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戲棚文化 式微傳統如何追上新世代的節奏?

編輯︰豆子

  提起戲棚,大家會想起甚麼?對90後來說,或許是青衣戲棚的懷舊小食,是打卡一流的「彩色佈景版」;對80後來說,或許是陰深詭秘的盂蘭節產物,會經過卻未敢深入了解,既熟悉又陌生;但對許多老一輩來說,戲棚是陪伴他們成長,娛神娛人、休閒娛樂的集體回憶。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文化-戲棚
以往每逢指定節日,戲棚必定座無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對港人別具意義的戲棚

  其實戲棚在香港已有百多年歷史,每逢神誕、太平清醮或盂蘭勝會等活動,青衣、長州、大埔等地區都會見到戲棚的蹤影,這些以竹木臨時搭建的流動場所,通常用來上演「神功戲」,一方面為神做功德,讓百姓有機會酬神祈福,另一方面亦可以娛樂大眾。在戲棚見到的花牌、搭棚技術以及戲曲文化,分開來看時各自成一門技藝,但三者合起來成為「戲棚」後,則變成了能夠盛載人們情感與回憶的公共空間。戲棚的特別之處在於其「隨建隨拆」的靈活性,雖然許多華人社區都有搭一台戲以酬神謝恩的供奉傳統,但較少地方會像香港一樣,用竹木搭建如此大規模,有蓋、有觀眾席的戶外劇場。而且,香港容許搭戲棚的地方亦較有彈性,沙灘、球場,甚至懸崖邊都可以搭戲棚,屹立崖邊、每天抵受海風大浪的蒲台島戲棚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戲棚除了是一個酬神場地及表演舞台,亦為人們提供有瓦遮頭的休息空間。以往戲班搭紅船到鄉鎮演出是一件盛事,鄉民不惜走幾里路來看戲,散場後要在晚上回村頗為危險,加上酬神活動通常歷時數天,每天來回甚不方便,所以戲班設有「天光戲」演出,讓鄉民可以通宵看戲,又或在戲棚內休息到天亮才回鄉,可見戲棚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戲棚師傅辛苦人工低 無人入行

  搭建戲棚沒有圖則,全憑師傅經驗而建,即使懂得為摩天大廈搭建外牆的竹棚,亦不一定懂得搭戲棚,因為戲棚紮篾的方式與建築搭棚不盡相同,搭戲棚需要用到建築棚所沒有的「索篾」,用來紮最吃力的大杉「大吟柱」,主力結構夠穩固,才能令戲棚保時堅固,即使受颱風吹襲,仍能如常運作。目前香港只餘下兩間戲棚搭建公司,戲棚師傅亦僅餘二十餘人,因為搭戲棚工資不算高,又要日曬雨淋,甚少有年輕人願意入行。

從「傳統老土」變成「文青打卡必到」?

  多年以來,戲棚內上演的神功戲一直面臨觀眾老化的問題,這關乎現代人的口味轉變,以前未有電視電話電腦,看戲曲自然成為熱門的民間娛樂,但現代人娛樂選擇多不勝數,大家即使明白看神功戲的機會將會買少見少,但亦不會因此而把看戲曲變成興趣之一。所以,為了吸引人流,同時紓緩觀眾老化的問題,近年不少戲棚活動在保留粵劇表演的同時,亦加入懷舊小吃、精品零售等攤檔,例如青衣區每年都會兩度舉辦大型傳統節慶活動「青衣戲棚」,吸引街坊及廣大市民前往打卡兼享用特色小吃(2020年受疫情影響停辦),成功將傳統「老土」的戲棚活動變成能夠吸引老、中、青三代的合家歡活動。

  隨着各種活動、影視作品陸續出爐,近年戲棚漸漸打入了年輕一輩的生活之中。2019年上畫的《戲棚》紀錄片,由西九戲曲中心委約香港導演卓翔拍攝,導演花了兩年時間走訪九個戲棚,帶領觀眾從戲棚師傅、鄉民和劇團的不同角度探視戲棚文化,影片榮獲提名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令「戲棚」一詞在過去一年經常活躍於文藝界以及各大社交媒體平台;語文導師兼文化研究人蔡啟光亦花了十年編撰書籍《香港戲棚文化》,希望推廣這項對香港非常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戲棚在社交媒體的曝光率大增,戲棚變成「#戲棚」,似乎成功令大家重新思考傳統文化的寶貴價值。幾近式微的戲棚文化,將來會以怎樣的形式傳承下去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相關標籤

消失中的香港文化——霓虹燈招牌

香港文化變遷 屋邨人情味會否消失?

香港喜慶喪葬必備的舞獅傳統文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港龍航空寫入歷史

國泰重組 港龍航空寫入歷史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宋皇臺與消失的「聖山」|日軍炸山擴建啟德機場 宋皇臺石一分為三?

香港街道故事|銅鑼灣鬧市曾有企鵝出巡?糖街有糖廠?東角何來角?

2:14

龍年|九龍何以命名?以界限街還是獅子山為界?九龍有新舊之分?

油麻地戲院

集體回憶|逾90年歷史油麻地戲院 曾首創一票全日睇「鹹片」 現活化成粵劇基地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