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貧油論」到開發大慶油田

撰文︰華思齊

  1914年,美孚石油公司打算到中國投資鑽井,並派員前往西部作地質勘查,怎料開採幾年亦無所穫,1917年決定放棄,於是國際上就有了「中國貧油論」的說法。那時新中國尚未成立,距離改革開放,還有很遠。

新中國成立初期 石油工業基礎薄弱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對石油需求殷切,在街上經常看到因為汽油不足而裝載煤氣、木炭運行的巴士,甚至連空軍戰機亦因燃料緊張不能正常起飛,然而國內石油工業基礎薄弱,遠遠滿足不到當時的經濟建設需要,要用油,就得耗用外匯從外國進口。

為開發大慶油田,國務院組職了一支由退伍運人、轉業軍官和幹部工人組成的4萬人專隊到大慶。 (網上圖片)
為開發大慶油田,國務院組職了一支由退伍運人、轉業軍官和幹部工人組成的4萬人專隊到大慶。 (網上圖片)

新疆黑龍江發現油田 但改寫中國能源格局

  因此當1950年代,新疆油田及黑龍江大慶等地發現油田,不但改寫我國能源格局,令中國擺脫靠洋油過活的時代,更推翻「中國貧油論」的說法。

  延伸閱讀當年今日|中國決定開發大慶油田

「大慶」本名「大同」,發現油田時正值國慶10周年,於是易名「大慶」,作為禮物送給國家。 圖為1971年工人在大慶鑽井的情況。
「大慶」本名「大同」,發現油田時正值國慶10周年,於是易名「大慶」,作為禮物送給國家。 圖為1971年工人在大慶鑽井的情況。(圖片來源:Getty)

  當年物資匱乏,開採大慶這樣世界級的特大型陸上砂岩油田,任務艱巨。要知油田位於東北荒涼處,天氣嚴寒,草原上覆蓋了厚厚的凍土層,即使火車運來鑽油設備,礙於卡車吊臂不足,裝備都得靠肩扛、滾槓等原始辦法,拖行至幾公里外的井場;另外開鑽油井所用的水,也是從冰原一塊塊的鑿下來,用臉盆等簡陋工具運到前綫。

  延伸閱讀惠及1.6億人|改造電網點亮扶貧路

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油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砂岩油田,由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等52個油氣田組成,含油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里。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油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砂岩油田,由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等52個油氣田組成,含油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里。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建成大慶煉油廠 扭轉依賴石油進口困局

  1960年正值中國困難時期,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在大慶更連一間像樣的屋也沒有,鑽油隊在零下40度的天氣下,只能屈居帳篷、牛棚,飢寒交迫,一些前綫油工坦言,當年一度想過逃跑。然而他們最終咬緊牙關,花了3年多時間,探明含油面積達800平方公里的油田,建成大慶第一期大型煉油廠,扭轉依賴石油進口的困局,實現自給自足,改寫中國石油工業面貌。

  油田開採成功,讓大慶成為中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毛澤東更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鼓勵幹部仿傚,推動工業發展。儘管之後發生文化大革命,但大慶油田的開發案例,在往後多場石油會戰,以至之後改革開放,亦起了關鍵作用。

  延伸閱讀2030年「隔空傳電」供應地球 中國把太陽能電站建上太空

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大慶油田,開發面積大幅增加。(圖片來源:Getty)

改革開放後 中國超越美國成最大能源消費國

  過去60年,大慶油田累計生產23.7億噸原油,為改革開放提供源源不絕的能源,創造有利條件發展經濟和基建,維護國家戰略安全。

  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進步,生活水平提升,今天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能源生產也不再局限於化石燃料,清新能源的比例日益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能源生產結構中,近70%貢獻自煤,其次是原油和天然氣,分別佔約7%及6%,餘下近18%則來自水力、核電和風力等清新資源,由半世紀前的貧油國蛻變為多元產能國。

  延伸閱讀中國公布未來40年減碳時間表 2060年實現碳中和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北青傳媒

北青傳媒香港上市 證媒體變革

當代中國-北京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大山子,原為國營798廠等老廠區

北京798藝術區 改革開放前由蘇聯援建?

1:48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這是一張非常有名的照片,拍攝年份是1979年。據說相中男孩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個喝可口可樂的平民。有指他手上的可口可樂是攝影師James Andanson偷偷帶進中國,然後在長城送給男孩,好讓他能拍照。

改革開放|第一家外資企業 可口可樂進軍中國

街頭廣告是歷史快拍,利用簡潔圖像、直接標語,呈現最真實的社會面貌。

改革開放街頭廣告變化 喚起對美好生活想像

最新文章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人民路高架橋

改革開放|全國第一座城市內高架橋 廣州人民路高架橋令人又愛又恨?

十四五規劃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編輯推薦
2:01

潮遊鄉村|800年江南水鄉 賞南潯古鎮湖光秀色

1:40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西江苗寨

潮遊鄉村|走進貴州深山看美景 「西江苗寨」風光無限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和順古鎮

潮遊鄉村|悠遊雲南騰沖「和順古鎮」 感受中國「名鎮」魅力

1:56

潮遊鄉村|遊歷沈從文故鄉 鳳凰古城感受百年水鄉魅力

貴州遵義烏江寨

潮遊鄉村|春遊貴州烏江寨 尋覓不一樣的「水墨江南」秘境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水平線下的特色古民居 遊歷中國河南「陜州地坑院」

潮遊鄉村|走訪廣東清遠上岳古村 體驗消失中的嶺南傳統文化

3:04
故宮鐘錶館

我們的故宮|鐘錶館的精品知多少?

3:02

我們的故宮|甚麼是小滿動三車?

2:05
十四五 數字經濟 5G 新基建

十四五創科篇|AI 5G 大數據 中國如何發展「數字經濟」?

2:22
知識產權

十四五創科篇|保護知識產權有「錢」途?

1:58
十四五規劃-創科人才-科技領軍人才

十四五創科篇|中國頂尖科技人才從哪來?佔先機搶人才原來靠這些

2:10
十四五創科篇

十四五創科篇|如何構建「科技強國」?這些前沿領域要攻關

2:58

我們的故宮|離不開金與龍的太和殿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直播帶貨|弘揚綠色健康飲食文化

2022年貴州大學畢業生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5大經驗值得美國學習 更要學長遠規劃能力

歇後語「潮州二胡」後半句是甚麼?

  廣東話歇後語,其中的特色就是幽默,以幽默的語言帶出人生的現象或道理,令到抽象的概念得以「落地」,令人瞬間感受到字中的真正含義。

  潮州二胡就是一個例子。   潮州音樂最重要的樂器之一是二胡,二胡的聲音低沉哀怨,夾雜「依呀依呀」的音韻,顯出獨特的音樂風格。不少人認為潮州二胡拉出來的音韻,好像順德話的「自己顧自己(ge ge gu ge ge)」(順德音:gi²² gi⁵⁵ gu³³ gi²² gi⁵⁵)。於是,就有一句...

12種「貓」

     貓科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之一,中國是世界上野生貓科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現有野生「貓」共有12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