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北斗 高分 實踐......中國衛星名字你弄明白了嗎?

編輯︰許可

  中國是航天大國,單在2021年便發射了百顆衛星上太空。但大家關注相關新聞時,會否被諸如「北斗」、「高分」、「實踐」等眾多衛星名字,還有它們的編號弄得一頭霧水?中國衛星怎樣分類,只看名字能知道它們的「技能」嗎?

中國航天|「東方紅」為主要通信衛星平台

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全球最多。圖為長征四號丙發射一顆高分三號衛星。(網上圖片)

  經過50多年發展,中國航天體系已相當完整。其中的人造衛星就分為通信廣播、導航定位、對地觀測與傳輸遙感、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四大家族」。

  通信廣播衛星是數量最多、應用範圍最廣的衛星。它很好理解,就是在地球發射站和接收站之間,中繼通信或廣播信號的衛星。這類衛星必提「東方紅」系列。

  延伸閱讀:「東方紅一號」,那顆最亮的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航天里程碑,圖為1970年初,科研人員為「東方紅一號」作測試。(網上圖片)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強調要「上得去、抓得住、聽得着、看得見」。當中的「聽得見」,便是把太空奏響《東方紅》樂章的信號發射到地面,再由電台轉播給全國人民,箇中已有一定的通信廣播衛星功能。

  「東方紅一號」成功,當局加緊研發通信廣播衛星。1984年,帶着兩個信號轉發器的「東方紅二號」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成為中國第一顆真正通信衛星,自此「東方紅」便成為中國的通信衛星的系列。

中國航天|「北斗」躋身世界四大導航系統

「東方紅」已成為中國主要通信衛星系列。圖為一顆以「東方紅四號」衛星為平台的外國通信衛星。(網上圖片)

  後來「東方紅三號」、「東方紅四號」、「東方紅五號」陸續面世,性能逐步追上甚至達到領先水平。

  另外,「東方紅一號」也好,後續的二、三、四號也好,是指衛星平台的型號,不一定是某一顆特定衛星的名字,它們的頻寬、傳輸速度等各有不同,以供不同需要。例如「東方紅四號」,以它作為平台的通信衛星超過30顆,包括了10多顆「中星」系列衛星。

北斗導航系統至今共有50多顆衛星發射上天,其中部份已退役。圖為民眾參觀北斗衛星的模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再補充一點,最新的「東方紅五號」除了作為通信廣播衛星外,亦適合做大型衛星的通用平台,例如發展成科學探測和遙感類衞星。

  而導航定位衛星,便是鼎鼎大名的北斗了;由北斗衛星構建成的導航系統,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以及歐洲的伽利略,並列四大全球導航系統。

  該系統現已在中國的交通運輸、農林牧漁、基建等眾多領域深度應用,並推廣至其他百多個國家。

中國航天|「風雲」系列觀測氣象 預報天氣

北斗的導航和定位功能已廣泛應用。圖為西安衛星控制中心人員檢查北斗衛星的運行狀態。(網上圖片)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最新的衛星是「北斗三號」,運作中的有約30顆,另有十多顆「北斗二號」衛星,「北斗一號」則已全部退役。

  「北斗」的二號和三號可說是兩個獨立系統,只是後者兼容了前者的功能。至於兩個系統內的衛星,又各自分為地球靜止軌道、中高地球軌道和傾斜地球軌道三類,但它們都有一個英文字母加數字的編號作為識別,例如「北斗三號-G2」,就是北斗三號系統的第二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遙感衛星主要透過光學、電磁波等監察地球。圖為轉運中的一顆「遙感」系列衛星。(網上圖片)

  對地觀測與傳輸遙感類的衛星,大家未必熟悉,但它們與生活息息相關。

  這類衛星主要透過光學、電磁波等觀測手段,監察地球的陸地、大氣、海洋,得到的資料數據用於天氣預報、國土普查、環境保護、災害監測、城市規劃、地圖測繪等方面。

  屬於此類別的中國衛星,主要有「風雲」、「海洋」、「資源」、「高分」、「遙感」等系列,它們的序列方式多是「衛星名字+型號+編號或字母」,例如「風雲二號07星」。

中國航天|「高分」家族組天網「看」看地球

「風雲」系列衛星主要用於氣象觀測,圖為「風雲二號」衛星拍得的雲圖。(網上圖片)

  其中「風雲」系列是氣象衛星,用氣象觀測、天氣預報,主要用戶是中國氣象局。它先後有4個型號(「風雲」一至四號),目前運作中的約有為9顆。

  「海洋」系列顧名思義是用於海洋環境監測、預報的衛星,共有三個主型號,運作中的大約有5顆;「資源」系列衛星主要用於國土資源普查、測繪、城市規劃等,有「資源」一至三等型號。

遙感衛星能用於測繪,可以提高導航地圖精度。圖為「高分七號」衛星拍攝的北京大興機場。(網上圖片)

  「高分」系列衛星也是「看」地球的;它們運行於太陽同步軌道,組成一張「天眼網」,以高分辨率的光學成像、微波遙感等方式觀測着陸地和海洋。目前「高分」已研製出約15個型號,其中「高分九號」數量最多,共有5顆。

  「遙感」系列家族非常龐大,它的型號序列已到了「遙感三十五號」,實際衛星數量更超過50顆(包括已廢棄的)。

中國航天|「實踐-21」變太空清道夫惹關注

中國的「墨子號」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網上圖片)

  該系列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電磁環境探測等領域。但西方有傳媒卻指部份「遙感」衛星會被用於軍事偵察;有類似遭遇的還有個別「高分」系列衛星。

  至於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家族的衛星,同樣是大家較少關注的,因為它們涉及的學術領域比較深奧,一般人未必能充份理解,其例子包括探測暗物質粒子的「悟空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等等。

近地軌道上太空垃圾太多,影響衛星和太空站安全,「實踐21號」驗證的技術或能解決問題。(網上圖片)

  「實踐」系列同屬於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類衛星,這個系列也十分龐大,總數已超過30顆。

  要一提的是,1971年3月3日發射的「實踐一號」就是以「東方紅一號」備份星作平台;它是中國第二顆人造衛星。

  此外,2021年底發射的「實踐21號」,官方說是進行「空間碎片減緩技術試驗驗證」,而西方傳媒則報道它曾變身「太空清道夫」,把一顆報廢的北斗衛星「拖」到「墳墓軌道」,事件引來關注。

  除了以上所列,中國衛星還有很多系列,例如「試驗」、「雲海」等等,不能盡錄。

  延伸閱讀:「太空清道夫」拖走報廢北斗 實踐21號衛星令西方緊張?

中國航天|國家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 港產太空人何時能飛天?

問天實驗艙轉位 天宮「變形」原來靠的是它?

中國航空|東南西北 中國的「四極」機場在哪裏?

神舟十四第二次出艙

神舟十四|太空人第二次出艙 除了「裝冷氣」還做了甚麼?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