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招損 謙受益

  形容做人要謙虛,經常會說到「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出自《尚書 · 大禹謨》,意思是指自滿只會招致損失,謙虛才會得到益處。

  《大禹謨》記載了上古時期,舜帝與大臣禹(即後來夏朝的開創者)、益等討論政務的記錄。

  當中有關於大禹征伐南方三苗部落的事迹。傳說戰事進行到30天的時候,大禹軍隊節節勝利,三苗族雖然死傷甚重,但仍然奮力抵抗,令大禹軍不得要領。

  這個時候協助大禹出征的益勸說:「滿招損,謙受益。」表示不宜繼續征戰,宜以德服人。大禹接受建議,向舜帝進諫退兵,改為向三苗族人大布文德,偃武修文。最終過了70天,三苗終於自動前來歸順了。

  延伸閱讀:心欲專  鑿石穿 

愛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愛人也

  「愛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愛人也。」這句話出自北宋名臣王安石的《荀卿》,意思與「推己及人」差不多,是說:愛自己是仁德的開端,自愛之心可以推及到愛別人。

  愛別人,就是有「仁愛」之心了。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韓星教授在一個演講中說過,儒家的「仁愛」在實踐上可以有五個層次,第一就是自己先要成為「仁者」,第二是「自愛」,第三是「愛親人」,第四是「泛愛眾」(即愛一切人 ),第五則是「仁者與天地萬物一體」。

  王安石所說的,就是韓星教授所提及的第二踐行層次...

不能盡其心,則不能盡其力;不能盡其力,則不能成其功

  鼓勵別人要盡力去做,我們會說:「全力以赴」!其實,古人認為,「盡力」的前設,先要有「盡心」,也就是堅毅的心。

  班固《漢書 · 賈山傳》就有這樣的名句:「不能盡其心,則不能盡其力;不能盡其力,則不能成其功。」

  意思是:如果不盡心盡意,就不能全力以赴;不能全力以赴,自然就不能把事情做好。

  班固說這句話時,是針對對待忠臣應有的態度。原文前還有一句「故不致其愛敬,則不能盡其心;不能盡其心,則不能盡其力;不能...

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勉勵大家不斷努力,有甚麼名言警句?古人有一句話是,「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這句話出自彭端淑的《為學》,意思是:天天努力學習,持之以恒而不懈怠,直到成功。

  彭端淑是清朝官員、文學家,與李調元、張問陶一起被譽為「清代四川三才子」。

  他認為天下萬事難與易是相對的,都有方法解決。

  《為學》開首把核心問題帶出:「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

落其實者思其樹 飲其流者懷其源

  形容一個人不忘本、懂報恩,我們會形容為懂得「飲水思源」,是一個中華傳統美德。   這個成語原來出自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庾信《庾子山集 · 徵調曲》。

  《徵調曲》中有一句「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意思是吃果實的時候要想念結果子的樹,喝河水的時候就要懷念水的根頭。

  庾信自幼聰明總倫,自幼隨父親出入於梁太子蕭綱的宮廷,為梁朝效力,到四十歲時梁亡,庾信被迫改投西魏,後又侍奉北周。

  庾信在北周雖備受恩寵,但念念不忘故國,因此很多詩文中流露...

一寸丹心圖報國

  「精忠報國」大家可能聽得多,還有一句類似的,就是「一寸丹心圖報國」。   這句出自明代于謙的《立春日感懷》,意思是懷着一顆赤誠的心,想方設法報效國家。

  《立春日感懷》原文是:

  年去年來白髮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這首詩是作者在擊退瓦剌入侵後第二年的立春日,在戰場上所寫的。

  立春時節,思念親人,可是為了國事,又不得不留在戰地,顯示了作者...

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長

  這四句出自老子《道德經 · 第二十二章》,意思是:不誇耀自己,所以能建立功績;不驕傲自負,所以能得到長足發展,所以能成為眾人的領袖。

  老子以豐富的生活經驗所透析出的智慧,來觀照現實世界中種種事物的活動。老子觀察有三大重點:

  一是物常在對待(相對)關係中產生,我們必須對於事物兩端都加以觀察。

  二是我們必須正面去透視負面的意義,對於負面意義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面的內涵。

  三是所謂正面與負面,並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它們經常...

你不知道的「520」

  昨天5月20日,不少年輕男女都像過情人節一樣慶祝,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甚麼是「520」呢?   

  普通話「520」就是「我愛你」,中國各地方言又怎麼說「我愛你」呢?

  上海話:吾老歡喜儂額;寧波話:阿拉臘月子福啊儂;南京話:吾對你蠻有意思滴;重慶話:我只有愣個喜歡你了;開封話:俺就是相中你了;河南話:俺楞中你了;山東話:俺喜憨嫩;山西話:額待見你;合肥話:吾好算你;江蘇話:我古西你;天津話:...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拋媚眼

  眼睛是心靈之窗,可以流露不同的情感,有時勝過千言萬語。擁有一雙迷人的眼睛是不少人所渴望的,有些人更能用一個眼神就可以顛倒眾生,也有不少女生通過眼神傳情達意,因而引伸出「拋媚眼」的說法。

  所謂「媚眼」,意思就是嬌媚迷人的眼睛或眼神。在古代不少文人也將「媚眼」放進文學作品當中,例如隋代詩人的詩《後園宴》中,其中兩句是「媚眼臨歌扇,嬌香出舞衣。」另外,唐代文人張祜的詩《贈內人》:「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唯看宿燕窠」也有使用「媚眼」此詞。

  至於「抛媚眼」,廣東話有時稱為「拋生藕」,通常...

傻眼

  近年很流行迷因圖這種網絡文化,可是那些圖有時會被一些網民說是會讓人看得「傻眼」。

  「傻眼」就是愣住的意思,多用於表達無法置信的震驚,單從字面就很容易了解到,就是看了就傻了。在廣東話當中可能我們較少會說這個詞,但在普通話當中這就是一個常用詞。

  作家馬南邨曾在其60年代的作品《燕山夜話·從三到萬》中用到「傻眼」一詞:「殊不知他根本還不曾入門,只學會一、二、三,對於所謂『六書』等...

無眼屎 乾淨盲

  不少人認為過去的事沒甚麼值得留戀,也沒甚麼值得後悔,因此這些人會在一段戀情結束後,將與對方有關的東西扔進垃圾筒內,實行來個「無眼屎乾淨盲」。

  「無眼屎乾淨盲」這句廣東話俗語,是有着眼不見心不煩的意思。至於如何解讀這句俗語,坊間流傳了不同的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據說盲人多眼屎,如果「無眼屎」,便不是真盲而是裝瞎,用作比喻對某些事情只當作看不見,是不想過問的意思。

   另一個說法是指人有眼屎便會弄得眼睛不舒服,因此沒有眼屎的時候,即使是盲也...

情人眼裏出西施

  愛情使人盲目,每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看到一對看似並不匹配的情侶仍能擦出愛的火花,很多時會想到「情人眼裏出西施」這句話語。那麼到底歷史上是哪位人物最先有這樣的體會?

  「情人眼裏出西施」原話出自宋代詩話《苕溪漁隱叢話後集》的兩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有西施」。本意是指在情人的眼中,對方都如同西施一樣美麗。

  不過,這句話卻是出自一個與愛情完全無關的故事。

  相傳在春秋時期,當時一名居住在越國都城外的樵夫秦仁,機緣巧合地在路上遇到三名正在逃亡的女子。

  三...

仇人見面 分外眼紅;恩人相見 分外眼青

  足球新聞常會以一句「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來形容位處同一城市的兩支球隊的對賽。「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這句俗語,是指一對仇敵相遇時出現近乎失控的情緒狀態。

  所謂的「眼紅」就是二人都被對方激怒而呈現出來的激動樣子,因為人類情緒激動的時候,全身血液運行加快,有可能使眼睛的微絲血管膨脹,令眼白出現紅血絲,因而有「眼紅」情況。因此,有人便以這個生理反應來形容仇人相見的瞬間,意指當敵對的雙方彼此相逢時,格外怒不可遏。 

  這一句特別多用來形容同一地方的兩支球...

食貓麵 識貌面

  形容打工仔被老闆無故責罵,會說「食貓麵」,它的由來是?

  「食貓麵」這句廣東話俗語意思是被罵、捱批評,是由「識貌面」演變過來的。「貌面」即是臉色嘴臉,而讓人「識貌面」本是指板起臉孔給人看,展露不悅的臉色讓對方知道自己有所不滿。由於有見罵人者的面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因此後來就有人就以「識貌面」去形容被狠狠批評的情境,久而久之人們就以「識貌面」的諧音「食貓麵...

不能見光的貓膩

  在廣東俗語當中,不少會用上「貓」字,例如「出貓」、「食貓麵」、「食死貓」等,原來在北京也有俗語與貓有關的,這就是老北京話中的「貓膩」。

  「貓膩」是老北京話,形容偷偷摸摸、不見得光的黑箱操作,也可指是一件事情中的陰謀,就是不能讓人知道的事。

  對於「貓膩」一詞的由來,在北京城內有一個說法,說這個俗語是來自京城西南面的牛街。牛街是北京市內回民聚居之地,「貓膩」一開始寫作「嗎兒逆」或「碼兒妮」,而這兩個詞源自波斯語「Ma‘nee”」,...

狗口長不出象牙

  形容別人口中總說出不好的話,惹人生厭,我們會說「狗口長不出象牙」,這個俗語背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象牙是雕刻藝術品的上等原料,產於南方,往來中原的路途遙遠,而且山高路險,相當危險,但由於價錢高,利潤豐厚,因此象牙商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從事這門生意。

  民間傳說,有商人為了讓旅途更安全,特意養了一隻狼狗,陪他千里往返。一次在路上遇到強盜打劫,狼狗咬傷強盜救了主人。此後,主人更加善待狼狗,狗也...

大雪兆豐年 無雪要遭殃  

  今天(12月7日)是「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在古代,大雪時期的天氣對農作物收成還有重要啟示。

  「大雪」到臨,北方地區會受冷空氣影響,經常出現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積雪。

  對於農家來說,這個節氣又隱藏着甚麼啟示呢?北方有俗語:「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意思就是大雪當日有下雪的話,就預兆將迎來一個豐收之年;沒下雪的話就要遭殃。

  究其原因,雪是水凍結的形態,大雪下雪意味着冬天下雪量充足,能...

狗咬狗骨

  廣東話俗語「狗咬狗骨」是用來形容同夥之間自相殘殺,或是彼此勾心鬥角。雖然狗喜歡啃骨頭,但理應不會無故傷害同類,更不至於咬同類的骨頭吧?

  廣東人用「狗咬狗骨」來形容此行為,所強調的不是殘殺、爭執,而是強調這是內訌,是同夥間的不和,因而比與異類爭執更為殘忍。在中國歷代皇朝的權力鬥爭上,有兩件「狗咬狗骨」的事最深入民心,其一是「玄武門之變」,唐朝李世民殺死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成功奪取太子之位;其二是曹操兩子的「煮豆燃萁」故...

吳牛喘月

  「吳牛喘月」這個成語,與天氣炎熱有關?具體是甚麼意思呢?

  「吳牛喘月」典故最早出現於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佚文》,「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此句意思是吳地(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牛生性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因懼怕酷暑而嚇得氣喘不已。

  此外,南朝《世說新語》中也有相關的故事,一位名為滿奮的大臣,從小生活在南方,特別怕冷,在洛陽冬...

「汗流浹背」與「汗出沾背」

  人們常以「汗流浹背」來形容天氣炎熱或是工作辛勞。

  不過,原來「汗流浹背」這成語並不單是指天氣熱或工作辛勞,而是有另一重意義。「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出自《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漢文帝劉恆即位後,原來的右丞相陳平認為太尉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大很多,於是自願將群臣之首的右丞相位置相讓,自己降為地位較低的左丞相。

 ...

盲拳打死老師傅

  每一個成功的老師父,都必定經過刀光劍影、千錘百鍊,自然經驗老道,處變不驚。然而見慣世面的老師傅有沒有可能會被毫無套路和章法的拳術擊倒呢?

  這正是民間俗語「盲拳打死老師傅」,指的是新手不講求章法規則,誤打誤中,就連老師傅都無法招架。

  相傳一位學藝歸來的拳師,回到家中就與老婆發生了爭執,老婆躍躍欲試想與他一較高下。拳師心想「我學武已成,還怕你不成?」沒想到拳師尚未擺好姿勢,老婆就已經張牙舞爪地衝上來,將他打得鼻青臉腫。事後別人問他:...

老豆 原來係尊稱?  

   在廣東話當中,父親、爸爸又稱為「老豆」,可能不少人都覺得這個稱呼有點粗俗,其實背後有典故,最初還稱得上是一個尊稱。

  有一種說法指,老豆是由「老竇」演化而來的。中國古代經典文學作品《三字經》匯總就有四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是五代時期的人,本名竇禹鈞;燕山就是他老家幽州附近的一座山。

  這位竇燕山養育的五名兒子,相繼通過科舉成為棟樑,為朝廷所效力。由於家中人才輩出,因此大家都說竇燕山教子有...

老鐵

  如果有東北人稱呼你「老鐵」,那麼恭喜你,他已經把你視為很要好的朋友。

  「老鐵」一詞來源於東北方言中的「鐵哥們」,是對好朋友的別稱。類似的稱呼還有鐵子、哥們、死黨等,是用一種輕鬆和略帶調侃的語氣,表現親近和值得信任的關係。

  「老鐵」則是誕生於網絡直播的今天。因為不少東北主播在和粉絲互動時會稱其為老鐵,令這一日常用語走紅整個網絡。

  現在有很多網絡流行語都由「老鐵」...

得勁=爽

  夏日炎炎,不少人因天氣及潮濕關係而變得懶洋洋,在這樣的天氣下,除了去游泳消暑外,開着冷氣、睡個午覺也是人生一大樂事。若在北方的話,人們便會大呼:「得勁」。

  「得勁」是一個流行於華北及東北地區的方言,河北、河南,安徽北部、山東中西部等。有說「得勁」是源自河南的方言,意思是指很棒,舒服.很爽,稱心如意,多表示感覺很好的意思。在老舍《全家福》第一幕第二場就曾經有以下的對白:「你愈照顧我,我心裏愈不得勁兒。」由此可見,得勁就是舒服的近義詞。

  除了代表舒服...

狼過華秀隻狗

  形容一個人為人處事用心狠毒,我們通常都會用到凶狠毒辣、残暴不仁等等的形容詞,但在廣東諺語當中,就有一句既生動又帶有同等意思的句子,這句正是「狼過華秀隻狗」。   究竟「華秀」是何人,他養的狗又為何會以兇狠而聞名?

  據說,從前佛山有一個名為華秀的茶葉商,他的其中一項技能就是鬥狗。在他生活的時代,「鬥狗賭錢」是閒時的娛樂之一,所以相中一隻兇狠的狗某程度而言是可以為自己帶來一大筆財富。華秀千挑萬選之下,就找到一隻相當威猛的狗,為他帶來多場連勝。這隻「華秀的狗」甚至在街上看到紙老虎也會即時撲上去嘶咬,兇狠無比。

 ...

佛山孝子似層層  

  方言很多時候承載着地方文化元素。廣東話有一句俗語叫佛山孝子,歇後語是「似層層」,字面的意思就是「非常神似」、「似模似樣」,這句歇後語是怎樣產生的呢?

  俗語全句是「阿昆買水頭耷耷,佛山孝子似層層」。在珠三角地區,辧喪禮注重孝子要負責「擔幡買水」,「擔幡」即是擔起一枝引魂幡,「買水」就是孝子用鉢裝水,再用濕了水的毛巾向先人屍體從上至下洗擦三次,用意洗滌靈魂,讓他們早登仙界。

  相傳以前在佛山當地有一個叫阿昆的人,專門為一些沒有兒子的家庭提供代客治...

飽死荷蘭豆 餓死芹菜頭

  「荷蘭豆」是大家生活中經常吃到的食材,那「飽死荷蘭豆」又有甚麼含義呢?

  《廣東新語》就記載了這種起源於西歐的豆:「海豐有雪豆,熟於大小雪時,名寒豆。」

  17世紀時,侵佔台灣的荷蘭人把「荷蘭豆」引入台灣,在《臺海采風圖》中就記載道:「灣豆,種出荷蘭國,台人竊種而植。實於春夏,亦實於冬」。

  由於「荷蘭豆」屬於外來菜蔬,價格高企,能吃上「荷蘭豆」的家庭都是非一般的,能...

潮巴是傻瓜?  

  中國不同地方的不同方言,對於「傻瓜」有不同的稱呼,「潮巴」就是其一。

  傻瓜,意思就是糊塗而不明事理的人,通常用來開玩笑或罵人笨。而在山東的東部,傻瓜的方言說法就是「潮巴」。潮巴的普通話讀音是chao ba,這個方言詞語其實沒有一個統一寫法,因此在字面上有「超吧」、「朝吧」、「朝霸」等的寫法。 

  在山東東部地區,人們會以「潮」來形容一個人「傻」、「缺心眼」、「犯迷...

蜑家雞見水  

  香港有一句歇後語「蜑家雞見水」,原來與嶺南民俗有關?是甚麼意思呢?

  蜑家,是生活在廣東沿海一帶的古老族群。

  在古代,蜑家是被歧視的一群人,更曾為賤戶之一。他們只能在海上生活,以船為家,不能隨便上岸,而且不可以擁有田地。因此,蜑家人在船上養的蜑家雞不能放養四出走動,只能關在籠裏,雞口渴時,看着海水卻無法喝到,就像蜑家人口渴時就只得看着四周的海水一樣。因為海水喝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