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秀麗建築獨特 遊廈門必到「鼓浪嶼」

編輯︰昭仁

  談到去廈門旅遊,又怎可不提當地的熱門旅遊點「鼓浪嶼」?這個面積只有1.87平方公里的小島,早已成為了廈門的旅遊名片!「鼓浪嶼」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之餘,處處盡是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加上「鼓浪嶼」於清末年間曾成為租界,所以此地又遺存了許多中外特色建築,被稱為是「萬國建築博覽會」。除了美景和特色建築之外,「鼓浪嶼」還是一處優雅、充斥着音樂文化氛圍的地方,島上面的一座「鋼琴博物館」收藏了不少古典鋼琴,贏得了「鋼琴之島」的美譽!

 

沿環鼓路漫步 感受「鼓浪嶼」海島風情

  鼓浪嶼是一張燙金的旅遊名片,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吸引着無數遊客慕名前來觀光遊覽,常有耳聞「不遊鼓浪嶼,枉費廈門行」之說。作為風景名勝區,鼓浪嶼有着良好的旅遊口碑和獲得眾多殊榮,包括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首批5A 級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等,其中在2017年7月8日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更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鼓浪嶼
「鼓浪嶼」是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的一個小島,是中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會」、「鋼琴之島」等美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遊人來到鼓浪嶼想欣賞海島風光,最好便是沿着8公里長的環鼓路漫步觀光。環鼓路高低起伏,曲折迂回,瀕海依崖,穿洞涉水,遠眺近賞,處處有景。沿着環鼓路行走,腳下流淌的是奔騰的鷺江,陣陣海風吹拂過臉龐,清新的空氣夾雜着半點海水的微咸,是屬於鼓浪嶼的味道,讓人暫時放下煩囂生活中的忙碌,享受着鼓浪嶼帶給你的寧靜與放鬆。

  踏着輕鬆的步伐,轉過鄭成功雕像,會見到一邊是壁立千仞,一邊是礁石虎踞,眼前的印斗石猶如鎮海帥印般矗立於波濤之上,長空下海鷗翻飛,湧浪奔逐。走在沙灘上,跳躍礁石之間,拾貝弄潮,遠眺藍天海色,近觀高樹藤蔓,鼓浪嶼的海島風情叫人流連忘返。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鼓浪嶼
「鼓浪嶼」的西南海灘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潮漲水湧,浪擊礁石,便會發出如擂鼓般的聲響,「鼓浪嶼」因而得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穿過「觀海園」,走出「菽莊花園」,便會來到港仔後金帶水,這是鼓浪嶼最佳的浴場。左為四十四橋,右為旗尾群礁,前為滾滾波濤,後為瓊樓玉宇,躺在厚甸甸的金黃軟沙上,仰視着白雲飄忽,臥聽着濤聲起伏,別有一番意趣。繼續沿環鼓路走,會經過一塊「鼓浪石」,它與「鼓浪嶼」名字的由來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鼓浪嶼」唐宋時稱作「圓沙洲」,到了明代,人們發現小島西南海灘上屹立着一塊巨巖,中間有一個大巖洞,每當潮漲潮落,海浪拍打巖洞時,便會發出咚咚聲響,儼如擊鼓,因此有了「鼓浪石」之名,而圓沙洲也從此正名為「鼓浪嶼」。

  於「鼓浪石」打過「卡」後,抬頭望向「鼓浪嶼」的最高處,便會望見「日光巖」,若你有多餘體力,推薦大家走上去看看,因為俗話有云「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日光巖」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日光巖頂峰一塊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聳立,成為了廈門的象徵。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鼓浪嶼
「鼓浪嶼」的最高處叫日光巖,附近有鄭成功當年訓練水師的水操台遺址。海邊則有菽莊花園,花園旁邊的金色沙灘,為天然海濱浴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外特色建築匯集鼓浪嶼 不負「萬國建築博覽會」之名

  來鼓浪嶼除了看海島風光外,這裏的建築亦都非常有特色,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鼓浪嶼的建築之所以具特色,是因為這裏曾是「萬國殖民地」,有十四個國家曾於此設立過領事館、割據地盤。在鼓浪嶼芸芸建築中,既有外國殖民者蓋的洋房,也有很多歸國華僑從國外歸來帶入的東南亞式樣,也有很多當地人模仿周圍的洋房所建的房屋,建築風格混搭而多變。

  在鼓浪嶼的建築中,有不少屬於低層庭院式建築,主要是本世紀初或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它們受到歐、美、東南亞等地方的建築手法影響,極具濃厚的地方色彩。房屋一般選用當地的石材或紅磚,用料考究、造型別緻,佈局合理,且多採用圓拱迴廊、清水紅磚、紅瓦坡折屋面,並用柚木樓板、花磚鋪地,用欄板鋪以奇異別緻的琉璃瓶花格。建築的各個立面常有精雕細刻的羅馬式大型圓柱和結構造型迥然不同的多坡屋頂,十分特別。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鼓浪嶼
「鼓浪嶼」的百年建築,歷經滄桑,是社會變革中的歷史見證。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鼓浪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廖家別墅(林語堂故居)位於鼓浪嶼漳州路44號,是一座U形的別墅,亦是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之一,約建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距今已經超過150年歷史。別墅以英式建築風格為中心,拱券迴廊,前部為兩房夾一廳,為兩層坡頂。後部中間為小花圃,兩旁為二層小樓,連着前面的主房,後花園裏還有魚池。別墅的線腳重疊纖麗,而二樓的欄杆卻甚簡約。地下隔潮層並不低矮,保證了其上的廳房乾燥舒適。一樓中廳拱券前為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四周為古榕、龍眼、玉蘭,把小花園籠罩得濃蔭婆娑,清新涼爽,呈現出一派溫馨的氛圍。1919年8月9日,中國著名文學家林語堂與廖翠鳳在此舉行婚禮,新娘房就設在廖家別墅前廳右側的廂房裏,因而令此座別墅成為了林語堂故居。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鼓浪嶼
「鼓浪嶼」於清末年間成為租界,許多外國人和本地人在島上修建各式建築物,包括學校、教堂和别墅等,令此地的建築群舉世聞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廖家別墅之外,鼓浪嶼上的「三一堂」亦是值得一看。「三一堂」是一座教堂,由教友募捐於1934年動工興建,至1945年底中樓建成後才告竣工,陸陸續續建設了十多年。「三一堂」是一座粉紅色的磚牆建築,帶有一個條石砌築的地下室,平面是拉丁十字形,建築面積856㎡,每一面皆有山牆,山牆下邊由方柱分成三道高達3米的大門,兩邊各有一個窗。窗楣飾有小山尖,和正中的山牆形成三角對稱,所以三面都有一個主入口的感覺,這三面的三角形山牆簇擁著正中間的八邊形鐘樓。屋頂由鋼筋網狀構成,罩在四周牆上,中央借助鐘樓的重量,壓住屋架重心,使屋頂形成一個整體。

  這幢「三一堂」不但建築有特色,還包含着豐富的聲學效應,就連殷承宗、許裴平、許裴星兄弟、吳天球等中外著名音樂家都盛讚室內音質效果極佳,其原因應該與其講台結構有關。首先是講台如同大音箱,講台立面用木板圍護,屋頂木板條天棚,天棚內有很大的空間,這種結構和提琴的結構相似,沒有回音,由於室內平面呈十字平面,結構呈八個角,回音通過它被吸收了,因此令室內音質非常好。到鼓浪嶼旅行的朋友可以實地實測一下。

當代中國-潮遊生活-旅遊風物-鼓浪嶼
「鼓浪嶼」保留了許多具有中外建築風格的樓房,有中國傳統的飛檐翹角廟宇,有小巧玲瓏的日本屋舍,也有歐陸風格的領事館,極具特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廈門文青好去處!全國首間貓咪博物館邂逅可愛「喵星人」

  延伸閱讀:重慶必食洞子火鍋防空洞內品嘗熱辣鮮香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禮嘉智慧公園

至潮玩樂|中國首個5G智慧公園 玩轉高科技成「網紅...

中國旅遊|最震撼人心公路 315國道穿越無人之境

當代中國-旅遊風物-仙女山

深入重慶武隆「仙女山」 感受「東方瑞士」非凡魅力

河南旅遊|遊洛陽千年「龍門石窟」 探索中國石雕藝術...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不是來自德州?原來竟是中國「火車美食」霸主

旅遊風物

廣東潮州5個必去景點

高鐵沿線遊|廣東潮州5個必去景點推薦 慢活樂遊千年...

影視時尚

愛情神話-上海方言-海派文化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細味中年男女的愛情觀人生觀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十四五入門篇|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中國非遺應該要通過不同平台例如電商繼續傳承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中國文化|「非遺+電商」讓傳統技藝多管道「出圈」

2008年3月21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昆曼國際大通道

昆曼國際大通道中國段貫通

太高了 镺唔到

  大家有沒有試過想伸手拿在高處的物件,卻又拿不到?   這個時候,大家或者都會說:「我镺唔到,有沒有人可以幫我?」

  「镺」音ou2,近「拗」。   這個字在隋朝《博雅》裏面的解釋是「長也」;在左思《吳都賦》則有「尔乃地劫坱圠,卉木镺蔓。」   「镺」的意思指向上生長,同樣指長長的意思。   東西太長,所以拿不到,慢慢就衍生出「镺唔到」的詞語。這個詞語,是老一輩昔日掛在口邊的詞語,今天懂得的人已不多了...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