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定情信物送指甲?

撰文︰華思齊

  指甲在古代中國文化中的意義,與今天完全不同。
      古時中國人非常重視指甲,剪指甲要睇時晨,剪完亦不能亂扔,要不珍而重之,要不妥善埋入泥土中。對指甲如此重視,最主要原因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隨意損毀,其次是貪靚。古時很多貴族女士、歌姬、甚至大戶人家的丫鬟都有蓄甲習慣,把指甲留長,因為這會使手指看上去更修長,他們並會以搗碎的花瓣為指甲染色,就如現代人塗指甲油一樣。
  那麼指甲何以為成為戀人的定情信物?
  要知道古時戀人送給另一半的禮物,多是能隨時帶在身上的貼身之物,譬如髮簪、耳環、摺扇、玉佩之類,愈貼身情愈真。有的戀人甚至會把身上的頭髮、指甲送給另一半。在《紅樓夢》中,病重的晴雯就曾將自己的指甲咬斷送給寶玉,以表思念。 所以若果真的有女孩子送你指甲,意味她真是很愛你,甘願為你奉獻一切,所以千萬不要輕視這份禮物。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1:19

趣談中國文化|老婆餅的由來

1:05

趣談中國文化|古人也愛即食麵?

1:18

中國歷史上什麼行業最賺錢?

1:20

中國歷史上,「千金」是男子?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