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媲美仙境 中國旅遊熱點當數「雲台山」

編輯︰昭仁

  熱愛中國旅遊的朋友,相信對河南雲台山這個國家5A級景區都略有所聞。雲台山最近迎來了2021年的首場降雪,伴隨飄雪而來的還有雲海和霧淞的壯觀奇景。白雪覆蓋下的雲台山美不勝收,遊人在山中仿如置身隔世仙境,喜愛登山賞景、「打卡」拍照的朋友又怎能錯過如此美事?有機會必定要到雲台山賞雪順道遊覽,這裏絕對是中國旅遊的好去處!

當代中國-潮流中國-潮遊-雲台山01
放眼望去,雪下的雲台山白茫茫一片,亭蓋、樹梢佈滿積雪,充滿着詩情畫意,如此美景讓人急不及待要到中國旅遊走一趟雲台山。(圖片來源:雲台山官方微博)

中國旅遊5A級景區  雲台山的「雄、險、秀、幽、奇」

  雲台山位處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屬於太行山系,古時稱作「覆釜山」,因此處的高峰崚嶺常年被雲霧繚繞,故又得名雲台山。

  以中國旅遊景區分類,雲台山是中國國家5A級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和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整個雲台山景區的總面積達240平方公里,內裏風景秀麗、峰谷交錯、能盡覽奇岩異景如長崖、瓮谷、圍谷、懸溝、飛瀑和清泉等,整個地貌以「雄、險、秀、幽、奇」聞名於世,其中獨特的「北方岩溶地貌」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令人不禁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明代懷慶知府徐以貞就曾以詩詠頌雲台山:「何年鬼斧劈層崖,鳥翼飛來一線開。斜陽在山歸意懶,不堪回首重徘徊。」

當代中國-潮流中國-潮遊-雲台山02
身穿古裝的模特兒在雪下的雲台山打傘拍照,融人於景令整個畫面更添一份唯美,這正是中國旅遊的魅力所在。(圖片來源:雲台山官方微博)

雲台山的九大景區 中國旅遊必到「打卡」之地 

  遊覽雲台山有9個主要景區萬勿錯過,包括紅石峽、青龍峽、潭瀑峽、泉瀑峽、峰林峽、茱萸峰、萬善寺、子房湖和獼猴谷。9大景區各具特色,每處都有自己的獨特風貌,以下是其中最有較為特別的幾個。

  紅石峽被譽為「華夏第一奇峽」,它的形成歷經了200多萬年,是由地表水沿紫紅色石英砂岩中的兩組裂隙下切而形成的「之」字形峽谷,予人感覺紅岩碧水、四季如春。

  泉瀑峽的盡頭有一個「雲台天瀑」,瀑布的單級落差達314米,令它成為中國最高的大瀑布,亦是「亞洲第一高瀑」。看過「雲台天瀑」的人都會被那股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礡氣勢所折服,久久不能忘懷。

  茱萸峰峰頂有真武大帝廟、天橋和雲梯,峰腰則有個深30米,直徑10米的藥王洞,此洞相傳是唐代藥王孫思邈採藥煉丹之地,洞外有一株高約20米、樹齡千年的古紅豆杉,是中國國內罕見的名木。在茱萸峰曾有過不少文人雅士的足跡,唐代大詩人王維便是在此寫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當中的千古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仍傳誦至今。

當代中國-潮流中國-潮遊-雲台山04
雲台山上的瀑布因冬天的低溫結成「冰瀑」,成為另一道亮麗的風景,故不少熱衷中國旅遊的背包客,都會選擇冬天前來。(圖片來源:雲台山官方微博)

  獼猴谷有數量眾多的野生太行獼猴群,這種獼猴是中國獨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常年於太行山針闊葉混交林、灌木林及懸崖峭壁之間棲息。毛長尾短、行動敏捷、體態壯碩、善於攀爬的它們是獼猴中進化度最高的品種。獼猴谷是雲台山唯一以觀賞動物為主的景區,喜愛動物的朋友定必流連忘返。

  作為中國國家5A級景區,雲台山絕色的景點實在太多,未能一一盡錄作深入介紹,但文中提到的9個主要景區是必遊之地,計劃日後到中國旅遊的朋友,不妨到雲台山走走,保證會是一趟有趣、充實、震撼之旅!

1:57
當代中國-深圳-深圳歡樂港灣坐最高摩天輪看最美燈光匯演

灣區打卡|深圳歡樂港灣 坐最高摩天輪 看最美燈光匯演

入住全球最值得旅行地方之一 浙江莫干山大樂之野民宿

單車遊尋訪花蓮秘景 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

中國旅遊文青之選 閱讀住宿一舉兩得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深圳南山美食

北上消費|盤點深圳南山必打卡餐廳 這間「排隊王」你試過未?

旅遊風物

河西走廊人文景觀

沿河西走廊看風景|4個必去人文景觀 跨越時空探尋千年印記

影視時尚

金手指|20年後再交手!華仔偉仔鬥戲經典作品盤點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彎路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彎彎曲曲的成功路

2004年12月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陳省身逝世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逝世

「秋風起」點解要「食臘味」?

  「秋風起,食臘味」,每逢秋冬季節都是吃廣東臘味最適合的季節,熱騰騰的白飯上鋪上蒸熟的臘腸臘肉,香油肉汁滲入飯香當中,在秋冬乾爽涼快的天氣中享用,確是一大樂事。

  中國人製作臘味已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在他的作品《楚辭·招魂》中提及一種叫做「露雞」的食物,古文字學家郭沫若在《屈原賦今譯》中將「露雞」解釋作「鹵雞」;亦有考證認為這是將去除內臟的整雞先醃製數日、再令其自然風乾的一種美食,被視為臘味的前身。   至於廣式臘味,則是廣東酶製工藝...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