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2-23
近代社會科學基本上是從西方引進,尤其我們的國際關係,近年更主要是介紹西方理論,尤其美國理論,譬如美國的三大學派:現實主義、自由制度主義和建構主義,年輕人很喜歡談,不談就覺得沒有學問,我覺得適當地學學是可以,但千萬不要被它綁架。
我是做社會科學研究的,是屬於國際關係研究的國別研究,其實是研究美國政治,我的知識背景應該叫比較政治學Comparative Politics,後來又研究美國外交,所以要跟國際關係掛點鈎。
我想提出一個觀點,就是中國人想正確地看待自己,正確地看待世界,那麼社會科學就要改革創新。若你成為西方理論的奴隸,坦白說,這對認識中國、認識世界,都沒有幫助。
因此,我們一定要對西方社會科學有正確的認識。西方社會科學,我的觀點是它是西方的學界對歐美人群集體行為和集體心理的總結。然而,對於非西方人類包括中國人,實際上它的歸納就不完整了。
西方社會科學有2大問題和局限性
我們做學問首先要歸納,然後再演繹,不過我覺得,西方社會科學的出發點有點問題。
第一,它歸納的人群有限。
第二,西方社會科學其實是有服務對象的。社會科學並不是純粹的科學,它後面是有利益操作的。
所以,若你對它歸納的局限性不了解,對它後面的利益不了解,就去相信它,坦白說,你是被綁架了。
對於西方科學,我們要認真學習它的方法,然後從中國的現實出發解決問題。
敢於創新 勿迎合西方選題寫文章
去年發生疫情後,中國很多科學家,包括醫學科學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向國際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期刊發表文章。
發表了文章就容易評職稱、評院士,但是SCI期刊怎樣選題?是美國、歐洲方面決定的、符合它們需要的(選題)。你將智力、精力放在迎合人家的選題發表文章,但其實對中國發展意義不大。
西方的理論有其過人之處,但它是有局限性,我們包括科學界也要有這個意識,你不要永遠跟着人家的選題走,不敢提出自己的選題,否則就無法創新,因此你要敢想問題、敢提出問題,若你連問題都不敢提出,那麼怎樣自主創新呢?
再者,以後要走向中國和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動,尤其中國與西方的良性互動,我覺得我們科學知識界負有特殊的責任,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正確地認識世界,然後相互促進理解。
但是,如果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出了問題,就會誤導人們,也就做不好這個工作了。
(轉載自觀視頻工作室,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