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這二句話蘊藏着做人處事的大哲理。

  這句話意思是說,「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就像做「學問」和寫「文章」一樣,非常不容易。

  當今做人處世,除了要有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外,也要有情緒智商(Emotion quotient)及逆境智商(Adversity quotient)等等。很多人有足夠的智商處理事情,但情緒智商及逆境智商等卻未必足夠,因此在待人接物、人際關係上可能容易碰壁。

  如何能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在工作環境中,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充滿自信及擁有正能量;在團隊中要相互合作,要建立適當的界線,也要不怕吃虧,發揮團隊精神;要做到面面俱到,又能維䕶個人原則。這些學問當然要下功夫磨練,同時也會受個人性格因素所左右。因此能做到曹雪芹所談到的境界,真的不容易呢!

  延伸閱讀:世事如棋局局新 

相關標籤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下兩句是甚麼?

  踏入春天,想起一首好玩的打油詩《四時不讀書樂》,雖然出處不詳,但絕對是經得起時代考驗。

  上世紀30年代,林語堂先生在一次題為《論讀書》的演講中已引用過,到今時今日這首打油詩依然瑯瑯上口,可見它確實道出莘莘學子的心聲。

  《四時不讀書樂》首兩句「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下兩句是什麼呢?原來流傳着很多版本,包括「秋高氣爽正好耍,嚴冬難耐望來年」,以及「秋有蚊...

水能性淡為吾友 竹解心虛即我師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古人認為水是摯友、竹是良師,為何如此呢?   

  唐代詩人白居易作品《池上竹下作》有一句名言:「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意思是水的本質淡泊自然,因此是值得結交的好朋友;竹子是中空的,即「虛心」,有謙遜的美德,也因此能成為好老師。

  所謂中空的竹心,其實就是「虛心」,指人心不自滿,人愈不自滿便愈謙遜。白居易很喜歡竹子虛心的特質,相信有這...

春風風人 夏雨雨人

   「春風風人」意思是像春風一樣地吹拂着人,「夏雨雨人」就是像夏雨一樣滋潤着人。這句話看似形容天氣,實際並不是。

  這兩句話出自西漢劉向《說苑 · 貴德篇》,全句是「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這句話並不是形容天氣,而且形容及時給予他人幫助。背後故事還與齊國相國管仲有關。

  春秋時期,梁國相國孟簡子因罪逃到齊國,齊國相國管仲親自出來迎接。管仲知道孟簡子原有門客三千,現在卻只有三個跟隨他,...

「黃粱一夢」夢了甚麼?

  「黃粱一夢」比喻榮華富貴終歸虛幻,勸喻世人不用太過執著,原來是出自一個奇幻故事的。

  典故是這樣的: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窮困潦倒的盧姓書生,在上京赴考的途中經過一間旅店休息,碰巧遇到一位道士,兩人暢談甚歡。

  言談間,盧姓書生感慨自己雖貴為讀書人,但一直未能考取功名,仍然貧困,感到十分落泊。於是,道士拿出一個青瓷枕頭,讓盧姓書生睡一睡,便能滿足他希望得到榮華富貴的願望。

  這時,...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情人節快到了,是時候說一下古代愛情的詩句。古代描寫愛情的詩詞多不勝數,但這二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實在是名句之中的經典。   意思是如果男女雙方是情投意合,認定對方為終身伴侶,即使分隔二地,也不需「朝朝暮暮」: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地想念對方。

  語出秦觀的宋詞《鵲橋仙·纖雲弄巧》。

  話説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但有一天,她偷下凡間,遇見牛郎,跟他相戀並結婚。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他們愛情故事感動了喜鵲,喜鵲們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

士為知己者死 女為悦己者容

  意思是志士為了解自己的人而犧牲,女士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打扮。這話出自戰國時代四大刺客之一豫讓,其背後是一個可歌可泣的復仇故事。

  晉國俠客畢陽的孫子豫讓起初替范氏和中行氏做事,但並未受到重用,後來投靠晉國的智伯,得到對方的器重。

  後來韓、趙、魏三國在晉陽之戰中擊敗智伯,並瓜分了智伯的土地,其中趙襄子最痛恨智伯,把智伯殺掉,豫讓有感自己的主子被殺,於是說出了「士兵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話,並展開了一連串的復仇大計。

 ...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出自元末高明的《琵琶記》。意指古人經過多年苦讀,只要一旦高中狀元,便能名成利就,無人不識。放諸現代社會,指的是經過多年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也可一舉成名。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確立於唐代,宋至清朝一直沿用,目的是選賢任能,為朝廷效力。

  要高中狀元並非易事,要經過童生、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個階段。

  因此一般讀書人要經過多年努力,不斷嘗試,才有機會躋身殿試。殿試一般由皇帝欽命大臣主持,考中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合格者皆...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京油子 衛嘴子 保定府的狗腿子

  北京、天津、保定是古時天子腳下的三個主要城市。按照明、清的行政名稱,應該稱為「北京城、天津衛、保定府」。

  明、清以來定都北京,不少達官貴人居於此地,這些達官貴人當然不好惹,有人認為久而久之練就出北京人比較世故、圓滑的特性,於是便有「京油子」的稱號。

  天津人腦筋靈活,嘴巴乖巧。過去相聲演員先要經過天津觀眾的認可,才敢放開手腳闖蕩江湖。天津人說話詼諧,幽默,因而得出「衛嘴子」的稱號。

  而「保定府的狗...

好眉好貌生沙虱

  「好眉好貌生沙虱」是一句廣東俗語。「好眉好貌」、樣貌端正的君子卻「生沙虱」,比喻看似正人君子,但實際問題多多,並非好人,相等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沙虱是一種虱子之中體積最小的,沙虱進入皮膚會引起疾病。廣州方言詞典記錄:「沙中小蟲,會咬人皮膚。」

   這種沙虱也會在番薯上滋生,但通常番薯的表皮看起來完好無缺,看不出有問題。

   「好眉好貌」的人「生沙虱」,就像番薯生沙虱一樣,表面看上去很正常,但內部卻已生病。形容人表裏不一,猶如金玉其外,...

夜半飯牛呼婦起 明朝種樹是春分

  今天是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這一天開始,氣候逐漸回暖,萬物復甦,是春耕的重要時節。有一句話:「夜半飯牛呼婦起, 明朝種樹是春分。」是甚麼意思呢?

  這句詩出自清代詩人宋琬的《春日田家》,生動地描繪了春分時節農家的忙碌場景,充滿展現出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

  春分前一天夜半時分,農婦人起床餵牛,確保牲畜有足夠體力進行第二天的勞動。同時,農人也會叫醒老伴,一起討論第二天的農事安排。

  農夫在這一天最愛種甚麼?原來是種樹。

  春分時節,氣溫回...

碰瓷

  香港曾有一則新聞:在一個玩具展覽內,一個高價的巨型「天線得得B」公仔被一位小朋友撞倒打破,父母為此賠償3萬多元。事件惹起了「碰瓷」疑雲,有網民質疑商家別有用心,故意把易碎擺設於在走道中央,藉有人不小心打破而騙財。究竟「碰瓷」是甚麼意思呢?

  「碰瓷」是指有人故意製造或者編造被害的假像,以詐騙和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

  「碰瓷」一詞原屬北京方言,據說源自清朝末年的沒落八旗子弟。他們會捧着易碎的瓷器(多是贗品)在街上行走,假裝被路人或者行駛中的馬車撞倒,並以瓷器破損糾纏對方作出賠償。後來,「碰瓷」開始泛指此類訛詐行為。

  「...

搞掂與搞定

  廣東話「搞掂」是十分傳神的方言,把一個原本不妥當或麻煩的事情理順。這個詞彙進了內地,變成普通話「搞定」一詞。

  「搞掂」中的「掂」原意是直。「橫掂都係」中的「掂」字,就明顯是直的意思,相對於橫。

  「搞掂」後引伸為順暢、妥當。如在辦公室文化中,完成了一個大項目,同事們會大喊「搞掂!」

  又例如在農曆新年期間,年輕人會以「掂過碌蔗」來互相祝賀,寓意萬事勝意,事事順景。「掂過碌蔗」其實是來源於嶺南文化的一些習...

埋單買單

  在香港食肆尤其大排檔用膳完畢後,客人會大喊夥計「埋單」,夥計會走到餐桌前「埋數」,點算吃了食物的數量,然後寫下一張「單據」,讓客人走到櫃枱付帳。「埋單」這廣東詞彙未幾進了內地,演變成「買單」一詞。

  「埋」有收攏、靠攏的意思,所以顆計會走到餐枱前點算杯盤,「埋單」就是把消費的帳單收攏在一起,最後結帳。「埋單」有「執埋」以及「開單」兩重意義。文學家劉以鬯所著小說《酒徒》(1962)亦多次用上此語:「我吩咐夥計埋單。」

  「埋單」的書面語是「結帳」。內地本來沒有「埋單」一詞,但由於「埋」跟「買」...

「啞子」有多少歇後語?

  啞子,就是啞巴,即不能說話的人。若不能說話,所有感覺都說不出來,只有自己承受,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不好受。

  現在就來介紹兩個有關「啞子」的歇後語: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黃蓮,想大喊出來卻做不到,當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至於「啞子學發音」又會得出甚麼結果呢?啞子不能說話,發音只能依依呀呀,那就有「啞子學發音——噏得出就噏」,表示那些口不擇言的...

「三月的桃花」下一句是甚麼?

  三月是花兒盛放的季節,與之相關的歇後語也有不少,有一句「三月的桃花」,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嗎?

  桃花通常在三月盛開,花期短暫,通常只有幾天到一周左右。這種自然現像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盛期短暫,美好時光難以持久。

  桃花在中國文化中常象徵著美麗而短暫的事物。例如,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中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這種象徵意義也體現在歇後語中,成為對生命或社會...

「任劍輝」猜一歇後語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是任劍輝嗎?」是甚麼意思呢?

  任劍輝是粵劇界無人不識的名伶,很多人都好想像她一樣大紅大紫。

  但如果有人對你說:「你是任劍輝嗎?」卻有負面含義,這是為甚麼呢?

  原來「輝」字諧音「揮」,任劍輝諧音「任·劍·揮」,就是「拿起劍來任意揮動」的意思。

  於是就衍生出一條歇後語:「任·劍·揮——亂咁亮劍」,便是用來形容人太衝動、胡亂...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  

  

「三月裏扇扇子」下一句是甚麼?

  說到春天,有一句有趣的歇後語「三月裏扇扇子」?你知道下一句是甚麼呢?

  農曆三月,大地回春,清風送爽,人們搖起扇子,感受陣陣清風吹來的快意。於是,便有「三月裏扇扇子—滿面春風」這句歇後語,描繪出人們在春日裏心情愉悅、滿臉笑容的狀態。

  「滿面春風」這詞語最早見於宋代程節齋的《沁園春》詞:「滿面春風,一團和氣,發露胸中書與詩。」後來,元代王實甫在《麗春堂》第一折中也有...

「三月天孩子臉」下一句是甚麼?

  有沒有聽過中國一句有趣的歇後語「三月天孩子臉」?下一句是甚麼呢?

  這句話是一句民間諺語,在農村地方經常聽到,不過不是陽曆的3月,而是農曆3月份,大約就是陽曆的4月。

  意思是:到了農曆3月之後,可能會遇到頻繁的陰雨天氣,原本上午是晴空萬里,結果下午就開始暴雨連綿。而農曆3月正是播種的時候,雨水較多的話,農作物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農民最害怕農曆3月的天氣。

  農曆...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典故,背後有一個相當凄美的傳說。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俗語大家都耳熟能詳,意思指有些東西是天意難違的,就像下雨,沒有人能夠阻擋,但娘親已為人母,真的要再嫁人?也是天意難違嗎?

  話說有一個書生叫朱耀宗,年幼喪父,母親見他十分聰慧,便把他送到張中舉老師那裏讀書。朱耀宗不負眾望,十五歲中了秀才,十八歲更高中狀元。皇上見到他一表...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可能你也曾經望出窗外,看見左邊的天空陽光普照,右邊的天空卻下起雨來,跟「東邊日出西邊雨」一樣,這現象好像不是晴天,但其實晴天仍在,而這個「晴」也跟「情」相關聯。

  這是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全文: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是一篇描寫少女情懷的詩歌。在青青楊柳的江邊,少女聽到心上人的歌聲。他一邊朝着江邊走來,一邊唱着歌,他是不是對自己也有意思呢? 看到天上驟晴驟雨的天氣,東邊出着太陽、西邊下着雨,...

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

  有甚麼是借春雨而寄情的悽美詩句呢?這裏便有名句:「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它出自誰人之作,又指甚麼呢?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春雨》,全詩如下: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借助春雨的迷濛,烘托出別離的寥落與思念的真摯。當中「紅樓隔雨相望冷 珠箔飄燈獨自歸」...

做冷欺花 將煙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春天天氣乍暖還寒,古詞有這句:「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寒冷竟能「霸凌」花兒?

  這句話出自宋代詞人史達祖的《綺羅香 · 詠春雨》。首五句仔細描寫春天:「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裏欲飛還住。」

  做冷欺花:春雨挾着冷氣,彷彿故意「霸凌」早開的花朵,使它們受到寒意的侵擾。這裏透過「做冷」和「欺花」賦予春雨一種冷峻、無情的特質。

  將煙困柳:春雨帶來的霧氣瀰...

好雨知時 萬金欲買初無價

  古人描寫春雨,會媲美為「萬金」,或是「無價」品,字句還有優美。這兩句出處何在呢?

  這兩句出自《點絳唇 · 春夜喜雨》,是元代文學家王惲創作的一首詞,全詞如下:

  好雨知時,萬金欲買初無價。

  種花才罷,似為芳枝下。

  花重宮城,好個風人雅。

  從飄灑。探花走馬。明日春如畫。

  這首詞以「春夜喜雨」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和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詞中「好雨知時,萬金欲買...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天雨水特別多,有不少古詩詞都有描寫春雨的情景,著名的有「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有甚麼特別之處?

  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代表作《滁州西澗》,原文是: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首詩透過描寫滁州西澗的幽靜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內心的寧靜與孤獨。前兩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描繪了澗邊的幽草與樹叢中的黃鸝,營造出一種清幽...

天涯何處無芳草

  形容不必過分眷戀某些人或事物,我們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原來這句話與春天有關,具體怎樣理解呢?

  這句話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的《蝶戀花·春景》,原詞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透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色與情感,當中「天涯何處無芳草」成為千古名句,字...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春天來臨,大地回春。在古詩中有很多生動的描寫,例如「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具體怎樣理解呢?

  這兩句出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全詩是: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詩人描繪了早春時節西湖的美景。詩人從孤山寺北出發,沿途看到早鶯、新燕、野花、淺草,從中感受到春天...

一生之計在於勤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寅

  要計劃一年大計,在春天進行是最理想的,要計劃好一天的事情,則清晨時分進行也是最佳的。

  我們常聽到這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自南朝.梁蕭繹《纂要》。

  而有另一句意思十分相近的,出自《增廣賢文》:「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一日之計在於寅。」

  中國以農立國,對農耕十分重視,農耕亦跟天氣季節息息相關。在二十四氣節之中,以立春最為重要,立春為二十四氣節之首。立春...

WeChat