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戏棚文化 式微传统如何追上新世代的节奏?

编辑︰豆子

  提起戏棚,大家会想起什么?对90后来说,或许是青衣戏棚的怀旧小食,是打卡一流的“彩色布景版”;对80后来说,或许是阴深诡秘的盂兰节产物,会经过却未敢深入了解,既熟悉又陌生;但对许多老一辈来说,戏棚是陪伴他们成长,娱神娱人、休闲娱乐的集体回忆。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戏棚
以往每逢指定节日,戏棚必定座无席。(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对港人别具意义的戏棚

  其实戏棚在香港已有百多年历史,每逢神诞、太平清醮或盂兰胜会等活动,青衣、长州、大埔等地区都会见到戏棚的踪影,这些以竹木临时搭建的流动场所,通常用来上演“神功戏”,一方面为神做功德,让百姓有机会酬神祈福,另一方面亦可以娱乐大众。在戏棚见到的花牌、搭棚技术以及戏曲文化,分开来看时各自成一门技艺,但三者合起来成为“戏棚”后,则变成了能够盛载人们情感与回忆的公共空间。戏棚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随建随拆”的灵活性,虽然许多华人社区都有搭一台戏以酬神谢恩的供奉传统,但较少地方会像香港一样,用竹木搭建如此大规模,有盖、有观众席的户外剧场。而且,香港容许搭戏棚的地方亦较有弹性,沙滩、球场,甚至悬崖边都可以搭戏棚,屹立崖边、每天抵受海风大浪的蒲台岛戏棚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戏棚除了是一个酬神场地及表演舞台,亦为人们提供有瓦遮头的休息空间。以往戏班搭红船到乡镇演出是一件盛事,乡民不惜走几里路来看戏,散场后要在晚上回村颇为危险,加上酬神活动通常历时数天,每天来回甚不方便,所以戏班设有“天光戏”演出,让乡民可以通宵看戏,又或在戏棚内休息到天亮才回乡,可见戏棚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戏棚师傅辛苦人工低 无人入行

  搭建戏棚没有图则,全凭师傅经验而建,即使懂得为摩天大厦搭建外墙的竹棚,亦不一定懂得搭戏棚,因为戏棚扎篾的方式与建筑搭棚不尽相同,搭戏棚需要用到建筑棚所没有的“索篾”,用来扎最吃力的大杉“大吟柱”,主力结构够稳固,才能令戏棚保时坚固,即使受台风吹袭,仍能如常运作。目前香港只余下两间戏棚搭建公司,戏棚师傅亦仅余二十余人,因为搭戏棚工资不算高,又要日晒雨淋,甚少有年轻人愿意入行。

从“传统老土”变成“文青打卡必到”?

  多年以来,戏棚内上演的神功戏一直面临观众老化的问题,这关乎现代人的口味转变,以前未有电视电话电脑,看戏曲自然成为热门的民间娱乐,但现代人娱乐选择多不胜数,大家即使明白看神功戏的机会将会买少见少,但亦不会因此而把看戏曲变成兴趣之一。所以,为了吸引人流,同时纾缓观众老化的问题,近年不少戏棚活动在保留粤剧表演的同时,亦加入怀旧小吃、精品零售等摊档,例如青衣区每年都会两度举办大型传统节庆活动“青衣戏棚”,吸引街坊及广大市民前往打卡兼享用特色小吃(2020年受疫情影响停办),成功将传统“老土”的戏棚活动变成能够吸引老、中、青三代的合家欢活动。

  随着各种活动、影视作品陆续出炉,近年戏棚渐渐打入了年轻一辈的生活之中。2019年上画的《戏棚》纪录片,由西九戏曲中心委约香港导演卓翔拍摄,导演花了两年时间走访九个戏棚,带领观众从戏棚师傅、乡民和剧团的不同角度探视戏棚文化,影片荣获提名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令“戏棚”一词在过去一年经常活跃于文艺界以及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语文导师兼文化研究人蔡启光亦花了十年编撰书籍《香港戏棚文化》,希望推广这项对香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棚在社交媒体的曝光率大增,戏棚变成“#戏棚”,似乎成功令大家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几近式微的戏棚文化,将来会以怎样的形式传承下去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相关标签

香港文化粤剧演变与发展

消失中的香港文化——霓虹灯招牌

香港文化变迁 屋村人情味会否消失?

香港喜庆丧葬必备的舞狮传统文化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垃圾征费|4‧22齐“走塑” 禁胶餐具外卖点算?网购棉花棒会否犯法?

宋皇台与消失的“圣山”|日军炸山扩建启德机场 宋皇台石一分为三?

油麻地戏院

集体回忆|逾90年历史油麻地戏院 曾首创一票全日看“咸片” 现活化成粤剧基地

香港夜缤纷|香港街道故事|有庙才有街? 庙街睇相、听歌吃煲仔饭 娱乐无穷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