外桃源」長大的17歲少女提出想去上海見見世面,竹內亮為了實現茨姆的心願,毅然帶着茨姆及其父母到上海旅行。
10年後,茨姆與母親突然看到竹內亮仍感動得不禁落淚;而變得開朗、愛笑的茨姆已實現當年的夢想,成為一位成熟幹練的民宿老闆,因此她十分感謝竹內亮當年的美意,使她眼界大開,並改變了她的人生。
再會長江 | 先網劇後上映電影 反傳統打造紀錄片品牌
其實《再會長江》上映前,許多內地觀眾已在B站(影片分享平台bilibili)看過9集的網劇版《再會長江》。內容豐富的網劇版《再會長江》,自2022年開播至,豆瓣至今仍維持9.3的高分,得到不少網友的好評。後來,製作團隊參考了觀眾意見和建議,在得到投資方的支持下,電影版《再會長江》最終於今年登上大銀幕。
延伸閱讀: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港
竹內亮指出,電影版《再會長江》並不只是簡單拼湊和截取網劇版的精華,而是以長江兩岸10年的巨變作為新主題,加入了沒有在網劇版出現過的內容,並以2011年的拍攝素材作對比;同時變更了故事走向、解說和旁白的主題,成功吸引大批粉絲走入戲院支持。
2024年5月上映的電影版《再會長江》於豆瓣收穫8.5分的高分,也獲得了首屆嵩山紀錄片大會「人文系列長片優秀作品獎」,以及提名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而《再會長江》先做網劇後上映的反傳統操作,無疑是紀錄片領域的大膽挑戰,最終《再會長江》不但成功打造紀錄片品牌,也為紀錄片在電影市場中的困境探索出新的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