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打破世界紀錄中國運動員 東莞大力士陳鏡開

編輯︰許可

  中國現在是體育強國,運動員奪得世界冠軍、打破世界紀錄已是「家常便飯」。但大家知道第一位打破世界紀錄的中國運動員是誰嗎?他就是來自廣東東莞的舉重運動員陳鏡開。而更難得的是,陳鏡開從1956年起的8年間,打破世界紀錄達10次之多,這本身也可能是一個紀錄。

陳鏡開骨骼精奇 被發掘為舉動選手

  陳鏡開1935年11月出身在東莞石龍一個小商人家庭。他自小貪玩好動,經常玩一種類似舉重、叫「拱石擔」的遊戲。在石龍中學讀書時,矮個子的陳鏡開還喜歡打籃球,打起球來「橫衝直撞」,常把對手撞翻,被同學稱為「無掣火車頭」。

  後來他在大哥安排下,到省城廣州讀書。此際陳鏡開迷上了健身,經常到附近歸國華僑譚文彪開設的健身院舉重練肌肉,中學畢業後還留在健身院做雜工。

陳鏡開平易近人,他退役後曾任廣東省體委副主任,但從不讓別人叫他「陳主任」,大家也隨他的意思,從老到少都叫他「開叔」。(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54年底,中南軍區體工隊舉重教練李啟龍到譚文彪的健身院物色舉重運動員。那時19歲的陳鏡開身高只有1.49米,但全身肌肉發達,且兩腿奇粗,在強調腰腿力量的舉重運動中正是「骨骼精奇」,所以馬上被相中做運動員。

  在此期間父親雖一度強烈反對,認為這是「不是正當職業」,但陳鏡開對舉重有熱誠,也生性倔強,終於堅持了下來。第二年,陳鏡開還成為第一批舉重國家隊的8名隊員之一。

  新中國成立之初,大家都渴望每方每面都能有突破,以證明新制度的優越性,來振奮人心,體育也一樣。惟中國底子薄弱,體育的突破點只能在一些中國人的體格有優勢,又或與國際差距較小的項目,舉重是其中之一。

  可是中國的舉重運動才剛起步,國內欠缺集訓硬件,更缺乏專業教練,像陳鏡開的啟蒙教練李啟龍,是學武術出身。為了盡快提高成績,國家還在緊絀的經濟中,撥款讓舉重隊到蘇聯受訓。

10次刷新世績 陳鏡開證中國人實力

  當然,陳鏡開知道惜機會。在自己的刻苦和蘇聯教練的高強度訓練下,陳鏡開的挺舉成績4個月間從原來的95公斤,大幅提高到120公斤。當時,各國最輕量級運動員中能舉起110公斤的還不到5個人,陳鏡開也成為中國奪獎的希望;某程度上,他也承擔了一份歷史重擔。

  回國後陳鏡開繼續訓練,成績再提升。1956年6月7日,一場中國與蘇聯舉重對抗賽在上海舉行,陳鏡開在第二次試舉中,一氣呵成舉起了133公斤的槓鈴,打破美國運動員奇兩年前創造的132.5公斤紀錄。

  雖然只是0.5公斤,但這是中國人在競技體育運動創造的第一個世界紀錄,也是新中國的成就,其意義甚至遠大於體育本身。見證這重要時刻,現場觀眾頓時歡聲雷動,許多人激動得跳了起來,喜悅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而陳鏡開也「一舉成名」,成為國家和民族英雄。

  延伸閱讀:誰是中國體育下一個「全民偶像」?

陳鏡開個子不高,成長後也只有1.52米,但年輕時全身肌肉非常發達。 (網上圖片)

  不過陳鏡開這次打破世界紀錄,卻還遭到西方一些質疑,說紀錄是「用筆寫出來的,而不是舉出來的」。陳鏡開對此非常生氣,他要在更大型的國際體育賽事上證明自己的實力。

  1957年8月,陳鏡開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運動會。在負傷情況下,他一度發揮欠佳,落後於對手。到了第三舉,他硬是舉起140公斤,不單後來居上拿下冠軍,更再一次打破世界紀錄。

  在全場掌聲中,陳鏡開突然跌到了。事後大家才知道,當槓鈴舉上頭頂時,他已兩腿抽筋、陣陣劇痛,只是想到「山塌下來也要頂住」,才有這拼命一舉。也因為這一舉,曾有質疑的西方世界,才不得不承認陳鏡開的實力、不得不承認中國再不是東亞病夫。

陳鏡開貢獻大 獲國際奧委會授勳章

  後來有記者問陳鏡開「是甚麼力量讓你舉起這麼大的重量」,他回答:「我是用6億人民的力量舉上去的!」。他說,這麼重的槓鈴確實沒舉起過,但愛國精神的力量卻是無窮的。

  此後陳鏡開停不了地打破世界紀錄,從1956年到1964年的運動生涯中,他一共10次打破世界紀錄(其中一次未被承認),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打破世界紀錄次數最多的男子舉重選手。

  至於放眼整個中國體壇,陳鏡開打破世界紀錄的次數是否也是最多,傳媒暫未有相關報道,但9次的紀錄,也應該是數一數二。

陳鏡開成績突出,曾多次受國家領導人接見,圖為1966年,總理周恩來接見陳鏡開(右二)和其弟弟陳滿林。(網上圖片)

  因為成績突出,陳鏡開曾多次受國家領導人接見,包括6次獲毛澤東接見。1987年5月11日,從沒參加奧運的陳鏡開獲國際奧委會授予奧林匹克銀質勳章,表彰他致力於奧林匹克運動的推廣,並為發展中國體育運動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退役後的陳鏡開到了廣東體委工作,退休後更低調生活,不願接受傳媒採訪。2010年12月6日,他在廣州病逝,享年75歲。

  順帶一提,除了陳鏡開本身,他的弟弟陳滿林、侄兒陳偉強都是舉重運動員,同樣多次打破世界紀錄,陳偉強更曾奪得奧運金牌。因為舉重人才輩出,他們的家鄉東莞石龍1984年獲廣東省政府授予「舉重之鄉」稱號。

  延伸閱讀:首位突破10秒大關黃種人 蘇炳添撼動世界短跑格局

陳鏡開在1987年獲國際奧委會授予奧林匹克銀質勳章,是中國運動員第一次獲此殊榮(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敦煌保育80年|「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小城大事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李宇春

李宇春《超級女聲》出道做歌手 為何紅足20年?

編輯推薦

812個博物館|中國博物館最多的城市

2:11

180萬件|文物最多的中國博物館

近120年歷史|中國第一家博物館

2:36
代中國-故宮博物院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故宮博物院 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成都大熊貓博物館開幕 主打高科技互動保育體驗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速度-深圳博物館cover

物流 數字通訊 鋼琴主題 深圳多元化博物館展示中國經濟實力

1:56

中國文化|史上最大科舉考場 夫子廟江南貢院成內地高考生朝聖博物館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39

香港麥當勞50歲!元旦免費請市民搭天星小輪 回顧半世紀發展

5:12

團結香港基金10週年特別製作:Konnecting the World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下)

2:52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上)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國際秩序總依靠力量和利益

紅孩兒與小背包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紅孩兒與小背包

五味雜陳

  形容人生,我們會寫「百味人生」,不過,「百味」可以說是由「五味」混合出來的,所以亦有人會說「五味雜陳」。

  五味,即酸甜苦辣鹹,是舌尖上最直接的體驗。

  「酸」代表人生中的辛酸與努力,如參加運動比賽前付出的準備和汗水;「甜」代表人生中的幸福感覺,如跟相愛的人組織家庭、新生命的來臨等;「苦」代表遇到的痛苦與磨難,面對失敗、困難、病痛、死別等;「辣」代表遇到的意外和令人激動的事情,有刺激的,也有興奮莫明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