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青年:80後女孩徒步世界最荒蕪角落

撰文︰紀小婷

  零下30多度的南極雪地一片茫茫,當代中國80後女孩馮靜踩着雪橇、拖着物資一步步艱難前行。歷經80天的徒步,她終於來到南極難抵極——距離南極大陸所有海岸線最遠的內陸點。借用太空人阿姆斯特丹的名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因為靠雙腳走到難抵極,在當代中國是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是第一次。 

 

創下當代中國及世界紀錄  

  馮靜是個自由職業者,熱愛旅行。10年前,她就開始用背包、自駕、帆船等方式環球旅行,去過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儘管如此,徒步到南極難抵極,仍然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難抵極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是世界上最荒蕪的角落。全世界只有7名男性靠風箏滑雪抵達這裏。換句話說,人類徒步至此的紀錄至今空白,女性紀錄更是空白中的空白。 

  馮靜身高只有1.64米,沒有運動員的體魄,沒有任何極地運動的基礎,甚至沒有滑過雪,在極地探險中屬於先天不足。但是,她有最大武器:拼上一切的決心。如她所說:「我雖然只有這樣的體格,但我的骨頭可以硬一點。」 

  經過5年的訓練和準備,馮靜和另外兩個助手開始了這趟「死亡之旅」。 

當代中國-徒步難抵極馮靜01
為了徒步難抵極,馮靜(右)在南極提前進行體能和徒步測試。(網上圖片)

  3人在海拔3700米、體感溫度零下50攝氏度的條件下,拖着幾公斤的物資和雪橇徒步,要解決吃飯、睡覺、上廁所的問題,還要應對7級大風,數十米深的冰隙,以及隨時可能出現的身體問題。 

當代中國青年:不斷突破困難邊界  

  起初,走40步才需要休息,慢慢地40步變成30步,30步變成20步,爬到氣要斷了,喘到無法說話,只能通過點頭搖頭溝通。過程中,馮靜還遭遇了扎營時被鐵鏟切開下巴;負重前行勞損嚴重,需要用手扶住腦袋才能前行等等各式各樣的難題。馮靜把這段時間稱為「釐米之戰」——每步能往前挪動幾厘米,已經是莫大的勝利。 

當代中國-徒步難抵極馮靜02
1958年,蘇聯科考隊依靠機械設備抵達此處並樹立列寧像。圖為徒步之旅結束,馮靜拖着行李登上返程飛機。(網上圖片)

  一般人很難明白極地探險的樂趣和意義在哪裏,更有人說這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但馮靜作為一個探險者,總有種遠征的渴望:「我非常渴望以一種深刻的方式去感受南極,而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環球旅行教會我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斷突破困難的邊界。」 

  如何突破困難邊界?馮靜有自己哲學式的信念:「極地遠征從來沒有捷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地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相信每一步,相信每一米。」 

1:34

當代中國青年義工 遠赴西藏只為拾垃圾

2:12

中國教育:山區學生的搖滾夢

1:50

當代中國民間義工:救援「藍精靈」

1:36

殘障網店店長 被中國經濟改寫人生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創新先鋒

生態磚塊梁美儀

生態磚塊梁美儀|從重考生到大學教授 廢物利用也能守護海洋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黎明,新秀歌唱比賽(左)

「四大天王」黎明 90年代紅遍半邊天 他更是樂壇「金句王」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2004年12月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陳省身逝世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逝世

光棍節有大中小?

  每年11月11日,已經成為消費者最滿心期待的日子,因為「雙十一」是著名的網購平台進行大型促銷活動的日子,也就是一個網上的購物節。電商通過一連串拆扣優惠,讓民眾「血拚」個夠。 

  其實「雙十一」除了是購物節日,在內地高校界內也是著名的「光棍節」。    「光棍」是社會上對單身男性一個俗稱,光棍節就是一個「慶祝」男性單身人士的日子。    據說在1993年南京大學的男生們發起11月11日為單身而慶祝的日子,由於1與木棍形態相似,因此有四個1的11月11日便成為光棍節...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