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打破世界紀錄中國運動員 東莞大力士陳鏡開

編輯︰許可

  中國現在是體育強國,運動員奪得世界冠軍、打破世界紀錄已是「家常便飯」。但大家知道第一位打破世界紀錄的中國運動員是誰嗎?他就是來自廣東東莞的舉重運動員陳鏡開。而更難得的是,陳鏡開從1956年起的8年間,打破世界紀錄達10次之多,這本身也可能是一個紀錄。

陳鏡開骨骼精奇 被發掘為舉動選手

  陳鏡開1935年11月出身在東莞石龍一個小商人家庭。他自小貪玩好動,經常玩一種類似舉重、叫「拱石擔」的遊戲。在石龍中學讀書時,矮個子的陳鏡開還喜歡打籃球,打起球來「橫衝直撞」,常把對手撞翻,被同學稱為「無掣火車頭」。

  後來他在大哥安排下,到省城廣州讀書。此際陳鏡開迷上了健身,經常到附近歸國華僑譚文彪開設的健身院舉重練肌肉,中學畢業後還留在健身院做雜工。

陳鏡開平易近人,他退役後曾任廣東省體委副主任,但從不讓別人叫他「陳主任」,大家也隨他的意思,從老到少都叫他「開叔」。(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54年底,中南軍區體工隊舉重教練李啟龍到譚文彪的健身院物色舉重運動員。那時19歲的陳鏡開身高只有1.49米,但全身肌肉發達,且兩腿奇粗,在強調腰腿力量的舉重運動中正是「骨骼精奇」,所以馬上被相中做運動員。

  在此期間父親雖一度強烈反對,認為這是「不是正當職業」,但陳鏡開對舉重有熱誠,也生性倔強,終於堅持了下來。第二年,陳鏡開還成為第一批舉重國家隊的8名隊員之一。

  新中國成立之初,大家都渴望每方每面都能有突破,以證明新制度的優越性,來振奮人心,體育也一樣。惟中國底子薄弱,體育的突破點只能在一些中國人的體格有優勢,又或與國際差距較小的項目,舉重是其中之一。

  可是中國的舉重運動才剛起步,國內欠缺集訓硬件,更缺乏專業教練,像陳鏡開的啟蒙教練李啟龍,是學武術出身。為了盡快提高成績,國家還在緊絀的經濟中,撥款讓舉重隊到蘇聯受訓。

10次刷新世績 陳鏡開證中國人實力

  當然,陳鏡開知道惜機會。在自己的刻苦和蘇聯教練的高強度訓練下,陳鏡開的挺舉成績4個月間從原來的95公斤,大幅提高到120公斤。當時,各國最輕量級運動員中能舉起110公斤的還不到5個人,陳鏡開也成為中國奪獎的希望;某程度上,他也承擔了一份歷史重擔。

  回國後陳鏡開繼續訓練,成績再提升。1956年6月7日,一場中國與蘇聯舉重對抗在上海舉行,陳鏡開在第二次試舉中,一氣呵成舉起了133公斤的槓鈴,打破美國美國運動員奇兩年前創造的132.5公斤紀錄。

  雖然只是0.5公斤,但這是中國人在競技體育運動創造的第一個世界紀錄,也是新中國的成就,其意義甚至遠大於體育本身。見證這重要時刻,現場觀眾頓時歡聲雷動,許多人激動得跳了起來,喜悅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而陳鏡開也「一舉成名」,成為國家和民族英雄。

  延伸閱讀:誰是中國體育下一個「全民偶像」?

陳鏡開個子不高,成長後也只有1.52米,但年輕時全身肌肉非常發達。 (網上圖片)

  不過陳鏡開這次打破世界紀錄,卻還遭到西方一些質疑,說紀錄是「用筆寫出來的,而不是舉出來的」。陳鏡開對此非常生氣,他要在更大型的國際體育賽事上證明自己的實力。

  1957年8月,陳鏡開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運動會。在負傷情況下,他一度發揮欠佳,落後於對手。到了第三舉,他硬是舉起140公斤,不單後來居上拿下冠軍,更再一次打破世界紀錄。

  在全場掌聲中,陳鏡開突然跌到了。事後大家才知道,當槓鈴舉上頭頂時,他已兩腿抽筋、陣陣劇痛,只是想到「山塌下來也要頂住」,才有這拼命一舉。也因為這一舉,曾有質疑的西方世界,才不得不承認陳鏡開的實力、不得不承認中國再不是東亞病夫。

陳鏡開貢獻大 獲國際奧委會授勳章

  後來有記者問陳鏡開「是甚麼力量讓你舉起這麼大的重量」,他回答:「我是用6億人民的力量舉上去的!」。他說,這麼重的槓鈴確實沒舉起過,但愛國精神的力量卻是無窮的。

  此後陳鏡開停不了地打破世界紀錄,從1956年到1964年的運動生涯中,他一共10次打破世界紀錄(其中一次未被承認),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打破世界紀錄次數最多的男子舉重選手。

  至於放眼整個中國體壇,陳鏡開打破世界紀錄的次數是否也是最多,傳媒暫未有相關報道,但9次的紀錄,也應該是數一數二。

陳鏡開成績突出,曾多次受國家領導人接見,圖為1966年,總理周恩來接見陳鏡開(右二)和其弟弟陳滿林。(網上圖片)

  因為成績突出,陳鏡開曾多次受國家領導人接見,包括6次獲毛澤東接見。1987年5月11日,從沒參加奧運的陳鏡開獲國際奧委會授予奧林匹克銀質勳章,表彰他致力於奧林匹克運動的推廣,並為發展中國體育運動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退役後的陳鏡開到了廣東體委工作,退休後更低調生活,不願接受傳媒採訪。2010年12月6日,他在廣州病逝,享年75歲。

  順帶一提,除了陳鏡開本身,他的弟弟陳滿林、侄兒陳偉強都是舉重運動員,同樣多次打破世界紀錄,陳偉強更曾奪得奧運金牌。因為舉重人才輩出,他們的家鄉東莞石龍1984年獲廣東省政府授予「舉重之鄉」稱號。

  延伸閱讀:首位突破10秒大關黃種人 蘇炳添撼動世界短跑格局

陳鏡開在1987年獲國際奧委會授予奧林匹克銀質勳章,是中國運動員第一次獲此殊榮(網上圖片)

北京冬奧|摘中國冬奧第一金 「速滑女神」楊揚

當代中國-傑出名人-為香港贏第一件彩虹戰衣黃金寶踩出世界單車冠軍

為香港贏第一件彩虹戰衣 黃金寶踩出世界冠軍

執掌中國跳水隊20多年 周繼紅強調軍事化管理

叱咤乒壇30年 劉國梁為何被稱「不懂球的胖子」?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人間第一香」茉莉花茶 源於這個獨特工藝?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